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南亚国家难逃“选边”焦虑?


中美在东南亚影响力的此消彼长,使东南亚地缘格局逐步呈现出多重勾兑的局面。


2020年6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曾在美国《外交事务》刊发署名文章,题为《危险的亚洲世纪》,他在文章中强调,亚洲国家不希望在中美之间作出选择,更不希望被迫“选边站”。


然而,现实似乎正与希望背道而驰。


拜登就职以来的一个重要外交举措就是修复和改善与盟友的关系,在慕尼黑安全会议的演讲中耗费15分钟颂扬和拉拢跨大西洋联盟,高呼“美国回来了,跨大西洋联盟回来了”。更为关键的是,拜登政府呼吁盟友要共同合作,为与中国长期战略竞争做好准备。


与此同时,中国在外交上也“见招拆招”。


自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后,王毅外长首先同俄外长拉夫罗夫在广西桂林举行会谈,随后马不停蹄地飞往中东,应邀对沙特、土耳其、伊朗、阿联酋、阿曼、巴林六国进行访问;


上周(3月31日至4月3日),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五国外长先后抵达福建省,对中国展开访问。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中国就与多达16个国家进行了密切的外交往来,行程遍布亚欧大陆几个最关键的地带——中东、巴尔干地区、南欧、西欧、东南亚、东北亚。


香港《南华早报》4月3日指出,有观点认为中方虽不会组建所谓联盟阵营,但或将试图阻止相关国家“选边”美国,而部分区域国家在所谓“东南亚经济靠中国,国家安全被美国控制”的“二分”框架下将面临非此即彼的艰难处境。


对于东南亚国家而言,舆论认为,中美阿拉斯加对话强化了一个事实,即中美角力仍将是东南亚国家面临的常态。


部分东南亚国家“选边”焦虑背后内含三大问题:

1、东南亚处于什么样的地缘格局?

2、东南亚地缘格局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3、东南亚地缘格局将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


东南亚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是中、日、印、美等周边大国重要的贸易、能源通道和航运枢纽,就注定让东南亚地区成为周边大国的角逐场。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西方以及东南亚各国自身对东南亚地缘格局的影响在不断发生变化,东南亚地缘格局也将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详细深入分析可关注福卡智库公众号参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巴尔干   南欧   阿曼   中美   中东   东南亚   新加坡   地缘   外长   盟友   美国   中国   焦虑   外交   格局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