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库车县提克买克冶炼遗址及墓地,佛塔等出土的天珠

新疆库车县提克买克冶炼遗址及墓地,佛塔等出土的天珠。


新疆库车县提克买克冶炼遗址及墓地,佛塔等出土的天珠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9年7月至8月对提克买克冶炼遗址和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提克买克冶炼遗址及墓地位于天山中部南麓、塔里木盆地的北缘,海拔1858米,在库车县阿格乡提克买克村西北,北倚却勒塔格山,南临库车河,遗址呈西北-东南向断断续续片状分布于山脉坡地及谷地溪流两侧,面积约280000平方米。发掘显示,提克买克冶炼遗址均为炉渣堆积区,有一次堆积,也有连续多次的堆积(图1)。炉渣堆积包含物中有大量的铜渣、铁渣、陶质流管及少量生活用陶器残片,它们由上至下基本相同,属同一时期遗物。炉渣应是炼铜后弃置,证明该遗址仅是先就地冶炼出纯铜,从而为铸造提供主要原料。从炉渣堆积面积广且厚度达1-3米的情况看,遗址的冶炼规模较大,沿袭时间较长。而炼渣大部分呈倾覆状被弃置在山坡上,因此我们推测炼炉应建造于山坡上。

新疆库车县提克买克冶炼遗址及墓地,佛塔等出土的天珠

冶炼遗址外景图

提克买克墓地在冶炼遗址东部山坡的台地上,约有十余座石堆石圈墓,沿山脊南北向分布。本次发掘的13座墓葬分别为竖穴土坑墓(10座)和竖穴石室墓(3座),系单人葬和多人葬。我们依据碳十四年代数据、出土遗物及相关资料推断墓地年代为距今2455±35—2210±35年,即公元前六世纪­­—前三世纪,也就是战国至西汉时期1。提克买克墓地和冶炼遗址属同一时期的文化遗存,墓葬主人就是冶炼遗址的生产者,是一群专门从事金属冶炼的“技术工人”


新疆库车县提克买克冶炼遗址及墓地,佛塔等出土的天珠


新疆库车县提克买克冶炼遗址及墓地,佛塔等出土的天珠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冶金遗址距今大约七千年,发现于西亚与东欧结合地带的巴尔干和安那托利亚地区,冶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这一地区对亚欧大陆的其他文明区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学界普遍认为“中原地区冶金术的真正崛起并形成独立的华夏风格,是在二里头文化晚期才最终实现”3,而“二里头文化的冶铜制铜技术很可能最初是由西方输入进来的”4。我们根据器物以及墓葬形态和体质人类学的数据推测:在环塔里木盆地周缘,包括西天山、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和库鲁克塔格山等地的山前地带及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河流的尾闾地带,于公元前1000年之后陆续有来自西方的人群融入本地的族群当中,其中一些人携带着先进的冶金技术,他们可能是由西部通过帕米尔高原的古老通道不断迁徙而来,东西方的文化在这里交汇。

库车提克买克冶炼遗址的发掘填补了新疆冶金史上矿冶遗址考古发掘的空白,也为我们认识库车地区矿冶遗址年代问题提供了有力证据。墓葬出土文物除了大量陶器外,还有铜器、铁器、骨角器、玛瑙、石器、木器等,M13还出土了三颗天珠。M13为竖穴圆形石室墓,深1.5米左右,墓壁用石板或石块垒砌,其中出土40具以上的人骨,有头骨、肢骨、脊椎骨、盆骨等。人骨可分2-3层,系多次埋葬形成。


新疆库车县提克买克冶炼遗址及墓地,佛塔等出土的天珠

“天珠”是古人用大自然中的蚀花原材料对半透明的白玉髓珠的表层分别进行黑、白两次蚀染,从而获得黑色底上有乳白色纹饰的蚀花玉髓珠,天珠用白玉髓制作珠体,然后在珠体表层蚀绘了“黑”底和乳白色花纹。

新疆库车县提克买克冶炼遗址及墓地,佛塔等出土的天珠

古丝绸之路出土天珠一直 延续到哈拉帕古城(古印度)。

本文参考:如有不当本人立马删除。

戴君彦│北京文博文化事业发展研究中心

阮秋荣│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新疆库车县提克买克冶炼遗址及墓地,佛塔等出土的天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库车县   塔里木盆地   新疆   石堆   帕米尔高原   库车   墓地   遗址   炉渣   石室   墓葬   佛塔   陶器   乳白色   山坡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