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市一如往昔”| 本周过去了

随着疫情在国外的发展,我和国外朋友的联络终于多了起来。

几个礼拜前,我怀着真心实意问起他们的日常生活是否一切如常,得到的回复通常是乐观的玩笑(“只要囤够足够的厕纸就行啦!”),或者听到进一步的建议,则开始变得不耐烦:

“No, thanks.”

现在他们尝试告诉我当地现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揣测他们大量告诉我“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的用意,于是小心翼翼地问: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吗?比如,万一你们需要口罩……

“No, thanks.”

有三个人仍然是这样回复我的。此后,再也没有回复过任何一条英文信息。

这段时间我很少跟人分享日常生活,因为实在没有什么称得上生活的东西。或许我的生活慢慢恢复的重要指标是,牙科诊所重新营业了。

还记得吗?我戴着隐适美牙套,疗程过了一大半。春节前夕,我最后一次去了诊所,那时候发现原先的牙套有一些小瑕疵,得让牙医再看一看,否则会影响佩戴的效果。

不过很快,春节加上疫情来袭,诊所不得不停业,因此,我们又耽误了两个月的时间。

“我们必须给你重新扫描,制作新的牙套。”那天我又见到了牙医,他抱歉地通知我。

“你们会给我多配几幅牙套吗?”

“是的,可能是七副。”

七副牙套——我第一次清楚地量化了疫情给自己带来的一部分损失。

第二次则是在健身房里。

复工之后,尽管我被告知健身房采取了严格的措施,但我不想去健身房并非出于卫生状况的担心,而是懒惰。直到有一次,我的教练发错了信息,那是他跟另一个人的对话截图,内容是关于约课的,没啥,对方备注名是:“XXX 活跃度一般”。

我揣测着自己的备注是什么?可能会比这个更加糟糕。或许是:“那个总是喊妈的”。

于是我主动和他说,下周一我们应该开始恢复训练。我见到他的第一面,他早有准备地说:“你至少需要十节课,才能恢复到年前的状态。”

我换算着十节课的费用,非常懊恼,当天我莫名其妙地拖黑了十个陌生的微博网友。

更多的损失,则是没有办法通过多做一些力量训练、或是多带几副牙套就能解决的。它们和时间一起消失了,一去不复返。

眼下,新书店马上要开业了。这得益于我的同事、合伙人、设计师以及朋友的大力支持,以及所有曾经赞助过我的广告主们,间接成就了这项慈善事业。没有他们,我就不会一时想不通、把这辈子存下来的所有积蓄,都投入到书店这个岌岌可危的行业里。对于那些真正关心我的人来说,这是我人生即将误入歧途——成为油嘴滑舌、唯利是图的生意人——的重要一步。

因此,当我把那些国际人道主义关爱抛诸脑后,我决定,必须将有限的精力用于另外一个现实问题:重振京津冀经济圈。

“哦……书店难道不是用来拖累经济的吗?”

正当我一鼓作气的时候,我一个关系还说得过去的朋友说。

我感到很生气,认为他混淆了概念。独立书店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产业,为什么要强调它经济性?相比之下,很多大学反而更像是一个彻底的商业机构。

我另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则旁敲侧击地影响我的工作。

“这几天我想跟(一位筹备书店的同事)一起玩联机游戏,结果他那天晚上工作到11点才能回家。”

尽管筹备工作万分辛苦,我仍然警告她不要再找我的同事玩游戏,否则她将被强行要求办一张价值三千元的储值卡。

但我是在开玩笑。当我说“办储值卡”这四个字,我都在开玩笑。我们不会用理发店的那一套对付我们的读者!他们必须是自愿的,而不是被强制——除非有时候,诡计多端的我让他们相信他们是自愿这样做。

就好像我让自己相信:做书店是自愿的。我下了决心,那个时刻,我跟你说过了,是一个“想吃花蛤”的时刻。作为一个双子座的控制狂,没有人能够说服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除非我说服了自己,无论什么事,如果我决定去做了,我就一定要让它发生。

“但书店必须存在。”我和同事说。“但煽动人们支持独立书店的文章,我决定不写了。开一家书店,并不是开一个'问题',我们的困境,是所有人都在面对的困境。我们会度过这一切。”

为什么我会说这么坚决的话呢?

一方面,我觉得自己必须给那些“觉得”自己一定要做什么事情的人做好榜样,毕竟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失去信心。另一方面,我想起……

有一天,我在卢森堡工作的朋友发来数张照片,他回布鲁塞尔的父母家时去了一趟露天集市,那些图片就是在这个集市拍摄的。

当时的疫情还没有现在这么严重,因而图片里,没有人戴口罩(现在或许也没有),也没有紧张、郁闷的神色,更不像如今一般萧条。但是听他的描述,集市的氛围并没有那么轻松。

“集市看似一如往常,直到我发现已经没有人在卖鲜花了。”

我感到莫名难受。

2020 年即将进入四月,我的心情还没有这样沉重:得知那些并非必需品的鲜花退出了日常。很有可能,根据我写下这些话时的局势判断,它们还会消失一段时间。

“我们可以迎接艰苦的明天,我们也将迎接更持续的战斗,因为面对困难,我们总是铁石心肠!”然后他又说:“不过,我们该如何度过没有鲜花的日子呀!一直以来,在我们的生活里,鲜花必须存在。”☁️

如果你想吃花蛤,就一定要吃花蛤“世界是你手中的牡蛎”下雪就是好消息I feel so lost

当认识多年的朋友见面能更多聊未来而不是过去

“我们喜欢出租车在水中飞驰而过的声音”

作为一名不听话的杂志编辑的小型发言 我怎么知道自己第一次去夜店就去了这种夜店 如果扔掉手机就能扔掉所有的破事儿

今天我的第二本书出版了吗?——并没有

今天我见到 Tyler Brule 了吗?——并没有

今天我和 Roger Federer 握手了吗?——并没有

今天我把杂志店开起来了吗?——是的。下一次更新周记时,我可以把这一条删去了。

今天我的牙套摘了吗?——并没有

今天我的读者向别人推荐了我的公号了吗?——并没有

“集市一如往昔”| 本周过去了“集市一如往昔”| 本周过去了“集市一如往昔”| 本周过去了“集市一如往昔”| 本周过去了“集市一如往昔”| 本周过去了“集市一如往昔”| 本周过去了

这家书店叫 Jetlag Books

摄影:肖雨涵

“集市一如往昔”| 本周过去了“集市一如往昔”| 本周过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布鲁塞尔   卢森堡   集市   储值卡   牙医   疫情   健身房   往昔   诊所   备注   同事   鲜花   本周   书店   时间   朋友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