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名句 |《资治通鉴》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一键收藏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


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古籍名句 |《资治通鉴》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一键收藏


1.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资治通鉴·汉纪三》

狡猾的兔子被杀死了,驱赶追逐兔子的猎狗也就会被拿来烹煮。天上的飞鸟都被抓完了,好的弓箭也只能收起来没有了用处。敌国一破,出谋划策的臣子也就得死了。

2.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唐纪八》

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听信单方面的话,就分不清是非。

3.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资治通鉴·魏纪·魏纪三》

顺从良善如登山一样艰难,屈从邪恶如山崩一般迅速。

4.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三十八》

吴王喜爱精通剑术的侠客,为此老百姓身上伤痕累累;楚灵王喜欢腰身纤细的人,所以宫中的臣子不敢多吃,更甚者不吃,活活饿死。

5.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资治通鉴·晋纪十八》

父母爱护子女方式如果不正确,那样恰恰是害了子女。


古籍名句 |《资治通鉴》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一键收藏


6.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资治通鉴·魏纪五》

御寒没有比上好的毛皮衣服效果更好的,要不想别人诋毁你的话没有比提高自身修养更好的。

7. 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 ——《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一》

贤德的人能够谨慎地处理小事,所以不会招致大祸。

8. 不痴不聋,不作家翁。 ——《资治通鉴·唐纪四十》

不装聋作哑、不装傻,就当不了别人的公公、婆婆。

9. 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 ——《资治通鉴·秦纪·秦纪一》

人都是要强求自己去做一些事情的。假如这样不停地做下去,便会成为君子


10.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资治通鉴·后周纪五》

借鉴历史上兴盛衰亡的经验教训,以考察现在社会的是非利弊。

古籍名句 |《资治通鉴》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一键收藏


11.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十七》

贤能之人,财产多了就会损害他们的意志;愚庸之人,财产多了就会增加他们的过失。

12.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一》

家境贫困,就会想要一个贤德的妻子;国家出现动乱,就会渴求一位治国有方的宰相。比喻形势艰难时,就会盼望能解决问题的人出现。

13. 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劝而遂。 ——《资治通鉴·汉纪二十》

做事把重点和精力放在难点上,只要把难点解决了,简单的自然也就解决了;做人要取长补短,只要把自己的短板解决好了,自己的长处自然也得到了加强。

14.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资治通鉴·魏纪·魏纪二》

只有贤明,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让人信服。

15. 思其人,至其乡;其处在,其人亡。 ——《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九》

很想一个人,到了那个人的故乡,他的家还在,人已经死了。

古籍名句 |《资治通鉴》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一键收藏


16.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资治通鉴·唐纪二》

大丈夫答应人一件事,即使给千金也不会更改。

17. 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资治通鉴·周纪·周纪四》

即使只做一件坏事,杀一个无辜的人,就能够得到天下,仁爱的人也不会这样做。

18.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二》

不讲信义,就不能使人民服从;没有人民的支持,就不能使国家巩固。

19. 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资治通鉴·周纪一》

选人任官,就好比木匠使用木料,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20. 不可同日而语 ——《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七十三》

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古籍名句 |《资治通鉴》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一键收藏


21. 不怕念起,惟恐觉迟。 ——《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一百四十九》

不怕偶尔的恶念,只怕醒悟得晚。指产生了恶念,要尽早地醒悟。

22. 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二十七》

指受到众人的指责,触犯众怒,不会有好下场。

23.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十七》

指受宠受辱都不在乎,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身体自然安宁。

24.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十七》

旧指用大量金钱、财物作鼓励手段,可诱导人为之效力。

25. 贵易交,富易妻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三十二》

指地位显贵了就容易和旧时的患难之交切断往来,钱财富足了就容易抛弃结发之妻。

古籍名句 |《资治通鉴》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一键收藏


26. 疾风知劲草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十》

比喻只有在危难时刻才能知道,哪些人是意志坚强的人。

27.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续资治通鉴·元纪·元纪三十》

指将领远征在外可以应急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28.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资治通鉴·梁纪·梁纪十六》

比喻灾祸来临,关联者因此一起受牵连。

29. 不虚美,不隐恶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十三》

指对于美的事物要赞扬,对于恶的事物也不能隐瞒。

30.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二十六》

指听到的不如亲眼见到、亲身经历的可靠。

古籍名句 |《资治通鉴》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一键收藏


31. 疑则勿任,任则勿疑。 ——《资治通鉴·晋纪·晋纪四十》

指用人就要充分地信任。

32. 有志者事竟成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三十三》

指有志向的人终究会获得成功。

33. 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一》

指出兵打仗没有合理的理由,必定不能成功。

34. 两姑之间难为妇 ——《资治通鉴·陈纪·陈纪四》

比喻处在两位长辈或者两个有权势之间的人左右为难。


35. 猛兽不如群狐 ——《资治通鉴·晋纪·晋纪四十》

比喻一个人的本事再大,也大不过众人。

古籍名句 |《资治通鉴》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一键收藏


36. 贫不学俭,卑不学恭。 ——《资治通鉴·魏纪·魏纪一》

指贫穷的人不用学节俭,自会俭朴;卑贱的人不用学谦恭,自会谦恭。

37.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八》

指人每天都在进步,不能用以前的眼光来看待。

38. 前车覆,后车诫。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六》

前面的车翻了,后面的车要引以为戒。比喻要从以往的失败中吸取教训。

39. 知子莫若父 ——《资治通鉴·晋纪·晋纪二十六》

指最了解一个人的是他的父亲。

40.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资治通鉴·齐纪·齐纪七》

指陷入困境时,可以采取躲避的策略。

古籍名句 |《资治通鉴》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一键收藏


41.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资治通鉴·晋纪·晋纪三》

指为了国家的利益,不顾及个人安危。

42. 忧先于事,故能无忧;事至而忧,无救于事。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五十三》

在事前忧虑,事到临头就不会有忧虑;事到临头才忧虑,对事情已经没有任何帮助。

43. 坐谈则理高,行之则事阙。 ——《资治通鉴·梁纪·梁纪二》

空谈时讲得再精妙的理论,一实践就出现差错。

44. 民以食为天。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二》

指老百姓的吃饭问题非常重要。


45. 礼无不答。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三十六》

指一方以礼相待,另一方必以报答。

古籍名句 |《资治通鉴》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一键收藏


46. 木朽不雕,世衰难佐。 ——《资治通鉴·梁纪·梁纪二十一》

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衰败的世道难以辅佐。


47. 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资治通鉴·晋纪·晋纪十五》

活着的时候对当时之世没有益处,死后也没有美名流传于后代,就是自暴自弃的表现。

48. 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二》

把军队放在绝地、死路的境地下,士兵才会拼命作战以求得生存。

49. 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资治通鉴·陈纪·陈纪九》

十头羊用九个人放牧,指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

50.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一百二十四》

文臣不贪图钱财,武臣不害怕死亡,国家就得到太平了。


古籍名句 |《资治通鉴》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一键收藏


51.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资治通鉴·后晋纪·后晋纪三》

指时机难得,必须紧握,不能错过。

52. 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资治通鉴·魏纪·魏纪七》

治理国家要施行大的恩德,而不是小恩小惠。

53. 法立于上,教弘于下 ——《资治通鉴·魏纪·魏纪十》

法令应该由国家最高层来制定,然后对下层的人进行教化。

54. 农,天下之本也。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八》

农业,是国家发展的根本。

55. 博览兼听,谋及疏贱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二十三》

广泛观察事物,普遍地倾听意见,谋虑到关系疏远、地位低下的人。

古籍名句 |《资治通鉴》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一键收藏


56. 言善非难,行善为难。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四十五》

嘴上说做善事并不难,要真正去做好事才是难的。

57. 法出多门,人无所措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五十九》

法令如果出自很多部门,人们就不知所措。

58. 强人之所不能,事必不立;禁人之所必犯,法必不得矣。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五十八》

强迫他人做力不能及的事情,这件事肯定不能成功;以人必定会违背的规定来禁止他人,这样的法令必定不能施行。

59. 孤则易折,众则难摧。 ——《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二》

势孤力单,容易受人欺负;人多气壮,别人不敢欺辱。

60.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五十》

取用资源等要有限度,使用它们要有节制,这样才能保持充足。

古籍名句 |《资治通鉴》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一键收藏


61. 侈兴于有馀,俭生于不足。 ——《资治通鉴·宋纪·宋纪六》

奢侈往往由于富裕而兴起,俭朴常常在不足的情况下形成。

62. 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一百二十三》

十年的努力与心血,一朝尽毁。

63. 义者无敌,骄者先灭。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五》

坚持正义的人,无人能敌;骄横拔扈的人,最先失败。

64. 今者违命,胜不足多,若其不胜,为罪已重。 ——《资治通鉴·晋纪·晋纪三》

现在违背命令,如果打了胜仗就不算什么;假如没有获得胜利,那么罪过就太大了。

65. 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七》

认清时代潮流的,聪明能干的人,方可为英雄豪杰。

古籍名句 |《资治通鉴》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一键收藏


66. 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资治通鉴·晋纪·晋纪二十八》

寻找忠臣必须到孝子家里,指孝敬父母者必能为国效力。

67. 不以无过为贤,而以改过为美也。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四》

不以没有过错为贤德,而以改正过错为美德。

68. 用人无疑,唯才所宜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四》

任用人无须疑虑,只要才能合适就可以。

69.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八》

任用人才如同使用器物一样,要扬长避短。

70. 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一》

君子凭着自己的才能做好事,小人仗着自己的才能做坏事。

古籍名句 |《资治通鉴》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一键收藏


71. 养兵之术,务精不务多。 ——《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五十九》

培养军队的办法,在精炼不在数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资治通鉴   吴王   硬货   编年体   后晋   后周   事到临头   贤德   恶念   俭朴   名句   法令   文案   古籍   忧虑   比喻   名言   用人   君子   收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