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璃龙转心玉壁

螭(chi)龙,中国传说中的龙的来源之一,也称蚩尾,是一种海兽,汉武帝时有人进言,说螭龙是水精,可以防火,建议置于房顶上以避火灾;二说是龙九子中的二子,古书中云:"其二日螭吻,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形体似兽,习性好张望或好险,成为今日庙宇殿顶、堂塔楼阁等高处的龙或屋上的兽顶、殿角的走兽,也可压火灾。)根据以上的说法,螭龙的原形应该是我们生活中的壁虎。另说是龙九子中的第二子。螭龙寓意美好,吉祥,也寓意男女的感情。

此件玉璃龙转心玉壁光下不透,细看里面有自然形成的条纹,精光内敛,拿在手中盘摸一会,会感到有油的质感。而颜色非常白皙,光下看很通透,有条纹,有色差。此件玉璧无黑点、色正、浓、纯、手感冰润、厚重,为玉璧当中的极品,是玉璧中的新宠,但产量小,一玉难求、极其珍贵。

大玉壁分为内、中、外三区,内层为合首双身龙纹,其间以三道绚索纹相隔成三组;中间饰谷纹,外层为五组合首双身龙纹,龙尾两两相交,形成二方连续,是典型的战汉时期的玉璧,也是目前发现的战国玉璧中形制最大的一件。

玉璧的作用一般来说有几种,一祭天,二殓葬,三朝贺,四纳聘,五馈赠,六装饰。祭天和殓葬往往密不可分。后面四点其实从成语“珠联璧合”,“卞和献璧”,“价值连城”,“完璧归赵”等都可以看出来玉璧的其他作用。

我们的古人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崇尚玉器。

《荀子·德行》说:“夫玉者,君子比德焉。"荀子是战国末期人,和这块大玉璧的时间差不多。大概成书于两汉时期的《周礼春秋大宗伯》也记载:“以玉作六器,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珪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战国中晚期,随着铁器的大量应用,大规模开采矿石成为可能,这一时期玉璧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加。纹饰丰富,有弦纹卧蚕纹、云纹、谷纹、蒲纹、绳索纹、龙纹、螭虎纹、一首双身龙纹和鸟凤纹等。鲁国大玉璧正属于这个时期。

这块大玉璧尺寸硕大,雕工精美,等级很高,体现当时精湛的玉器雕刻技术水平,是一件古代皇家艺术珍品,十分珍贵少见,其价值不言而喻。

此件玉璃龙转心玉壁尺寸:长41.5厘米,宽27厘米,厚2厘米,重7斤。

玉璃龙转心玉壁

玉璃龙转心玉壁

金先生

上海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周礼   荀子   海兽   完璧归赵   珠联璧合   玉器   寓意   条纹   火灾   战国   珍贵   尺寸   说是   时期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