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少子化难以避免!生育国策如何未雨绸缪?

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趋势愈发明显。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虽然总人口数小幅增长,但年平均增长率仅0.53%,增速明显放缓。


同时,60岁及以上人口超2.6亿,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4.63%。反观生育,2020年中国生育率已跌至1.3,较2019年下降了23.5%。


无独有偶,联合国公布的《世界人口前景》报告显示,1950—2020年,全球总和生育率(TFR)由4.97下降至2.47,其中发达国家TFR由2.82下降至1.64。


德国作为低出生率国家的时间最长;少子化一直是日本的“头号难题”;韩国已成为全球出生率最低的国家,甚至“或将成为首个消失的国家”;俄罗斯2019年TFR仅为1.5,要知道二战时期的苏联生育率还达到1.4。


大多数发达国家回归生育中性与自然,中国更是在短短十年内连续出台了二孩、三孩政策,却仍面临长期老龄化、少子化难题。


而参考不发达国家,生育自然也未必完全是好事。


人口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在自然生育与政策干预生育之间,不能简单地二选一。历经人口和生育政策的变化,中国的生育政策更面临未雨绸缪的要求。


从计划生育到鼓励生育发生了哪些变化?

中国除了成本与边际效用的交叉作用,还有在长期的“一胎化”政策下,社会观念和社会机制与多生多育所需要的状态渐行渐远。因而,在全球生育率持续下降的趋势下,中国也难以避免。


自然生育是否能解决老龄化、少子化问题?

生育向自然靠拢,并辅以相关配套措施,虽可能在短期内提升生育率,但却并非是永远有效的“灵丹妙药”。


生育国策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

站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很容易指出过往生育政策的问题与弊端。然而,对于一国之策的改弦更张,应采用普遍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来辩证看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少子   改弦更张   苏联   生育率   联合国   出生率   未雨绸缪   国策   发达国家   中国   难题   人口   趋势   自然   政策   社会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