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学英语、钻研财经,一个都不能少

写作、学英语、钻研财经,一个都不能少

1

一直以来,隐隐约约有个理想,就是当一个富有才华的人。

像高晓松老师和吴晓波老师那样。高晓松老师多才多艺,吴晓波老师则是知名的财经作家。

高晓松老师怕是学不来,跨界跨的步伐有些大。不知道财经作家吴晓波老师可否学学,反正是写作,或许可以吧,以前不敢想,现在反正闲着,有大把时间学,也许可以憧憬一下。


2

知道吴老师还是2011年在光大证券工作的时候,有个同事给我推荐了一部叫《激荡三十年》的书,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左右的商海历程,作者正是吴晓波老师,看这个书名就觉得很震撼。

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书一直没有看,但是吴晓波三个字却一直萦绕在脑海。于是断断续续的在视频网站听了吴老师的一些讲座,也关注了他的公众号,吴老师的形象便越发具体形象,也越发加深了我对财经作家这一职业的憧憬。


3

最早接触财经是大学刚毕业的时候,那时候误打误撞入职了国信证券。我本是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为什么选择去证券公司上班呢?一是因为,国信证券是国企,值得信赖;二是因为,对这个行业完全不了解,新鲜、好奇、想学。

无奈那时候年轻、好逸恶劳、没有学习的毅力,没有任何财经基础的我,工作表现可以说是非常糟糕,最后只能无奈辞职。

辞职后去过光大证券、还做过和财务对接工作的文员、而后又辗转第二次入职国信、还当过出纳,以及找过其他一些七七八八的工作。

虽然换工作换得有些频繁,但是干得比较久的都是和财经相关的工作。甚至在家都养成了记账和关注财经时事的习惯。

所以这么多年来,好像一直深深浅浅地在和财经打交道。


4

能够持续这么长时间一直惦念一件事,那一定是因为热爱,热爱就愿意付出,愿意付出就会有收获,有句话不是说:你的时间花在哪儿,你的成就就在哪儿。

只是我怎么到现在才明白这一点呢?

是有点后知后觉。

不过从现在开始,我也越来越明确自己该把时间花在哪儿了。

我这个纠结的人儿能找到自己的目标实属不易,所以真是可喜可贺呀。

从现在开始,知道自己该写什么、知道自己要学什么。目前有了初步规划,可以告别每天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想想还真挺开心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国信   财经   好逸恶劳   误打误撞   这一点   多才多艺   出纳   浑浑噩噩   证券公司   无奈   作家   形象   老师   时间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