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惶恐”了?天问一号一战成名,超越美国创世界纪录

自从我国开展火星探测规划之后

不仅我国人民高度关注

大洋彼岸也有目光一直注视着我们

5月15日

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

美国又“惶恐”了?天问一号一战成名,超越美国创世界纪录

中国人民欢呼、世界各国祝贺

此时美国刚上任的NASA局长却是坐不住了

他拿着祝融号的照片跑到国会上面

要去国会赶快多拨资金给航天局

否则中国就要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美国又在搞“中国威胁论”了?

其实美国的担心不无道理

从祝融号成功降落到火星上的那一刻

在某种意义上

中国对美国的威胁

已经超过俄罗斯

根据数据记载

美国又“惶恐”了?天问一号一战成名,超越美国创世界纪录

从1960年人类首次向火星发射探测器

一直到中国将祝融号安全送到火星表面

共向火星发射了46次探测器

只有20次成功到达太空

其中美国发射过21次

苏联俄罗斯发射19次

欧洲航空局发射过两次

日本印度阿联酋都是发射一次

苏联俄罗斯作为首个将探测器送到火星的国家

在探测器刚降落火星表面的时候

就被飓风摧毁了

什么数据也没得到

所以在中国之前

美国又“惶恐”了?天问一号一战成名,超越美国创世界纪录

只有美国算是真正到达过火星

美国几十年的一步步探索

被中国一下子就追上

换谁都要着急上火去要投资

中国用一颗火星探测器

一次性完成了“绕”“落”“巡”三大任务

可以说中国完全自主掌握了

探测火星的所有技术

要知道美国在2011年的时候就宣布了

停止对中国航天方面的技术援助

中国能登上火星

实打实是靠着我们自己的努力

那么一次性完成探测火星到底有多难呢

打个比方

美国又“惶恐”了?天问一号一战成名,超越美国创世界纪录

如果路上有人拉住你问

你知道怎么去火星吗

你多半会想这个人是不是疯了

我生活在地球上

我怎么知道怎么去火星

火星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陌生的

你没去过

航天工作者也没去过

但是他们不能给你一句我怎么知道

他们的任务就是把探测器送入到火星上

虽然他们成功把玉兔号送到了月球

但是火星无疑是更大的挑战

月球上有人类的足迹

火星上可没有过

美国又“惶恐”了?天问一号一战成名,超越美国创世界纪录

火星离地球最近的距离约为5500万公里

最远的时候可以超过4亿公里

如今离地距离也有3.2公里

一个信号发射出去

要经历几十分钟才能到达

所以

探测器降落的时候需要它自主掌控

并且就像前面所说的

我们对火星一无所知

唯一了解些情况的美国也指望不上

降落时的地点选择、气压大小

火星人友不友好

一切都是未知数

美国又“惶恐”了?天问一号一战成名,超越美国创世界纪录

一个环节没有考虑到

祝融号就无法成功展开

“探测器坟场”可不是白叫的

发达如美国的航天水平

也是花了几十年

才一步步完成绕火、落火、巡火

我们能一举成功

自豪的同时相信大家也非常好奇

天问一号为什么能一下子登陆上火星

美国为什么认为中国威胁到他们了呢

这一切

都要从背后支撑天问一号的新技术说起

我国此次发射的天问一号

美国又“惶恐”了?天问一号一战成名,超越美国创世界纪录

装载了新型的相控阵敏感器

它作为速度和位置测量的重要部位

在着陆阶段

为探测器提供持续的高精度测量数据

它的测量范围可达数十千米

配合其它传感器

引导探测器平安降落火星表面

相控阵敏感器就是降落时探测器的眼睛

它将“看到”的距离和速度信息提供给航天器

航天器快速修正姿态

确保祝融号方向控制准确无误

降落之后

美国又“惶恐”了?天问一号一战成名,超越美国创世界纪录

祝融号陆巡器就要展开巡视工作

火星复杂的地面环境又是另一项挑战

这时候就要提到第二项新科技

悬架减速自锁装置

在祝融号的两侧分别装有2种

结构精密的悬架减速自锁装置

这种灵巧轻便的装置

可以让火星车实现6个行走轮独立工作

在复杂的环境表面

维持稳定的车身姿态

第三重保障就是纳米气凝胶外壳

这是世界上目前为止

可以制造的最轻的固体

美国又“惶恐”了?天问一号一战成名,超越美国创世界纪录

同时它也有出色的耐热耐寒以及抗撞能力

穿过火星大气层时的温度高达一千多摄氏度

夜晚火星表面温度

又会降低到零下一百三十多摄氏度

这对气凝胶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悉

祝融号上的气凝胶先后经历了近百项的测试

再加上其他“不值一提”的科技创举

如此重重保障、周全准备

终是造就了天问一号这一航天传奇

那说到底

美国又“惶恐”了?天问一号一战成名,超越美国创世界纪录

我们为什么要探测火星呢

数据表明

火星是太阳系里和地球最像的星球

和地球相似的大小

一样拥有四季

距离太阳的距离也适中

完全有可能曾经出现过生命

如今它变成了荒凉的星球

对地球未来变化的预测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同时科学家们也担心

地球的环境恶化加快

未来的人类该何去何从

火星是否可以成为人类的第二家园

美国又“惶恐”了?天问一号一战成名,超越美国创世界纪录

或是成为人类向更深太空探索的中转站

每一次探索都是为了长久的以后做准备

探索的脚步不能停下

科学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发现未知

美国对中国航空事业进行封锁

十年的黑暗时期如今算是熬过来了

太空不是美国的太空

太空也不是中国的太空

美国上世纪和苏联大搞太空竞赛

如今又将矛头指向了中国

中国研发太空技术不是为了抢占资源

在本次的火星登陆计划中

美国又“惶恐”了?天问一号一战成名,超越美国创世界纪录

就和别的国家进行了合作

美国将中国踢出太空计划

是抱着二战后的冷战思维对待中国

探索太空只有合作才能走得更远

前面有苏联的例子提醒着我们

面对美国的挑战态度

我们应该沉住气

稳下来

这样才是探索太空的正确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美国   相控阵   苏联   火星   航天器   俄罗斯   凝胶   世界纪录   探测器   惶恐   中国   太空   表面   地球   距离   人类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