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错金银器物,首先得了解它的工艺

错金银是我国古代装饰工艺之一,是利用金、银良好的塑性和鲜明的色泽,锻制成金银丝或片,嵌在金属器物表面预留的凹槽内,形成文字或纹饰图案的工艺。

错金银工艺始于春秋中期,最开始用来错嵌铭纹,后来才嵌于各种铜器上。比起鎏金工艺,相对来说错金银工艺要简单,但当中制作过程精湛之极也是马虎不得,其制作工艺分为以下几步;

收藏错金银器物,首先得了解它的工艺

错金嵌松石樽,战国后期

1、 铸器 错金银工艺也在是以铜器上加工,与鎏金不同之处在于,铜器在制作过程中就要为错金银工艺预留纹槽,也有少数精细的金错纹饰,只铸素面器物,即直接在器物表面上錾刻凹线,将细到毫米的金丝嵌入。

2、 錾槽 铜器铸成的,凹槽还需要加工錾凿,精细的纹饰,需在器表用墨线绘出纹样。根据纹样錾刻浅槽,这一过程称为刻镂,也叫镂金。

收藏错金银器物,首先得了解它的工艺

错金铜蟠龙 三国魏

3、 镶嵌 将准备好的金丝或金片,按花纹图案形状,逐一随形嵌入铜器表面的浅槽内,金丝和金片要适当加热后嵌入,经过捶打,使嵌件(如金、银、铜)与铜器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不致脱落。但如遇器物材料软或壁薄,形体又较小时,就不宜捶打,需用玉石或玛瑙的工具(压子)把金丝或金片挤入槽内。

4、 磨错 整个器物表面的纹饰镶嵌完以后,由于镶嵌时对金丝、金片的捶打,使铜器表面的不平整,必须用错(厝)石磨错,使金丝、金片与铜器表面光滑平整,达到严丝合缝的程度。然后在器表用木炭(椴火烧制的木炭)或皮芏反复打磨,直到器物平整光亮为止。这个过程也是整个工艺最精湛也是最繁琐的。至此错金银工艺才告结束。

收藏错金银器物,首先得了解它的工艺

镶嵌红铜狩猎纹青铜豆

据学者研究发现,古代也有些错金银工艺不是将金片或金丝嵌入凹槽内,而是在凹槽内填以金泥,再似鎏金工艺一样,用炭火轻烤,使水银蒸发,将金泥烤干。反复制作,直到填满花纹为止。冷却后,再用刷子沾皂角水清洗,尔后用错石磨细。现在的修复错金银器物采用的就是这个方法。

错金银工艺主要用于铜器,但在铁器上也有发现,错嵌工艺也不只限于金银,还有错红铜,其制作工艺与错金银一样。

湖南中历文物鉴定中心为我国合法文物(瓷、铜、钱币)石类(陨石、化石)玉类检测鉴定机构。不参与任何交易,为专业第三方鉴定中心,对物品采用仪器无损成分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国家相关数据比对,结合专业眼学鉴定,从而准确科学得出结论。并对结论出具权威证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错金   工艺   红铜   鎏金   纹样   银器   凹槽   纹饰   铜器   石磨   器物   木炭   金丝   花纹   表面   过程   收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