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名句 |《史记》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超值收藏一键get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


“史记”本是古代史书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古籍名句 |《史记》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超值收藏一键get


《史记》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


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1.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货殖列传》

天下人吵吵嚷嚷,嘈杂喧闹,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来;天下人碰碰撞撞,拥挤奔忙,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往。

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

桃树和李树不主动招引人,但人们都来看它们开出的鲜花,采摘它们结出的果实,在树下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为人品德高尚、诚实、正直,用不着自我宣传,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3.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原指众口所责,虽坚如铁石之物,亦告熔化;毁谤不止,令人难以生存,而遭毁灭。后喻舆论作用极大,众口一词,积非成是;流言可畏,能颠倒是非,置人于死地。

4. 祸不妄至,福不徒来。 ——《史记·龟策列传》

灾祸不会胡乱发生,幸福不会凭空到来。

5.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史记·商君列传》

一千人的随声附和,不如一个人的直言争辩。

古籍名句 |《史记》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超值收藏一键get


6.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办事犹豫不决,反遭受祸害牵累。

7. 得不为喜,去不为恨 ——《史记·日者列传》

得到了并不过分欢喜,丢弃了也不觉得遗憾。

8.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史记·货殖列传》

别人不要的我要下来,别人要的我就给予。

9. 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 ——《史记·苏秦列传》

羽毛没有长成,鸟绝不可以高飞。

10.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

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古籍名句 |《史记》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超值收藏一键get


11.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能够做到一件事情的人未必能够说出他是如何做的,而能够说出怎么做这件事情的人不一定能够做得好这件事情。

12. 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 ——《史记·滑稽列传》

相马因其外表消瘦而漏掉良马,相士因其外貌贫困而漏失人才。

13.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千金之贵的裘皮大衣,不是用一只狐狸腋下的软皮就能缀好的;楼台亭榭的椽子,不是靠一棵树的枝材就能修建的;累及三世的际遇,不是通过一代人的智慧就能预设的。

14.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史记·商君列传》

能够听从别人的意见叫做聪明,能够自我反省叫做明智,能够自我克制叫做强者。


15.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野兔死了,狗也没用了,就要烹煮着吃了。这里是指一个人失去了利用价值,就被杀掉或者落下个比别人更惨的下场。


古籍名句 |《史记》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超值收藏一键get


16.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史记·赵世家》

一千张羊皮也不如一张狐狸皮,一千个人的小心的低语也不如一个士人直言批评。

17.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史记·货殖列传》

物价贵到极点,就一定会下跌;物价贱到极点,就一定会上涨。当价格贵到极点时,一定要及时卖出,把它视同粪土一般;当价格贱到极点时,一定要及时买入,把它视同珠宝一般。

18. 酒极则乱,乐极则悲 ——《史记·滑稽列传》

过度饮酒就会生乱,快乐到极点就会产生悲哀。


19. 前虑不定,後有大患 ——《史记·苏秦列传》

做事之前考虑不成熟,到后来就可能发生大灾祸。

20. 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 ——《史记·赵世家》

终极的品德的人是不会与平常的俗人合流的,能成就极大功业的人是不会和众人谋划的。

古籍名句 |《史记》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超值收藏一键get


21.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22. 运筹帷幄之中,制胜於无形 ——《史记·七十列传·太史公自序》

运筹策划于帷幄之中,无形之中克敌制胜


23. 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史记·货殖列传》

因为贫困而求尽快致富,那么务农不如做工,做工不如经商。

24. 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 ——《史记·外戚世家》

洗澡不一定非要到江海中去洗,主要的是能去掉身上的尘垢脏物就行;骑马不一定非要骑名马千里驹不可,主要的是能跑得快跑得远就行。

25. 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运筹谋划于帷帐之中,而能决定胜利于千里以外。

古籍名句 |《史记》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超值收藏一键get


26. 顾小而忘大,後必有害;狐疑犹豫,後必有悔。 ——《史记·七十列传·李斯列传》

顾忌小事而忘了大事,日后必生祸害;关键时刻犹豫不决,将来一定要后悔。

27. 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史记·七十列传·鲁仲连邹阳列传》

一个人只注重小节操是不会有什么美名,不能容忍小的耻辱是不会建立大的功业。

28.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那些称王侯拜将相的人,天生就是好命、贵种吗?


29. 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史记·魏世家》

家庭贫穷就想到应有贤良的妻子,国家混乱就想到要有贤能的宰相。

30.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史记·七十列传·老子韩非列传》

善于经商的人,总是把财货隐藏得很深,看上去好像一无所有;道德高尚的人,总是随时向人求教,看上去好像愚蠢笨拙。

古籍名句 |《史记》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超值收藏一键get


31. 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 ——《史记·佞幸列传》

努力耕田不如好遇上好年景,善于做官不如遇上性情相投的君主。

32.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史记·五帝本纪》

喜好学习并能深入地思考,心中领会其中的意义。

33. 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 ——《史记·日者列传》

看到心术不正的人,虽然(他)富贵显赫也不尊敬他;看到行为有污点的人,虽然(他)身居高位也不会屈从(他)之下 。

34.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史记·货殖列传》

趁价格上涨时,要把货物像倒掉粪土那样赶快卖出去;趁价格下跌时,要把货物像求取珠玉那样赶快收进来。

35. 富而不骄,贵而不舒。 ——《史记·五帝本纪》

很富有但不趾高气扬,富贵了也不和自己以前的亲朋好友疏远,怠慢他们。

古籍名句 |《史记》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超值收藏一键get


36.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史记·项羽本纪》

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37. 聪以知远,明以察微。 ——《史记·五帝本纪》

耳朵灵敏可以听清楚远处声音,眼晴很好可以察觉很细微的东西。强调的是人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体察能力。

38. 彊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 ——《史记·七十列传·韩长孺列传》

强弩发箭到了最后,连最薄的鲁缟也射不穿;狂风刮到最后,连最轻的鸿毛也飘不起。

39. 以三寸之舌,彊於百万之师。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巧妙地运用自己的口才,胜过百万雄师发挥的作用。

40. 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 ——《史记·淮阴侯列传》

失败了的将军,不可以再谈勇敢。

古籍名句 |《史记》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超值收藏一键get


41.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史记·鲁周公世家》

宁肯多次中止洗头,多次中止吃饭,也不能慢待贤士。

42. 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史记·七十列传·商君列传》

行动有疑虑就不会成功,做事有疑虑就没有效果。

43. 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史记·郑世家》

因为权势和货财结交的人,一旦权势货财消失,交情就疏远了。

44. 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 ——《史记·七十列传·淮阴侯列传》

功业很难成功而容易失败,机会很难遇到而容易失去。

45. 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史记·七十列传·商君列传》

表面的话动听,至诚的话实在,苦口相劝会对人有益,甜言美语会使人犯错误。

古籍名句 |《史记》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超值收藏一键get


46. 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 ——《史记·太史公自序》

做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否则就只会株守常规之事却不懂得因事制宜,遇到突发事件则不知如何灵活对待。

47. 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史记·淮阴侯列传》

善于用兵打仗的将领,不用自己的短处去攻击敌人的长处,而是以自己的长处去攻击敌人的短处。

48. 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得到一百斤黄金,不如得到季布一句表示允诺的话。

49. 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 ——《史记七十列传·吴王濞列传》

憎恨相同就要互相援助,爱好相同就要互相体贴,情感相同就要互相成全,愿望相同就要共同追求,利益相同就要共同生死。

50.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 ——《史记·七十列传·游侠列传》

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果敢,已经许下的诺言要真心实意地去履行。

古籍名句 |《史记》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超值收藏一键get


51. 鉴於水者见面之容,鉴於人者知吉与凶 ——《史记·七十列传·范睢蔡泽列传》

对水而照的人可以见到自己的面容,与人相鉴照的人可以知道吉和凶。

52. 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 ——《史记·楚元王世家》

国家的安危存亡在于所制定的法令如何,所任用的官员怎么样。

53. 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於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 ——《史记·赵世家》

以仁爱治国者博爱天下,以智慧治国者防患于未然,不仁不智者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

54. 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史记·郑世家》

因权势利益而结合的朋友,一旦权尽利绝,交情就会疏远。

55.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史记·货殖列传》

物价上涨到一定的极限,反而会逐渐跌下来,物价下跌到一定的极限,反而会逐渐涨上去。

古籍名句 |《史记》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超值收藏一键get


56. 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史记·乐书》

音乐,是可以用来使血脉动荡,使流通精神,使内心平和的东西。

57. 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史记·三十世家·赵世家》

一日不耕作,则百日无可食。

58.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史记·七十列传·酷吏列传》

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59. 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史记·汲郑列传》

智谋足够会使人拒绝劝谏,言辞足够便可以掩饰过错。

60. 法之不行,自于贵戚。 ——《史记·秦本纪》

法令得不到贯彻执行,主要来自于皇亲国戚的阻挠。

61. 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 ——《史记·七十列传·司马穰苴列传》

身为将领,从接受命令的那一刻起,就应当忘掉自己的家庭,来到军队宣布规定号令后,就应忘掉私人的交情,擂鼓进军,战况紧急的时刻,就应当忘掉自己的生命。

古籍名句 |《史记》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超值收藏一键get


62.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司马迁《项羽之死》

项王的部队驻守在垓下,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的军队把他重重包围。

63. 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 ——《史记·七十列传·货殖列传》

百里以外没有贩运木材的,千里以外就不会有人买进米的。比喻做生意要会打算。

64. 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史记·高祖本纪》

任用将领不当,便会导致肝脑涂地,一败不可收拾。

65. 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 ——《史记·七十列传·货殖列传》

由务农而致富的属上等,由经商而致富的属次等,由做盗贼而致富的属下等。

古籍名句 |《史记》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超值收藏一键get


66. 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哙亲也 ——《史记·管晏列传》

上级有美善,下属就顺而行之,上级有过恶,下级就正而止之,这就是上下级能够融洽相处的原因。

67. 国有贤相良将,民之师表也。 ——《史记·七十列传·太史公自序》

国家的贤相良将,是民众的表率。

68. 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史记·汲郑列传》

两脚并拢站立,不敢迈步前进;斜着眼睛偷窥,不敢正眼观看。

69.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史记·七十列传·淮阴侯列传》

坐别人的车, 心里就要装着别人的忧患;穿别人给的衣服,就要帮别人分担忧愁;吃别人赐予的食物,就要替别人做事情。

70. 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史记·七十列传·淮阴侯列传》

野兽打尽,猎狗便被煮吃;飞鸟射完,良弓便被搁置;敌国灭亡,功臣良将就遭残杀。

古籍名句 |《史记》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超值收藏一键get


71. 狂夫之言,圣人择焉 ——《史记·七十列传·淮阴侯列传》

指任何人说的话都有其可取之处。

72.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史记·十二本纪·项羽本纪》

即使楚国只剩下三个氏族,也能灭掉秦国。比喻即使弱小,团结一致也能成功。它代表了一种情绪化的坚定信念。

73. 宁为鸡口,无为牛後。 ——《史记·七十列传·苏秦列传》

比喻宁愿在局面小的地方独立自主,也不想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74.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史记·七十列传·货殖列传》

农民不生产出来粮食,食物就要匮乏,工匠不生产出器物,劳动与生活就要陷于困厄,商人不进行流通,那么粮食、器物、财富就要断绝,虞人不开发山泽,资源就会缺少。

75. 痿人不忘起,盲者不忘视 ——《史记·七十列传·韩信卢绾列传》

指身处困境依然怀抱着希望。

古籍名句 |《史记》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超值收藏一键get


76. 养虎自遗患 ——《史记·十二本纪·项羽本纪》

指包庇恶人就会后患无穷。

77.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史记·七十列传·汲郑列传

生死患难之时方可显示交情,由贫到富才知道交往的态度是真是假。

78. 黄金有疵,白玉有瑕。 ——《史记·七十列传·龟策列传》

比喻事物不可能完美无缺。

79.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 ——《史记·三十世家·陈涉世家》

谋划要深远,考虑问题要长远,这是行军用兵的准则。

80. 富贵多士,贫贱寡友 ——《史记·七十列传·孟尝君列传》

人如果富贵了,结交的有地位、有才学的人就多,贫穷了朋友也少了,指世态炎凉是常情。

古籍名句 |《史记》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超值收藏一键get


81. 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 ——《史记·七十列传·司马穰苴列传》

将领在军队里,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

82. 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 ——《史记·七十列传·伍子胥列传》

人多可以胜天,天公降怒也能毁灭人。

83. 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 ——《史记·七十列传·范雎蔡泽列传》

把死亡当作归家一样平常,指为了正义而勇于牺牲自己的生命。

84. 父慈子孝,夫信妻贞,家之福也。 ——《史记·七十列传·范雎蔡泽列传》

父亲慈爱,子女孝顺,丈夫诚信,妻子忠贞,这才是幸福的家庭。

85. 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 ——《史记·七十列传·范雎蔡泽列传》

指真正了解一个人很不容易。

古籍名句 |《史记》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超值收藏一键get


86. 大名之下,难以久居 ——《史记·三十世家·越王勾践世家》

显赫的名声之下,难以长久地保持安稳。

87.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史记·七十列传·商君列传》

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想要国家繁荣发展就不能仿效旧的法度。

88. 始之易,终之难也。 ——《史记·七十列传·春申君列传》

事情开始的时候简单,要结束的时候困难。

89. 吾与富贵而诎於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 ——《史记·七十列传·鲁仲连邹阳列传》

与其富贵而屈身侍奉于人,还不如贫贱而轻视世俗放任自己的心志啊。

90.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於节俭。 ——《史记·七十列传·平津侯主父列传》

治理国家之道,首先要使百姓富裕起来;使百姓富裕的关键,在于节俭。

古籍名句 |《史记》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超值收藏一键get


91. 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非者,天报之以殃。 ——《史记·七十列传·吴王濞列传》

做善事的人,老天会回报给他幸福;做坏事的人,老天会惩罚他遭受灾祸。

92. 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 ——《史记·三十世家·齐太公世家》

国君为社稷而死则臣子应为他殉死,国君为社稷而逃亡则臣子应随他流亡。

93. 民人以食为天。 ——《史记·七十列传·郦生陆贾列传》

平民百姓又以粮食为天。

94. 门不夜关,道不拾遗。 ——《史记·七十列传·循吏列传》

夜晚不需关门防窃贼,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安宁。

95. 智者举事,因祸为福,转败为功。 ——《史记·七十列传·苏秦列传》

聪明的人办事遇到灾祸,办事聪慧可以转祸为福,转败为胜。

古籍名句 |《史记》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超值收藏一键get


96. 欲而不知,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失其所以有 ——《史记·七十列传·范雎蔡泽列传》

指人要知道满足、节制,不能贪得无厌。

97.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史记·七十列传·商君列传》

依靠美德的一定兴旺昌盛,凭借暴力的必将走向灭亡。

98. 婚姻者,居屋之大伦也。 ——《史记·七十列传·儒林列传》

男女结成夫妻是人生大事。

99. 进退盈缩,与时变化,圣人之常道也。 ——《史记·七十列传·范雎蔡泽列传》

进退伸缩,附合时势的变化,这是圣人恪守的常理。

100. 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有专之,其害多矣。 ——《史记·十二本纪·周本纪》

利益,由各种事物产生的,承载于天地之间,有人的将利益垄断,所造成的危害巨大。

古籍名句 |《史记》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超值收藏一键get


101.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史记·七十列传·酷吏列传》

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懂得廉洁是非,而且有归服之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史记   苏秦   国君   淮阴   硬货   项羽   货殖   富贵   本纪   粪土   社稷   列传   名句   文案   古籍   比喻   名言   世家   百姓   收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