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银币宣统三年

银元,起源于15世纪,始铸于欧洲,16世纪传入中国,光绪年间开始铸造但直到民国时期才正式大量发行成为国币。在100多年的时间里在中国流通的银元多达上千种,版本更是多达万余种,可以说是近代币种的一个“大家族”。

从清朝早期开始,流入中国的白银大都是以银元的形式出现,其中最为典型的有西班牙本洋、墨西哥鹰洋、英属地银元、日本龙洋等。由于外国银元制作精美,分量标准,便于计枚核值,使用十分方便,很受流通市场的欢迎。外国银元的大量使用使得“当局者始窃窃忧之”,并“提议自铸银元(银币),以抵制外银之输入”。

清光绪末年,清政府为整治各地分散铸币而引起的币制混乱,便致力于币制的整理与变革。除明定铸币权一致归中央外,还具体拟定了铸币的款式、单位、重量和成色。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是清末币制改革的产物,版别多式,设计新颖,制作精良,历为钱币爱好者的珍藏品。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有不同版式,其中长须龙、短须龙、大尾龙比较稀少。但尚未发行就遇武昌起义,仅“曲须龙”发行,其余的大多数是样币。

此大清银币宣统三年银币系清朝度支部天津造币总厂于宣统三年(1911年)铸造。银币正面中央珠圈内镌汉字“大清银币”,珠圈外上端镌满文“大清银币”,下端镌汉字“宣统三年”,左右两侧各镌一个对称的花饰。银币背面镌一个环状盘旋的曲须龙和大片云朵,内镌币值“壹圆”,下端镌币值壹圆的英文“ONE DOLLAR”。此币文字清秀俊美,大气磅礴,包浆自然,铸造精湛,铸模极深,内齿锋利,背面龙纹打造深峻清晰,正面五彩银光绚丽,龙图缎面光泽夺目,品相堪称完美,表面光滑、光泽度高,为清代中央铸币典范之作,稀有珍贵,是一组不可多得的精美银币。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爪并能兴风作雨的神异动物。千百年来,龙作为中华民族的标志,遭到亿万龙的传人顶礼膜拜。在作为财富标志的钱币上寻找到龙的踪迹,这是藏家们喜欢大清银币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得益于愈加灵活的交易市场,不断扩大的钱币收藏队伍,以及更多民间钱币精品的再发现,银元价格一路看涨,成为众多买家争相追逐的焦点。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

侯先生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宣统   银币   鹰洋   光绪   币制   铸币   汉字   银元   币值   钱币   清朝   背面   中国   光泽   中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