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新的能源形式出现,人类是否永远也无法离开太阳系?

自上世纪1958年起,人类将步伐迈向太空。美国与前苏联在冷战的紧张氛围下开展太空竞争。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艘载人太空飞船,人类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绕地球运行一圈,在太空中待了108分钟。

美国为了不在竞争中落后,加紧了他的太空探索步伐。1961年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布,“美国人要在60年代末把宇航员送上月球。”

若无新的能源形式出现,人类是否永远也无法离开太阳系?

加加林

在太空竞争的第一回合,美国人落了下风,前苏联抢先一步将加加林送上了太空。但美国人不甘落后,急忙的揭开了下一回合的竞争序幕,看谁先把宇航员送上月球。

阿波罗计划由此诞生,历经11年,先后将12名美国宇航员送上月球,并带来了接近380千克的月球岩石样本,很显然,美国人在第二回合的竞争中取得了显著的胜利。

若无新的能源形式出现,人类是否永远也无法离开太阳系?

登月宇航员

到现在为止,已经半个世纪的时间过去了。在阿波罗11号发射后,人们曾设想,未来什么时候能登陆更远的星球——火星呢?那个时候人们的想法是,最迟也应该在20世纪内吧!

而如今,不仅20世纪已经过去了18年,可能还得要再过去20年,才能有登陆火星的可能。

当初载人登月时用的火箭是冯布劳恩主持研制的“农神五号”重型运载火箭(土星五号),这是人类目前所用到的最大体型、自重最大、推力第二大的运载火箭,采用的燃料形式是液氧—煤油,液氧—液氢。

若无新的能源形式出现,人类是否永远也无法离开太阳系?

阿波罗14号任务土星五号火箭

后来,美国在终止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土星五号运载火箭生产场地也被改建为制造航天飞机了。人类由原先的目标———向着更远的星球,变为了在近地空间内活动。

人类什么时候能重启远征太空的计划呢?我想,应该是在研制出推力更大,或者是更安全、成本更低的火箭之后。如今航天火箭所使用的燃料形式仍然是半个世纪前常用的燃料形式,包括液氧—煤油,液氧—液氢,液氧—甲烷。可以说,在燃料方面没有进步。进步的只是在电子计算机系统上。

若无新的能源形式出现,人类是否永远也无法离开太阳系?

显然,利用如今的能源形式,能把人类送上火星可能就是极限了,若无更先进的能源形式出现,人类是否要被困在太阳系中呢?

很有可能。人类最抱以希望的核聚变尚处于研制阶段,且不清楚什么时候可以投入使用,而距离应用到航天上,更不知何时。我们尚没有研制出能维持聚变反应的材料,虽然有托卡马克磁约束方式,但来自于高能中子的撞击使反应壁用不了多长的时间就得更换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所以,人类在开发新能源的路上,仍然任重而道远。

若无新的能源形式出现,人类是否永远也无法离开太阳系?

虽然新能源设想有很多,比如正反物质湮灭,但都没有聚变能源来得更切合实际。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如果一直都待在摇篮里,那就有点太遗憾了,你们说呢?

若无新的能源形式出现,人类是否永远也无法离开太阳系?

星际未来派护卫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阿波罗   液氢   加加林   液氧   形式   人类   火星   运载火箭   宇航员   土星   太阳系   美国人   美国   月球   燃料   太空   能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