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种源营养与替抗,7位专家分享“科技创新”赋能肉牛羊产业

2021年农业农村部制定的《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牛羊肉自给率保持在85%左右,牛羊肉产量分别稳定在680万吨、500万吨左右,牛羊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30%、50%。同时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监测到1-5月份反刍动物饲料同比分别增长19.5%,目前形势一片向好,正在有序地发展。

然而随着我国2020年7月1日全面“饲料禁抗”政策开始落地实施以及肉牛羊产业提质增效与绿色养殖的蓬勃发展,一方面由于禁抗所导致的犊牛羊健康问题、特别是肠道健康压力日益增大;另一方面如何通过营养和管理的升级与创新来全面改善肉牛羊产业生产效益仍是当前行业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基于此,“中国好饲料•第9季”活动组委会于2021年7月13日下午举行了由正大生物独家冠名的以“聚焦种源营养与替抗 科技创新赋能肉牛羊产业”为主题的大型公益直播活动,活动特别邀请了7位行业内肉牛羊营养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与企业技术领导,分享他们在以“科技创新”赋能肉牛羊产业方面的应对之策及成功经验!

聚焦种源营养与替抗,7位专家分享“科技创新”赋能肉牛羊产业

本次直播活动在饲料行业信息网直播平台和快手同步播出,华信共享、赛尔传媒、畜牧人等媒体同步转播!围绕着如何通过营养与养殖创新来满足现代肉牛羊产业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整场直播活动看点不断,7位专家的分享内容精彩纷呈,观点新颖独特,引发了线上观众的广泛共鸣与热烈讨论,直播间氛围十分热烈。本次直播活动在线观看人数突破了10万人次,广大业内网友纷纷赞誉本次直播活动是一场十分难得的新形势下肉牛羊营养与养殖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饕餮盛宴。

聚焦种源营养与替抗,7位专家分享“科技创新”赋能肉牛羊产业

首先,饲料行业信息网杨绍坤总经理代表活动组委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词。

聚焦种源营养与替抗,7位专家分享“科技创新”赋能肉牛羊产业

本场直播活动由广州博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军博士主持。

聚焦种源营养与替抗,7位专家分享“科技创新”赋能肉牛羊产业

报告人:湖南农业大学神农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万发春教授

报告主题:《肉牛营养研究最新进展与趋势》

主要内容:

万发春教授的报告从肉牛营养需要量、饲料营养价值动态数据库、替抗产品的研发、高精料下的瘤胃保健、碳达峰下的减排、牛肉品质的营养调控以及营养整体解决方案7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1.肉牛营养需要量

1.1世界主要肉牛养殖国家的肉牛主导品种为2-4个,而中国肉牛品种则达到8个以上

1.2研究重点:能量需要量、蛋白需要量、矿物质需要量(静态和动态)

2.饲料营养价值动态数据库

2.1研究现状

①猪禽的研究远远领先于反刍动物

②肉牛等反刍动物研究已经具备了较好积累

③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受到高度重视

④肉牛等反刍动物饲料原料更为复杂

2.2研究趋势

①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特别是动态数据库受到高度重视

②肉牛等反刍动物饲料原料来源更为广泛、复杂,动态更新更为重要

③青粗和农副产品等饲料原料是评估的重点

④近红外快速测定技术模型的建立

3.替抗产品的研发

3.1研究发展与趋势

酵母类、微生态制剂、酶制剂、植物提取物以及特异性靶结合剂(γ-氨基丁酸、丁酸钠、特异性肽等)以及营养性添加剂(氨基酸、甜菜碱、泛酸钙等)

4.高精料下的瘤胃保健

4.1牛料价格高企开始倒逼饲料和养殖企业重视降本增效

①开发新的青绿饲料资源

②开发玉米豆粕替代型原料

③提高精饲料和原料的利用效率

④青绿饲料保存技术:青贮

4.2提高精料比例是养殖企业无奈之下的最优选择

5.碳达峰下的减排

5.1研究重点

①氮减排:低氮日粮(缓释尿素)、提高氮利用率(饲料原料搭配、氮素循环)、堆肥工艺改进

②磷减排:低磷、低钙日粮技术(可以去掉磷酸氢钙)

③碳减排:降低甲烷排放,提高碳水化合物利用率、种养结合

6.肉牛品质的营养调控

根据需求,分为长肉和长油两个生产方向。

6.1不同生产方向的选择:精细化养殖需要恰当的饲料

6.2生理基础研究:肌肉和脂肪发育机理、不同组织脂肪调控机制

6.3营养调控剂:维生素、支链氨基酸、胍基乙酸等

7.肉牛营养整体解决方案(“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7.1优质肉牛繁殖母牛低成本规范化繁育养殖模式:快速发展

7.2优质肉牛标准化高效育肥养殖模式:主流养殖

7.3优质肉牛家庭牧场养殖模式: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7.4优质肉牛草畜一体化养殖模式:南方地区潜力所在

7.5优质肉牛全产业链绿色生产模式:雪花牛肉生产

聚焦种源营养与替抗,7位专家分享“科技创新”赋能肉牛羊产业

报告人:新疆农业大学 雒秋江教授

报告主题:《肉羊产业及新饲养技术》

主要内容:

㈠我国肉羊产业现状

目前我国肉羊产业总体看效益低下,需要从资源配置、产业模式、市场需求、养殖技术等方面采取措施以保证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1.近几十年来养羊业发生的主要变化:羊业产品从以毛(绒)为主转为以肉为主

2.产肉需求对羊产业提出了新问题:提高繁育率

3.肉羊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产肉效益低下

①产肉性能远远低于猪肉生产、以及禽肉和鱼肉生产

②以全(舍饲)产业链计算,一只母羊一年饲料费1600元,双羔(至8月龄)饲料费1920元,售价3000元,亏损520元

3.2效益低下的原因

①繁育率低;②生长性能低;③作为反刍动物,饲料利用率低;④过去低效益下养羊业存在的主要原因:草地等饲草资源没有被计入成本

4.肉羊产业链有效益的节点

4.1种羊销售

4.2育肥生产

4.3延长产业链:烤羊肉串、羊肉火锅等

5.肉羊产业链赔钱的节点:繁育母羊(产羔)生产(特别是在农区或全舍饲模式情形下)

6.发展肉羊产业的宏观思路

6.1降低繁育母羊产羔成本

6.2与旅游业耦合,增加羊肉附加值,特别是在新疆,可以将这两个特色合并

6.3采用常规和高效生产新技术,提高生产力水平

7.羊肉的未来

7.1不可能继续作为大众化的肉食品存在,价格会越来越高

7.2作为高档肉食品消费,生产规模会不断缩小

㈡提高养羊业生产力水平的新饲养技术

1.添喂聚丙烯酰胺(PAM)

1.1聚丙烯酰胺(PAM):为自来水厂的净水剂,也是一种食品添加剂,无毒

1.2目前PAM应用存在的问题:作为饲料添加剂,尚未得到官方许可

2.饮用磁化水

2.1将饮用水在由磁铁或通电线圈形成的磁场中静置一定的时间,即为磁化水

2.2研究表明:磁化水具有促进提升牛羊自由采食量及促进牛羊生长代谢的作用

3.给羔羊添喂适量的赖氨酸

聚焦种源营养与替抗,7位专家分享“科技创新”赋能肉牛羊产业

报告人:禾丰股份反刍事业线高级营养师 张淑枝

报告主题:《肥育肉牛如何实现高效养殖?》

主要内容:

㈠肉牛肥育的机遇与挑战

1.国家政策支持与导向

1.1国家一号文件:积极发展牛羊产业、牛羊肉列入11种重要农产品范围、实施牛羊发展五年行动计划

1.2农牧发《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

行动目标:2025年,牛肉自给率保持在85%左右;产量稳定在680万吨左右;规模养殖比重达30%

1.3完善肉牛生产布局:中原区9省227重点县、西北区6省123重点县、西南区6省223重点县、东北区4省区64生产重点县

聚焦种源营养与替抗,7位专家分享“科技创新”赋能肉牛羊产业

2.近一年原料价格大幅提升:玉米、豆粕价格高位震荡

3.应对措施

必须采用科学高效的饲养管理方法,才能直面挑战(不断增加的育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㈡架子牛肥育模式(西杂、拴系为例)

聚焦种源营养与替抗,7位专家分享“科技创新”赋能肉牛羊产业

1.过渡期(500斤以内)

聚焦种源营养与替抗,7位专家分享“科技创新”赋能肉牛羊产业

2.生长期(500-800斤)

2.1关键点:粗蛋白、粗饲料要充足,不可过早进入高精料模式

2.2注意事项:精料每周调整一次,每次增量150g/天;小苏打40-100g/天

3.黄金期(800-1200斤)

3.1关键点:关注瘤胃健康,不可过度挑战瘤胃酸中毒

3.2注意事项:精料每周调整一次,每次增量200g/天;小苏打100-150g/天

4.冲刺期(1200-1500斤)

4.1关键点:深挖肥育潜力,提高日粮能量(膨化大豆、脂肪粉)

4.2注意事项:精料每周调整一次,每次增量150g/天;小苏打150-200g/天

5.技术要点小结

5.1过渡期:缓解应激是关键,八步过渡莫小看!

5.2生长期:蛋白供给要丰富,粗料采食多益善!

5.3黄金期:瘤胃健康不忽视,大量加料勿忙乱!

5.4冲刺期:高能饲料来助力,静待花开把钱赚!

㈢养殖案例展示:肉牛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是什么?

“牛+饲+环+人”的和谐统一。

1.牛源及过渡期管理

1.1牛源:老板亲自抓牛,品种质量中等

1.2过渡期健康管理:落地3针,口蹄疫2次;驱虫、多维、黄芪多糖

1.3过渡期饲养管理:入栏1-3天只喂饲草,随后逐渐加料,散养2个月转至拴系舍

2.饲喂管理

2.1饲喂次数:2次/天

2.2采食时间:尽可能长(拴系:800斤前:1-1.5小时/次,800斤后:0.8-1小时/次;散养:自由采食)

2.3注意事项:TMR精准配料(投料后拍照上传);TMR新鲜度(现做现喂);冬季水温管理;动物福利(从不暴力驱赶)

3.环境管理:热应激管理+空气管理

4.人员管理:绩效激励制度保障+丰富的业余文体活动

聚焦种源营养与替抗,7位专家分享“科技创新”赋能肉牛羊产业

报告人:新希望六和饲料研究院高级营养师 刘亮

报告主题:《繁殖母牛饲养管理要点-体况》

主要内容:

1.肉母牛营养管理的目标

1.1每年一胎,且保持365天的胎间距

1.2根据母牛营养需求和饲料来源使成本最优

2.肉母牛营养管理的重要性

产犊间隔365天,怀孕天数283天,所以空怀天数不能超过365-283=82天

3.母牛最佳的体况控制目标:BCS 5-6分

母牛的体况控制好坏对于产犊间隔、妊娠率、犊牛成活率(初生重、初乳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有两种情况不被允许:体况小于5分且继续下降,体况大于5分且继续增加。

3.1体况和产后第一次发情的间隔相关

3.2体况评分5以上,怀孕率可达到89%

3.3初乳质量取决于母牛体况,初乳质量/数量取决于:①母牛体况;②产犊前和产犊时营养水平;③免疫情况

4.肉牛骨骼肌和脂肪组织发育的时间线

聚焦种源营养与替抗,7位专家分享“科技创新”赋能肉牛羊产业

5.成母牛推荐饲喂程序

聚焦种源营养与替抗,7位专家分享“科技创新”赋能肉牛羊产业

聚焦种源营养与替抗,7位专家分享“科技创新”赋能肉牛羊产业

报告人:北京亚禾营养总经理 韩建林

报告主题:《集约化母羊生产的健康营养策略》

主要内容:

1.国外母羊饲喂情况

1.1天然牧草优势

1.2国外多胎和老年母羊繁殖代谢病

2.国内母羊饲喂情况

2.1国家禁牧最新政策的影响

2.2国内规模化牧场:探索工厂化、集约化生产模式,多方位探索,但尚未有完整的模式

2.3集约化舍饲母羊生产的目的:提供均衡一定数量的羔羊,像养猪那样实现工厂化集约化的肉羊生产

3.关注营养对母羊的健康

3.1影响产后母羊健康的因素:遗传、应激、营养、免疫(营养决定免疫)、不可忽略的母羊产前产后的过度肥胖也是一种营养不良

3.2营养和免疫

①蛋白质和能量是免疫系统运作所必需的

②维生素A、D和E在疾病预防中非常重要

③重视矿物质缺乏症

4.母羊的早期妊娠

4.1目标:给羔羊的未来打基础

4.2营养不足会减少胎盘的大小,从而导致低出生体重羊羔和羔羊适应性差

4.3 100天内保持母羊体况,防止过肥、防止脂肪肝

5.母羊的妊娠晚期

5.1妊娠晚期是指母羊妊娠的最后6周

5.2营养不良的后果

①导致妊娠毒血症或酮症

②产出小而弱的羊羔,导致较高的死亡率

③减少了初乳的数量和质量

④羊奶产量低

⑤断奶的羔羊越来越少,体重越来越轻,出现更多的健康问题

6.母羊需要均衡的日粮

6.1饲料数据:原料数据库检测,更新及时维护

6.2营养标准:日粮营养标准符合国内品种饲养实际

6.3过瘤胃产品:优质过瘤胃产品(赖/蛋)的应用(北京亚禾营养过瘤胃技术)

6.4氨基酸平衡意义

聚焦种源营养与替抗,7位专家分享“科技创新”赋能肉牛羊产业

报告人:赤峰市大中饲料首席畜牧专家 恩和

报告主题:《微生态饲料在肉牛羊养殖中的主要功效及其饲喂注意事项》

主要内容:

1.微生态饲料在肉牛肉羊养殖中的功效

1.1防控牛羊疾病,微生物饲料能够代替抗生素,或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

1.2促进动物生长

①许多有益菌体本身就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可被动物吸收利用。如:酵母菌菌体蛋白高达50%。微生物富含各种小肽、维生素(如,维生素B12、叶酸、维素K和生物素)等

②产生各种消化酶,如,蛋白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促进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③能产生大量生物活性物质,如,内分泌激素和生长因子等,从而调整和提高家畜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促进牛羊的生长和生产性能

④能增加反刍家畜瘤胃微物有益菌群数量,促进瘤胃的消化功能

1.3提高饲料的采食性

①除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外,富含有机酸、醇、醛、脂等,味道酸香,适口性好,具有很好的诱食性

②饲料原料用微生物发酵处理后,易消化吸收,利用率高

③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被有效降解,并且无毒、无害

④使用微生物饲料,无需额外添加酶制剂、酸化剂、治疗药物或减少药物用量,节约开支

1.4减少环境污染

①微生态饲料喂牛羊,可阻止外来有害菌的侵袭,竞争性地排斥或抑制肠道内原有的腐败菌,减少蛋白质向氨基胺的转化

②另一方面微生态饲料与体内原有正常菌协同作用,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亚硝氨、氨气、粪臭素等有害物质的产生,减少随粪便排出的致病菌和害气体,消除恶臭气味

1.5改善产品品质

①微生态饲料是活菌饲料,不仅可以改善牛羊的生存环境,还可显著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无任何药物残留,不含任何人工化学物质,使畜产品品质大为改善,可用于生产绿色畜产品

②用生物饲料饲养的动物畜产品,味道鲜美,胆固醇含量低,是保健型畜产品

2.肉牛肉羊饲喂微生态饲料的注意事项

2.1根据动物的种类、用途及健康状况选择使用

①产品种类不同,作用不同

②牛羊健康状况和用途不同,选择的产品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要预防疾病,应选用乳酸菌、双歧杆菌等产乳酸类菌种饲料;要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可选用芽孢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等菌种饲料;要改善养殖环境,应选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芽孢杆菌等饲料。 

2.2犊牛和羔羊尽早使用微生态饲料

初生牛犊和羔羊的胃肠道内基本无菌,此时,使用微生态饲料可以保证微生态饲料中的益生菌占据它的消化道,对以后胃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区系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2.3使用微生态饲料一定要按说明书使用

一定要按说明书的用法、用量及要求饲喂,不得任意变更。特别要注意:产品的添加浓度和混合均匀度以及使用次数等。

2.4微生态饲料禁止与抗生素药物和消毒药物同时使用

如果牛羊得了病,口服了抗菌素以后,在它药效期内也不宜饲喂微生态饲料,以避免微生态饲料失效。但要注意:药效过后或疾病治愈后,选用微生态制剂,有助于尽快恢复牛羊胃肠道微生态系统,大大促进胃肠道的健康和功能。

2.5使用微生态饲料要注意其保存条件与保质期,微生态饲料打开包装后应尽快用完,以免产品变质或失效。

2.6使用微生态饲料必须保持环境清洁

饲喂微生态饲料必须保持圈舍环境干净,其它饲料和饮水要清洁、无污染,用具要经常消毒,保持清洁。

聚焦种源营养与替抗,7位专家分享“科技创新”赋能肉牛羊产业

报告人:正大生物技术总监 韩望博士

报告主题:《γ-氨基丁酸应对牛羊应激》

主要内容:

1.应激的机理及危害

1.1动物遭遇到应激原后,首先由中枢神经系统识别刺激,然后组织发起一系列的生物学反应进行防御,就称为动物应激反应,包括行为反应、植物性神经系统反应、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及免疫系统的反应

1.2应激使动物机体能量损耗/生物膜脂质过氧化/免疫抑制等问题

1.3缓解应激的思路

①应激源:加强管理,减少应激

②适应能力:抗应激能力强的品种

③添加剂:VC、VE、酵母硒、γ-氨基丁酸、矿物质元素

2.γ-氨基丁酸简介

2.1对人而言,γ-氨基丁酸是网红膳食补充剂,可以舒缓情绪、助眠

2.2γ-氨基丁酸是一种功能性非蛋白质氨基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参与多种神经生理活动;对畜禽反刍动物具有抗应激、提高生产性能等作用

2.3γ-氨基丁酸的特点

①提高采食量:促进味觉受体细胞和神经肽Y分泌,抑制α-MSH释放,促进采食

②促进肉牛羊生长

3.正大-氨诺香优势(吃得香、睡得香、长得快)

3.1完善的管理体系,产品稳定性好

3.2生产发酵,产品安全性高

3.3颗粒形状,产品流动性好

聚焦种源营养与替抗,7位专家分享“科技创新”赋能肉牛羊产业

各位专家老师精彩的报告分享结束之后,在潘军博士的主持下,雒秋江教授等6位专家就时下肉牛羊产业相关热点话题进行了热情洋溢的互动交流。

问题1:国外肉牛产业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新疆肉羊产业有什么特点?

雒秋江:相比国内,国外肉牛产业的基础设施投入很低,国内相当多地区的肉牛养殖基础设施投入太大。牛羊肉的品质问题与肉牛羊的饲养年龄关系很大,相比国外,国内肉牛羊的饲养时间太长了,建议可以根据不同的饲养时间,相关政府能够出台一些政策来进行价格区分和引导,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没有明显的区别。新疆的羊肉具有味道鲜美、膻味轻的特点,新疆的肉羊养殖有草地畜牧业(天然草地7.6亿亩)作为支撑,这是新疆的肉羊养殖产业的主要特点。

问题2:禾丰股份为应对肉牛饲料的市场竞争都做了哪些工作?

张淑枝:均衡发展助力禾丰肉牛产业,禾丰在肉牛养殖的主要区域西北和东北,布局建设了专业化反刍饲料工厂,反刍饲料产品设计合理、极具针对性,并且产品稳定性好。此外,针对肉牛养殖场,禾丰还进行技术培训等相关专业化服务,并建立了专门的肉牛养殖示范场。

问题3:新希望六和是如何定位反刍动物饲料的?

刘亮:新希望六和一直在做反刍饲料,2019年集团更是把反刍饲料业务升级到公司战略发展的高度,并在集团研究院下面成立了专门的反刍研究所,这一系列重大措施的实施使得新希望六和在反刍饲料领域的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问题4:大型肉牛养殖场如何提升效益?

韩建林:相比大型肉牛养殖场,目前国内规模化中小肉牛养殖场效益比较好;肉牛养殖的经营模式、饲养模式是决定养殖效益的关键,大量养母牛可能会导致企业资金链紧张;大型肉牛养殖场应重视散养的作用(可降低成本)、注重低成本生产模式,更有利于提升效益。目前奶牛、奶山羊、奶绵羊的饲料营养研究成果相对完善,可以使之与肉牛羊的营养需要研究结合互动,互相促进。

问题5:微生态饲料与常规饲料如何有机结合服务肉牛羊产业?

恩和: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可有效提升常规饲料的饲喂效果,促进动物生长和健康水平的提升。

问题6:目前炎热天气情形下,如何有效缓解肉牛羊的热应激反应?

韩望:集约化养殖条件下,要缓解应激、特别是目前的热应激反应,首先要改善养殖环境,为牛羊创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其次γ-氨基丁酸、维生素以及有机硒、有机镉等矿物质的单独或组合应用可以有效缓解肉牛羊的热应激反应。

互动的最后,潘军博士补充谈到:目前我国正在执行的《饲料添加剂目录》是于2013年发布实施的,距今已有8年多的时间,有很多优秀的新添加剂品种还没有被列入目录,借此机会呼吁国家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加快新添加剂产品的审批工作,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是否可以在现有“禁止使用与规范使用”的添加剂产品目录之间再增加一个“慎重使用”的添加剂产品目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场直播活动历时4个小时,聚焦种源营养与替抗,7位行业内专家与企业技术领导分享了他们在肉牛羊营养与饲养管理领域内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通过科技创新赋能肉牛羊产业的成功经验总结为推动行业健康、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收获了广大业内同仁的一致好评与赞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肉牛   瘤胃   反刍动物   精料   报告人   丁酸   母羊   营养   产业   母牛   氨基   饲料   生态   模式   专家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