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咬文嚼字”方面,你曾闹出过哪些尴尬事儿?

误把泌阳作沁阳 错失战机悔断肠

在“咬文嚼字”方面,你曾闹出过哪些尴尬事儿?


“ 差之毫厘谬千里 血的教训当牢记 ”

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2000多年的造字史,不仅字形美,更具有丰富富内涵。然而,如果因在工作、生活中使用文字不当就会产生歧义、误会、笑话等等。比如“订金”和“定金”等,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产生法律问题造成经济损失。更有甚者在战时文字如果使用错误,那就会贻误战机,造成战场上的被动和失败。

我想很多人都听过冯玉祥将军战中原的故事吧。由于是我的家乡,更确切地说就是我老家的县城泌阳,从小就常听老人讲起当年冯玉祥的故事,听得久了多了,差不多耳熟能详了,今天就讲给大家重温一下。

话说1930年4月份,冯玉祥和阎锡山召开联席会议,会议决定起兵共同讨伐老蒋,各派出一支精锐部队,集中兵力,优势合围,对蒋介石驻扎在河南的部队来个合围一举歼灭。于是两军决定于某日在河南的沁(qin)阳会合。之所以要在沁阳会师,其实是阎锡山打有他的小算盘,他是一向精明狡猾之人,啥时候也不会忘了他的利益,因阎的部队大部分驻扎在山西境内,那是他的老巢,而沁阳在河南的西北,北靠山西,距黄河北岸70公里,这里进可攻、退可守。

随后,冯玉祥的作战参谋马上就拟定了一份作战命令:“命令某某部,昼夜兼程,赶往沁阳与阎锡山部会师.....”

谁知这个参谋是马大哈一个,这么严肃重要的作战文书也敢粗心大意,竟然把“沁阳”就顺手多写了一撇,这一撇不打紧,“沁阳”变成了“泌阳”。可事情往往就那么巧,偏偏河南就有泌阳这个地方,要是河南没有泌阳这个地方的话,也许后来情况就会改变。别看这一撇,正应了那句“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泌阳在河南的东南部与湖北只有几十公里,而与沁阳相距两百多公里。

参加集结的部队长官接到命令后,非常惊讶,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脑子里立马闪出一个大大的问号?总部是怎么搞的,怎么到泌阳和阎锡山部队集结?那里可是老蒋的势力范围,距那里不远可就有老蒋的驻扎在部队啊。可他又不敢多问,因为冯玉祥将军一向治军严明,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于是他也就没再多想,立即就带着部队就急匆匆赶往泌阳集结。

而阎锡山的部队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冯的精锐部队到来,眼看会师的日子到了还不见踪影,因其人数少不敢单独作战,就急忙电报询问友军总部,看情况不妙,一边急忙下令让部队马上撤退。冯玉祥接到电报一脸的纳闷,心想我的部队早赶往会师地点去了啊,结果一问部下,才得知参战的部队赶往了河南泌阳县,气的他当时拍桌子大骂,立马下令把那位作战参谋拉出去给毙了。并急忙电报令他的精锐部队赶快从泌阳北部山区撤退,免得让老蒋部队给合围包了饺子。

就是那位粗心参谋多写的这一撇,导致联合作战计划最终失败,一字之差却错失了一场会战中原的战机。更留下了一个天大的笑柄。

所以无论我们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对文字都要有敬畏之心,不可草率,更不能马虎大意,有时反复推敲咬文嚼字也是需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泌阳县   泌阳   沁阳   差之毫厘   咬文嚼字   作战   山西   河南   电报   精锐   参谋   战机   错失   事儿   部队   尴尬   命令   文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