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以为姐姐只是疯狂,没想到姐姐犯法

在这次惊天大瓜之前,郑爽在娱乐圈就像是玄学一般的存在。


她演技很一般,其他方面也没有什么突出的实力,但这几年来一直处于顶流的位置。


去年更是成为各大综艺的常客。


伴随着郑爽的是她的各种“爽言爽语”“疯言疯语”,以及让别人无法理解的举动。


原来以为姐姐只是疯狂,没想到姐姐犯法


这样的郑爽怎么就“凉”不了?


一则,郑爽的“爽言爽语”和莫名其妙的举动,本身的边界比较模糊。


它们不违反法律,也很难说践踏了道德。


只是让网友觉得她这个人脑回路跟别人不一样,不按套路出牌,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你都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突然给你一个“惊吓”。


郑爽的“疯”直观地体现在很多综艺里。


比如《花儿与少年2》,和人沟通时左躲右闪,遇到事情就走极端。做错事就自己去睡沙发,别人劝也不听,搞得同行的人压力很大。


参加《演员的诞生》,她就没有正眼看过搭档任嘉伦,也不与他对戏,自顾自躲在角落里背台词。


《旋风孝子》里不吃饭,崩溃大哭说观众对她苛刻,她不能胖。还一度在镜头前打自己耳光。


录制《这就是铁甲》(她与张恒结缘的节目)时,她失控哭闹,说自己的战队遭受不公平对待,把旁边的吴尊、张一山和撒贝宁都吓坏了。


原来以为姐姐只是疯狂,没想到姐姐犯法


《拜托了冰箱》中,何老师问郑爽:作为演员,有觉得特别艰辛的时候吗?郑爽表示:没有哦,心情不好就不拍了。


在第一次参与直播卖货时,她不断抗拒,最终导致在直播间中当场崩溃,啜泣,发飙打断了合作主播,直播被迫中断。


录制《追光吧!哥哥》,因私下聊到其他明星的绯闻被播出来,她在微博上很“刚”地表示要协调退出节目。小作文都写好了,其他男明星也纷纷一顿挽留和表扬。


但几天后,节目组又宣布郑爽重回节目组,她自己也在微博底下留言“没协调下来”……


除此,郑爽也经常在微博怼节目组、怼原本的合作方、怼装修公司,发一些长长的“爽言爽语”,语法混杂,让人不知所云。


所有的类似举动,除了《拜托了冰箱》里那种不敬业的态度惹人嫌外,一大部分只是让网友觉得郑爽这个人“怪”,行为“反常”。


网友出于包容“异类”的心态,常常是睁一只闭一只眼,或者一看到郑爽名字,就觉得她做什么都见怪不怪。


其二,郑爽之前“凉”不了,也因为她的背后有一群疯狂的粉丝。


物以类聚,脑回路不一样的郑爽,也总能吸引一些脑回路不一样的粉丝。

原来以为姐姐只是疯狂,没想到姐姐犯法


郑爽的奇怪举动,粉丝们都会给出正面的、积极的解读。


比如她私下说明星的八卦,《追光吧!哥哥》播出来了,郑爽决定协调退出,粉丝们都在下面高喊支持。


“宝贝希望你可以明白,不是所有人都是善意的。”


“实话现在的人都听不进去,宁愿你在镜头前伪善一点。这样你也不会被骂。”


节目组播出私下聊天有问题,但前提是郑爽的确在私下说别人八卦了。


可在粉丝的解读里,却变成了郑爽耿直,别人都是“伪善”,是别人故意在利用郑爽,在“陷害”她。


这是郑爽粉丝常见的“护主”逻辑。


郑爽的“疯言疯语”成了郑爽耿直、诚实的象征。


一切对郑爽的批评,成了对她的敌意、构陷和打压。


郑爽不仅“凉”不了,粉丝们反而更紧密地团结在她的周围。


郑爽与粉丝就像是互相给对方喂毒的共生体,双方的举动越来越反三观,越来越“疯”。


这一次郑爽代孕、弃养,有粉丝在贴吧竟然想出了这样的“洗白”策略:“爽儿睡着了,卵子被偷了。”


连“发疯”都被合理化了。


其三,很多综艺节目并非不知道郑爽不那么容易合作,她也没那“敬业”,情绪甚至反复无常。


但节目相中的正是郑爽的争议性,相中的是郑爽身上的流量。


比如《追光吧!哥哥》这档节目,之所以没有彻底扑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郑爽“口无遮拦”不断制造热搜。


郑爽与节目闹矛盾那一期,郑爽以一己之力就贡献了五个热搜。


因此,节目组不仅不排斥郑爽的“疯”,甚至故意利用、激发郑爽的“疯”来炒话题。


郑爽协调退出节目,制造了一波热搜。


郑爽重新加入节目,又制造了一波热搜。


原来没什么人看的节目,在热搜中拥有热度。


当综艺只能依靠郑爽来博关注时,郑爽就拥有源源不断的工作机会,她就“凉”不了。


其四,这与社会心理有关。


文化批评史上有一个著名的“疯女人”的概念。


它是1979年美国两位女性学者桑德拉·吉尔伯特、苏珊·古芭在专著《阁楼上的疯女人》提出的。


“疯女人”这个意象,指涉的是被压抑、被掠夺、受伤害后走向癫狂的女性。


作者指出,“每个温顺善良的女人背后,都或多或少拖着一个癫狂的影子。”“其中一个代表的是能够被社会或者传统所接受的人格,另一个则是自由、不受约束、经常具有毁灭倾向的自我外化。”


郑爽的种种“疯言疯语”背后,与她原生家庭对她的掌控、溺爱与无底线纵容有关。


不少人认为郑爽是个“疯女人”。


公众讨厌“疯女人”,公众又在消费着“疯女人”。


他们一边反感郑爽,一边又兴致勃勃地刷着有关郑爽的微博,不错过郑爽惹出的每一个幺蛾子。


对“疯女人”的讨厌,折射的是公众对于郑爽家庭悲剧的漠然。


但对“疯女人”吃瓜不嫌事大的消费,释放的又是人性的弱点,人对于猎奇、浮夸、反三观等东西的兴趣。


人们甚至是等着郑爽“发疯”。


当“疯女人”成为一种展览时,代表的是审丑的狂欢,是人性卑劣面的胜利。


而郑爽在这个过程中,一边陨落,一边收获名与利;一边被别人伤害,一边更疯狂地伤害别人。


基于以上原因,郑爽此前虽“疯”却未“凉”。


二、郑爽这一回要“凉”了


但这次代孕弃养的丑闻一出来,我们知道:郑爽的演艺生命很可能要走到尽头了。


一方面,虽然郑爽到国外代孕,是否违法要看所在国、代孕地的法律,和中国国内法律无关。


但在中国,商业代孕是法律上禁止,道德上被谴责的行为。


郑爽在美国代孕,虽没有违反中国法律,但会遭到公众的道德指责。


表面上看,代孕是代孕妈妈用自己的子宫去换取金钱,是一种身体自主行为。


但它本质上,是穷女人没有出路,导致她们的子宫成为最后的工具。


代孕很可能是富人对穷女人身体的一种掠夺。


富人阶层出钱,穷人女性出卖子宫,承担怀孕的一切风险。二者的风险比例是不对等的。


另一方面,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郑爽一家三口,竟然决定对两个孩子弃养。


在张恒一方爆料出来的录音里,郑爽父亲先是说打胎,知道打胎在美国违法后,他提出了弃养:“两个人分开了,分开了就谁也养不起,就是跟医院说一下,就弃养呗,就弃呗。”


郑爽母亲提议两个办法:一个是弃养,一个是让别人去领养。


而郑爽也语带急躁地说道,“这个孩子真的打不掉,他妈的,我都烦死了。”


这是两个孩子,两条生命啊,但在郑爽一家三口的言语里,扔掉两个孩子,就像扔掉阿猫阿狗。


退一步说,扔掉阿猫阿狗,公众内心都会有强烈的负罪感,但在郑爽一家三口这里,我们连最基本的负罪感都看不到。


我们看到的只有极端的冷漠、冷血、麻木,好像两个孩子只是可以随便丢弃的物品。


这完全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践踏,是对人伦、人性、道德底线的摧毁。


很多网友听到这个录音,内心都觉得崩溃了——原来人性可以冷漠到这个地步。


网友也替这两个无辜的孩子感到不值——他们没有做错什么,却承受了母亲和外公外婆最深的恶意。


网友作为陌生人,都不会对两条活生生的生命说出“弃养”“不要了”这样的话,但郑爽一家三口毫无顾忌、毫无负担地脱口而出。


如此冷血、如此不负责任的行为,会给青少年造成严重的错误示范,这是明星的“劣迹”行为。


如果经此风波,郑爽还能够全身而退,对行业也是一种伤害:一个明星违背公序良俗也没事,一个演员没有演技也没事,只要有话题、炒话题,就担心没有人气和流量。


因此,郑爽如果是个还有良知的成年人,应该承担起自己作为母亲的责任和义务,并且主动退出演艺圈。


如果郑爽还执着于演艺圈的名与利,那么公众就应该用脚投票,让这类“劣迹”艺人失去生存空间。


最后,让郑爽“凉”透外,我们还应该反思:如何避免娱乐圈再催生这样的“怪胎”。


如果不是粉丝盲目吹捧,如果不是公众审丑猎奇心理,如果不是相关制作方唯流量是从,如果不是郑爽父母的偏袒纵容,郑爽或许就会成长为为所欲为、无知狂妄的自私者。


更悲哀的是,郑爽“凉”透了,并不是因为粉丝觉醒了,不是公众抛弃了看客心理,也不是制作方幡然醒悟,而是两个无辜的小孩受到伤害。


这代价太沉重了!


我们不该等一个人“作恶”了,才发现他是“恶”的。


不要再让娱乐圈出现第二个“郑爽”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阿猫阿狗   劣迹   耿直   负罪感   伪善   回路   子宫   举动   娱乐圈   公众   人性   没想到   粉丝   姐姐   节目   疯狂   网友   明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