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皇家最珍贵自用瓷器,百年来为何从辉煌走向没落

前面我们已谈过,珐琅彩瓷器从康熙时期的开始创造,到雍正时的改进,再到乾隆早期的延续,它是清代宫廷最珍贵的皇家自用瓷。可为什么珐琅彩瓷器到乾隆中后期开始越来越衰落,甚至到清晚期几乎不再生产?

首先我们来了解清宫珐琅彩瓷的烧造过程。清宫珐琅彩瓷从研究成功到烧造,不同于其它官窑御制瓷统一在景德镇官窑作坊烧造,而是在景德镇烧造出上好素胎后,再运到清宫造办处进行绘画上釉烧造。

它是皇家最珍贵自用瓷器,百年来为何从辉煌走向没落

黄地珐琅彩桃花纹杯,清雍正

清宫造珐琅彩瓷所用釉料康熙时期全用进口料,直到雍正时期研制出自产料后,开始采用进口与自产两种料,其自产料技术一直为清代宫廷掌握。清宫珐琅彩的绘画师由专师专画,只有宫廷才能提供各项高技艺画师。

清宫珐琅彩瓷从雍正帝开始要求素胎:白润坚质,胎薄如纸,为了达到素胎白润坚质,当时负责督办此项的唐英年更是深入窑厂,与窑工同食息三年,专心研究才掌握了素胎技艺。

它是皇家最珍贵自用瓷器,百年来为何从辉煌走向没落

蓝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 康熙

也就是要烧造好珐琅彩,首先需要上好的素胎,其次是专职的画师,再加上进口釉料与宫廷才有的自产料,再结合高超的烧造技艺才能完成,从以上可看出珐琅彩瓷的烧造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当中的每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不能成。文章来自中历收藏品鉴定中心。

而据清宫档案记载,从乾隆六年唐英年提任淮安关税职务不能亲临窑厂开始,景德镇提供的素胎质量就一再下滑,虽督窑官频频换人,但素胎质量仍没好转,到后期更是挑选不出好的素胎来制作珐琅彩;

它是皇家最珍贵自用瓷器,百年来为何从辉煌走向没落

舞袖迎风-御制珐琅彩虞美人题诗碗,清乾隆

其次有记载在乾隆中期曾一度因钱局缺铜铸钱,让铜价猛涨,不得不动用宫中大件铜胎珐琅器交钱局铸钱用,可见当时的经济已在下滑趋势,宫廷可能无力再大肆承担更多的珐琅彩制作;

其三,雍正时期发明了以玻璃白打底的粉彩瓷器,造价比珐琅彩低,而且可以成批在景德镇御窑厂生产,并且其彩绘效果可以与珐琅彩瓷媲美,让其很快的取代了珐琅彩市场。综上几个原因,可能是清代宫廷珐琅彩瓷到乾隆中后期衰落的原因。文章来自中历收藏品鉴定中心,鉴定可咨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彩瓷   官窑   雍正   景德镇   乾隆   釉料   珐琅   画师   清宫   自用   瓷器   技艺   清代   宫廷   康熙   皇家   后期   辉煌   时期   走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