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技术又超美国?被卡脖子的航空发动机,如今发展让美国担忧

技术封锁对中国人来说再也不是新鲜词了

从新中国建立一直到今天

美国从来没放松过对我国科学技术的打压

大到航母、飞机,小到芯片、晶体

中国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美国的科技霸权

中兴被禁运核心部件七年,至今没有缓过来

华为被全面切断芯片来源

不得不出售荣耀延续生命

这几十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

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

必须靠自力更生

中国技术又超美国?被卡脖子的航空发动机,如今发展让美国担忧

2021年新年伊始,央视新闻传出捷报

和C919国产大飞机配套的长江-1000发动机取得重大突破

并已经通过测试

这表示中国民用发动机技术

终于能够打破美国的技术封锁了

本期我们就来讲一讲长江-1000发动机

和它背后的中国航空发动机几十年的血泪史

很多人都在好奇

中国现如今火星也登上了

天宫空间站也要投入运行了

为啥连一个航空发动机都没有

我们要知道

航天发动机和航空发动机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因为航空发动机需要循环使用

中国技术又超美国?被卡脖子的航空发动机,如今发展让美国担忧

航天发动机一般是一次性的

航空发动机的制造难度远远大于航天发动机

哪怕是最顶尖的可多次利用的航天发动机

在使用寿命、经济性、安全可靠性上

也和航空发动机有不小的差距

全球能造飞机的公司有数十家

但民用航空发动机市场

基本被GE、罗罗和普惠三家公司分割

一直以来

中国的军用航空发动机处于半自主半进口状态

像大型运输机、特种飞机所用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只能靠进口

民用航空领域更惨

一直处于完全无法自主研制的状态

这种情况是怎么造成的呢?

要知道

飞机发动机可以称得上是工业革命以来

最伟大的集合体

我国如果要从零开始研制飞机发动机

中国技术又超美国?被卡脖子的航空发动机,如今发展让美国担忧

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才

还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

经过研究后

1992年,中国航空公司决定与美国麦道公司合作

双方共同生产MD90型民用航空客机

中国提供大量的资金和国内市场

麦道答应向中国提供发动机图纸和原材料

这是一项双赢的合作项目

但是一直虎视眈眈的美国会让中国这么顺利吗

我们航空事业的“软肋”被美国发现了

美国会放任中国拥有自己的航空发动机技术吗

不仅中国航空

当时国内几家航空公司都参与了进来

就在大家等待图纸到来的时候

噩耗传来

中国技术又超美国?被卡脖子的航空发动机,如今发展让美国担忧

麦道被波音闪电收购

已经在途中的图纸被迅速召回

中航、成飞、西飞、沈飞投入的几十亿人民币全都打了水漂

这次事件,让中国航空事业几十年没有发展

所有人都看不到研制发动机的突破口在哪里

世界上拥有飞机发动机技术的就只有美国和俄国

于是在2016年的时候

中国决定收购乌克兰的马达西奇公司

这家公司作为苏联的产物

是乌克兰现存实力最雄厚的发动机制造企业

已经完全私有化

收购起来会简单许多

并且马达西奇公司没有美国背景

这次应该不会再出什么幺蛾子了吧

中国支付完了相关费用

中国技术又超美国?被卡脖子的航空发动机,如今发展让美国担忧

但是由于该公司经营不善

中国只好再次注资

如果真的可以掌握马达西奇的发动机核心技术

中国在大涵道发动机技术方面将不会再被美国掣肘

不仅民用飞机

歼20歼31乃至后期的六代机以及大型运输机等

一系列的发动机技术都会得以解决

就连军舰发动机和导弹发动机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美国能坐得住吗

当然不能

乌克兰出尔反尔

直接将我国股份封禁

把马达西奇公司收回国有

乌克兰和美国的关系能

让他们做出这种举动

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收购之路一直走不通

中国国产航空发动机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中国技术又超美国?被卡脖子的航空发动机,如今发展让美国担忧

面对美国的封锁

中国的国产大飞机梦真的永远无法实现了吗

其实在“麦道事件”之后

中国就不再完全指望能买到核心科技了

买是一定要买的

能买到最好

自主研发也要有

万一哪天就突破了呢

承载着为大型客机装配“中国心”任务

2009年01月18日

中航工业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C919一直承载着中国的国产大飞机之梦

但是由于中国一直无法造出自己的飞机发动机

C919上装载的是美国的LEAP-1C型号发动机

这也一直被许多人诟病中国飞机欧美心

C919的命运仍然掌握在美国手中

国产飞机去美国化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实际上

中国技术又超美国?被卡脖子的航空发动机,如今发展让美国担忧

我国早就在为C919的发动机做研发

并且命名为长江1000

从2017年5月整机试车

2018年5月整机点火成功

终于在2021年四月

中国航发发布消息:

C919国产发动机CJ1000A取得阶段性成果

解决了涡轮叶片的材料工艺问题

使用了全新的浇筑工艺

将叶片的材料从镍基合金换成了钛铝合金

让长江-1000的叶片更轻、更耐磨耐高温

领先目前的所有飞机引擎叶片

就目前情况来看

长江-1000的研发还是十分顺利的

预计会在2023年试飞,2025年投入生产

中国技术又超美国?被卡脖子的航空发动机,如今发展让美国担忧

西方国家的航空发动机工业制造领域

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与沉淀

这些年中国奋起直追

从研发到生产

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赶上美国的脚步

我们也要吸取教训

想要打破美国的封锁

想要在世界舞台上和美国一较高下

没有任何捷径能走

期待中国心飞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我相信那一天会很快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麦道   美国   中国   乌克兰   航空发动机   技术   长江   叶片   马达   图纸   航天   发动机   飞机   我国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