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为何曾经饱受“风沙、内涝、盐碱”三大害

1954年兰封县与考城县合并称兰考县。你也许不知道这里。但你一定知道“焦裕禄精神”。兰考是焦裕禄治理“风沙、内涝、盐碱”三大害的地方。

兰考地处华北平原,为什么会有沙漠,沙子又从何而来?

我国是盐碱地大国,分布在西北、东北、华北等干旱、半干旱地区。

兰考:为何曾经饱受“风沙、内涝、盐碱”三大害

中国盐碱地分布

兰考距离黄河很近,地势又比较低洼。

据《兰考县志》记载,从1171年到1949年的近800年间,兰考决口达143次之多。

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向东北方向入渤海,在兰考东坪头拐了一个最后一弯。

兰考:为何曾经饱受“风沙、内涝、盐碱”三大害

兰考东坪头,九曲黄河最后一弯

黄河含沙量大,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在下流华北平原地区形成悬河,经常在这里决堤,泛滥,形成黄泛区。

兰考首当其冲,经常发生内涝,1962年全县90.3万亩耕地中内涝就达到了56.84万亩。种不了农作物。

兰考:为何曾经饱受“风沙、内涝、盐碱”三大害

黄河,地上悬河

秋冬时间,少雨,土地干旱,水中的盐分残留在地表,形成了盐碱地,更种不了农作物。

多大风天气,裸露的大地毫无遮拦,疏松的土质被吹起、并堆积形成沙丘,更加种不了农作物。

风沙、内涝、盐碱使得兰考田地大面积沙化,甚至连续多年颗粒无收。

兰考:为何曾经饱受“风沙、内涝、盐碱”三大害

土地盐碱化,种不了粮食

1959年到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加剧了兰考的土地沙化。

焦裕禄临危受命,开启兰考人民治理“风沙、内涝、盐碱”三大害的艰苦斗争。

总结出,“贴上膏药,扎上针”,翻淤压沙,种植泡桐,农桐间作等治沙方法。

兰考:为何曾经饱受“风沙、内涝、盐碱”三大害

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治理“三害”

2017年三月,兰考正式宣布脱贫!

兰考风沙治理同样离不开“三北防护林”、“黄河调水调沙”、 “南水北调”这些更大范围的生态工程。

三北防护林

兰考:为何曾经饱受“风沙、内涝、盐碱”三大害

三北防护林

黄河调水调沙

兰考:为何曾经饱受“风沙、内涝、盐碱”三大害

黄河小浪底,大浪淘沙

南水北调

兰考:为何曾经饱受“风沙、内涝、盐碱”三大害

南水北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

伟大的人民!必然由伟大的党领导!创造伟大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兰考   内涝   盐碱   兰考县   风沙   华北平原   清河   悬河   盐碱地   黄河   南水北调   干旱   农作物   地势   土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