红色科普探索丨解放汽车和中国航空与天宫一号

1949年,共和国开国大典结束不久,毛泽东乘坐专列抵达莫斯科,此行的目的,既是为了中苏结盟,同时也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争取外援。

1949年12月21日,刚刚到达莫斯科的毛泽东参观了斯大林汽车厂,当看到一辆接一辆的汽车驶下装配线时,当即决定新中国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工厂

红色科普探索丨解放汽车和中国航空与天宫一号

在与斯大林会谈的两个月后,周恩来与前苏联政府签下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确定了前苏联援建的156个工业项目。中苏双方商定,由前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第一个载重汽车厂。

红色科普探索丨解放汽车和中国航空与天宫一号

1950年4月,重工业部成立汽车工业筹备组,开始了紧张筹建工作。当时全国的汽车只有十万辆,面对即将到来的建设高潮,这些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在大量调查研究和反复比较基础上,中央财经委员会批准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吉林省长春市兴建。

红色科普探索丨解放汽车和中国航空与天宫一号

1952年7月,中央正式决定成立汽车工业工厂,代号为652厂。同年末,中央任命饶斌为厂长,郭力、孟少农为副厂长。也正是这一年,国家也批准了一汽年产3万辆4吨卡车的设计书。

红色科普探索丨解放汽车和中国航空与天宫一号

1956年7月13日,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崭新的总装线上,被毛主席命名为“解放”牌的第一辆汽车试制成功,首批12辆解放牌汽车缓缓驶下装配线。这标志着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三年建厂目标如期达到,也结束了中国不能批量制造汽车的历史。

红色科普探索丨解放汽车和中国航空与天宫一号

很多车友都会记得第一款国产老解放牌汽车,它的型号是CA10,记得很多70后,在学驾驶证的时候,练车就用这种老解放牌汽车,当时考的都是B票,所以练车时的艰苦程度,要比现在艰难一些。在外观设计,很多年轻车友没有见过实车,该车的车头上,有解放两个字,这两个字不是贴上去的,是手工铆出来的,进气中网高大帅气,横置了六条格栅,中间又竖立了一条格栅。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它的发射标志着我国迈入航天事业“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天宫一号突破和掌握了在轨航天器组合体控制和管理技术、大型密封舱壁板制造技术、精确姿态控制的控制力矩陀螺技术、可补加推进剂的金属膜盒贮箱技术等多项空间站关键技术。

红色科普探索丨解放汽车和中国航空与天宫一号

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升空32天后,与神舟八号飞船对接成功。2012年6月18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飞船对接成功。2013年6月13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飞船完成自动对接。

红色科普探索丨解放汽车和中国航空与天宫一号

2016年3月16日,在轨飞行1630天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了历史使命,进入轨道衰减期。2018年4月2日,天宫一号重新进入大气层回归地球。作为我国航天领域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国家重大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目前已成功发射12艘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将11位航天员14人次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实现了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空间出舱到交会对接,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飞行,从航天员短期飞行到中期驻留等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取得全面胜利,中国大踏步迈入载人空间站时代。(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红色科普探索丨解放汽车和中国航空与天宫一号

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进行了6次交会对接

2011年9月29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

2011年11月3日凌晨,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陆续进行接触、捕获、锁紧等一系列动作。这是11月3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天宫/神八交会对接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天宫   斯大林   酒泉   莫斯科   神舟   装配线   组合   航天员   汽车   飞行器   前苏联   飞船   中国   中国航空   红色   目标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