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尔干到北非,被意大利带进泥潭的德国空军和其F系列109战机


从巴尔干到北非,被意大利带进泥潭的德国空军和其F系列109战机

被意大利拉入泥潭——Me-109从巴尔干到北非

上世纪30年代底、40年代初,纳粹德国在欧洲战场上取得的一系列胜利“鼓舞”了意大利,1940年10月份,意大利毅然决定入侵希腊,幻想着如风卷残云般直接拿下胜利的果实。然而当时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实在“辣眼睛”,不仅入侵不成,反而被希腊军队打得鼻青脸肿,颇有一些“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战绩0-5”的既视感。尽管这个猪队友让希特勒颇感无语,但是考虑到英国可能会借此机会介入巴尔干半岛,希特勒当即决定出兵援助意大利。

从巴尔干到北非,被意大利带进泥潭的德国空军和其F系列109战机

△巴尔干半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1941年3月份,德国空军逐步开始部署到罗马尼亚,准备配合地面部队发动对希腊的进攻,可惜这时候,又发生了一件对于德军而言很不利的事情:南斯拉夫发生政变,亲德政府被无情推翻,新政府随即宣布废除与德国的一切协议。“愤怒”的德军决定从4月开始全面进攻南斯拉夫和希腊。

这里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南斯拉夫政变之前,该国和德国可谓是“准盟友”的关系,所以南斯拉夫空军也装备了一批Me-109战斗机,也就是说,德军和南斯拉夫一开战,自然而言就形成了Me-109战斗机的内斗。为了分清敌机和友机,德国空军自然不能指望南斯拉夫先去修改Me-109的涂装,于是他们决定把所有的Me-109战斗机的发动机罩和尾翼都涂成了黄色来作为区别。

尽管战斗机是一样的,但是南斯拉夫的空军飞行员的素质当然还是没法和当时德国的空军飞行员相提并论的,所以南斯拉夫空军在德国空军的Me-109战斗机联队面前不堪一击,很快就被碾压。接着,德军趁热打铁,趁着士气正盛的时候,迅速消灭了希腊空军和驰援而来的英国空军,很快就完全夺取了巴尔干半岛的制空权。到了1941年5月底,整个巴尔干半岛几乎完全落入德军之手。而在5月22日那一天,德国空军第27战斗机联队的2架Me-109E-4B型战斗机炸沉了英国海军标准排水量8900吨的斐济号巡洋舰,经此一役,Me-109在巴尔干半岛的风头一时无两。

从巴尔干到北非,被意大利带进泥潭的德国空军和其F系列109战机

△英军的斐济号巡洋舰

在巴尔干作战的同时,“猪队友”意大利在北非又节节败退,无奈之下,德军当然还是只能选择援助意军。同年1月份,德军就成立了非洲军挺进北非。4月份的时候,第27战斗机联队第1大队进驻利比亚加查拉机场,成为德国非洲军的第一支航空部队;9月份,第27战斗机联队第2大队也达到了北非,为这支航空部队注入了新的力量。尽管只有两支大队,规模并不大,但是这支航空部队在北非战场上还是打得“热火朝天”,尤其是第1大队出了个被冠以“非洲之星”大名的超级王牌马尔塞尤,更是增添了Me-109战斗机历史上的一份传奇。

战场以外——Me-109改型从未停下脚步

尽管Me-109在当时战场上的表现已经相当不错了,可是战场归战场,梅塞施密特先生对于Me-109的改进工作丝毫没有放松。其实早在1939年初,梅塞施密特领导的设计团队就已经开始筹划对Me-109战斗机的机体进行进一步的改造工作,其工作内容包括:强化机身结构、改进全机气动性能同时也需要调整机身布局来为安装更为先进的发动机做好准备。

从巴尔干到北非,被意大利带进泥潭的德国空军和其F系列109战机

△Me-109E-4型战斗机是F系列战斗机的基础

敲定方案之后,设计团队以Me-109E-4型战斗机为基础,生产了4架试验性飞机,其序列编号依次为V21、V22、V23、V24,机身编号则为5601、5602、5603、5604,这4架试验机的机身结构布局各不相同,以此来对比不同气动布局改进方案(发动机安装位置布局也不同)带来的性能增益孰优孰劣。

从巴尔干到北非,被意大利带进泥潭的德国空军和其F系列109战机

△V23编号的Me-109F系列的试验机

这4架试验机中V21机使用的是DB-601Aa型发动机,其他三架则都采用了DB-601E型发动机。V22机是主要用来进行发动机性能测试的,而V23和V24则是用来进行结构性能和操纵性能的测试的。从设计方面来说,为了减少战斗机飞行过程中的气动废阻力,设计师将发动机罩下面的冷却器埋得更深了一些、新设计的圆形发动机增压器进气口则离机鼻更远了一些以此来获得更好的冲压效果、螺旋桨桨毂盖被增大并改为了原型、同时螺旋桨的桨叶加宽,直径则减小10厘米。在武器装备方面,此前安装在机翼上的2门MGFF机炮被撤下,取代它们的是1门安装在发动机罩中间位置的MG151机炮,MG151的膛口初速度和射速都要比MGFF更高一些,并且有15毫米和20毫米两种口径可选。除了上述修改内容之外,V23型试验机的机翼翼尖还被改成了半椭圆形,而V24机的机翼形状和翼梁结构则保持基本不变,但是机翼下方的冷却器被拉长增宽了,如此一来它显得更为扁平,减小了空气阻力,而靠近机身的襟翼则被分成了两部分,前襟翼的长度被缩短,不过其弦长宽度得到增加来保持襟翼的总面积不变。

从F-0到F-1——部件研制进度赶不上飞机

在完成了试验机的研制和测试之后,1940年10月份,10架F-0型预产型Me-109出厂,F型的绰号是“Friedrick”(弗雷德里克)。可惜的是,飞机是有了,DB-601E型发动机和MG151机炮却都还没能到位,所以这些Me-109F-0型战斗机还是只能“新瓶装老酒”,装配上DB-601N型发动机和MGFF型机炮,另外还加了两挺位于发动机上方的MG17机枪,二期增压器进气口的设计仍然保持了和E型Me-109一样的概念。经过试飞,德国空军评估认为Me-109F-0型战斗机的转弯和爬升性能相比于E-4N型都要有显著的提升。

相比于E型机,F型战斗机的方向舵面积也有所减小,其垂尾的横切面改为略为朝外的弧形来抵消发动机的扭矩;该机的水平尾翼的支撑杆也取消了,相比之下,F型战斗机的平尾位置更低,也更加靠前;F型机的尾轮还可以小角度向后收起,其主起落架则有了6°的前倾设计,从而降低了起飞过程中机鼻的位置,使得飞行员的视野范围得以改善。

从巴尔干到北非,被意大利带进泥潭的德国空军和其F系列109战机

△Me-109F-0型预产型战斗机

按照德国帝国航空部最初的计划,F型应该从F-0就开始安装输出功率达1350马力的DB-601E型发动机,但事实上,直到早期第一批F-1型战斗机都已经开始投产了,DB-601E和MGFF机炮还是没有就位,所以早期的Me-109F-1和Me-109F-0两者发动机仍然保持一致,或者说两者几乎完全一致,除了-1型战斗机的增压器进气道改成了标准的圆形。

从巴尔干到北非,被意大利带进泥潭的德国空军和其F系列109战机

△Me-109F-1型早期战斗机

1941年2月份,不幸的事情发生了:3架F-1型战斗机在飞行测试中接连出事,其中有2架战斗机的飞行员在战机坠毁之前曾经用无线电报告发动机出现了剧烈的颤振,可是设计师针对失事的飞机进行多次反复检查却始终找不到原因。直到第四架Me-109F-1型战斗机坠毁,设计师们才发现原来没有支撑的水平尾翼会在飞行中出现轻微的振动,这个振动虽然很小,但却和发动机的固有振频相接近,从而会诱发发动机进入严重的共振状态,引起机身结构的损坏导致该机失事坠毁。发现问题之后,事情就好办了,设计师赶紧在机身后部两侧各安装了一片加强条,顺利解决了发动机共振问题。

1941年,驻扎在法国的第2、第26战斗机联队开始装备Me-109F-1型。如上文所述,F-1型和F-0型(以及E型)在外形上最显眼的区别就是增压器的进气口变得向外突出了,而由于采用了马力更大的发动机和更好的机身气动布局,Me-109F-1的正式生产型号其最大时速达到了628公里,而E型仅有560公里,相比之下,可谓进步巨大。F-1型战斗机的主要衍生型号有安装了ETC250挂架的Me-109F-1B型,德国空军第2战斗机联队中装备这种战斗轰炸机的第10中队经常对英国实施“打一炮就跑”的游击战术,使得英国空军大为头痛。而为了适应北非作战的热带地区特点,德国空军的技术兵们还自行打造了加装空气过滤器的Me-109F-1Trop型号,在大多数著作中,这个型号也被称为Me-109F系列的热带型号,但是该型号并非正式生产型号,而是德国空军前线作战部队自行改装的,所以数量相当的少。

从F-2到F-3——新型机炮和发动机逐步交付

随着Me-109F-1型战斗机开始列装德军部队,MG151型机炮也开始陆续交付,装上新型机炮之后的Me-109战斗机被定为F-2型号。F-2型和F-1型从外形上看几乎没啥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安装的机炮不同而已。其中,早期的一些F-2型战斗机机尾保留了外部加强条的设计,到了后期,这些加强条就被改装到了机身内部。还有个外观上的区别就是一些早期的F-1型Me-109起落架舱门是方形的,而到后期生产型的时候,F-1和F-2的起落架舱门则改成了圆形。Me-109F型战斗机出厂之后大部分都被优先交付到了德国空军部署在法国沿海地区的部队。

从巴尔干到北非,被意大利带进泥潭的德国空军和其F系列109战机

△Me-109F-2的侧视图

而众所周知,Me-109(或者Bf-109)产量最高、评价最好的两个系列是E系列和G系列,F系列作为两者中间的“电灯泡”,相比之下名头最小,装备时间并不长,数量也不算多,整个F系列总生产量应该不超过2200架。

Me-109F-2型战斗机的衍生型号有:安装ETC250挂架的Me-109F-2B型号和上文所述的装备有空气过滤器、沙漠救生装具以及更大的增压器进气口的热带型Me-109F-2Trop型号,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加装GM-1高空注氧装备、宽桨叶螺旋桨、更大的增压器进气口和更低的机头冷却器的Me-109F-2Z型号,其中F-2Z型的很多特征后来都被用到了Me-109G型号上。

从巴尔干到北非,被意大利带进泥潭的德国空军和其F系列109战机

△Me-109F-2Trop热带型号侧视图

真正用上DB-601E型发动机的时候,F系列已经到F-3型号了,该型号的外形与F02型基本一致,武器装备除了2挺机枪之外,还是装备了老式的20毫米MGFF机炮。另外,DB-601E型发动机需要消耗辛烷值87的B4号燃油,所以机身上标识的燃料型号从F-2型所采用的辛烷值96的C3号燃油改成了B4。不过F-3型战斗机生产数量相当少,仅有寥寥几架。

F系列的标准型号——Me-109F-4

真正标准的F系列战斗机要算是Me-109F-4型战斗机了。该机总算是同时装备了DB-601E型发动机和20毫米MG151机炮(装在机鼻,备弹150发;其实从Bf-109诞生之日起,设计师们就一直试图在该机的发动机罩中间位置安装机炮,因为这样机炮就位于机身中轴线上,对于飞行员瞄准目标非常有利)。设计师还在该机飞行员头部上方和后方加装了6毫米厚的装甲、为其配备了大型增压器进气口和防弹前风挡,这些都是F-4型战斗机的标准装备。F-4型也是F系列中生产数量最大的型号,尽管F型的服役数量比不上E型和G型,但是仍然有些德国空军的王牌飞行员认为F系列战斗机是Me-109各个系列中性能最好的,而F-4型号则又是F系列中性能最好的。

从巴尔干到北非,被意大利带进泥潭的德国空军和其F系列109战机

△现存于博物馆中的Me-109F-4型战斗机

F-4型的衍生型号主要有:Me-109F-4B战斗轰炸机、Me-109F-4Trop热带型(德军技术兵爱改装系列)以及与F-2型战机一样加装了GM-1高空注氧设备、采用宽弦螺旋桨的Me-109F-4Z型号。除此之外,梅塞施密特厂还专门为F-4型战斗机生产了一些改装套件,以便于热衷于改装的前线部队可以根据实际作战情况自行改装来面对不同的战术需求。F-4型的可选套件主要有:ETC250炸弹挂架的R-1套件、机身下300升副油箱的R-3套件和在两侧机翼下20毫米机炮吊舱的R-6套件。

从巴尔干到北非,被意大利带进泥潭的德国空军和其F系列109战机

△Me-109F-4的侧视图

1942年,超级王牌马尔塞尤凭借其著名座机“黄色 14”(正是一架F-4型)在不到10小时的时间内,击落了17架英国飞机。

航空侦察小能手——Me-109F-5、-6

在F-4之后还有F-5和F-6型,由于F系列Me-109的速度很快,高空性能又好,所以它很适合承担侦察任务,因此-5、-6都是侦察型号。两者的改进主要有在机腹下方挂载了300升容量的副油箱以增加航程,此外,F-5型还装备了2挺机枪,飞行过程中,飞行员需要用手持相机进行航空拍摄,听起来就挺艰难的。相比之下,F-6型就好多了,可谓是真正的侦察型号,该机的外形与F-4型近似,不过取消了防弹风挡,还在飞行员座位后面设计了一个特殊的舱室,舱室中安装有1台航空照相机,因此飞行员只需操纵拍摄,而不再需要手持拍摄了。

从巴尔干到北非,被意大利带进泥潭的德国空军和其F系列109战机

△Me-109F-6型战斗机的侧视草图

从侦察性能来说,F-6型Me-109可谓是当时顶尖的,在地中海区域活动的F-6型战斗机曾经多次遭到过英国战斗机的拦截和追击,但是英国空军从来没能成功阻止过F-6型战斗机完成侦察任务。


​无论如何,活跃在北非的Me-109主要采取了自由游猎的战术,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但是这些战机数量实在太少,无法真正从占据绝对优势的盟军手中夺得制空权,所以说虽然德国非洲军航空部队前期的战果看起来还有点意思,但却没能真正占据什么优势,最终随着北非德军的全面溃败而彻底失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北非   巴尔干半岛   德国   巴尔干   南斯拉夫   空军   机炮   进气口   系列   意大利   英国   德军   泥潭   飞行员   战斗机   战机   机身   发动机   型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