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任生父杀人的柴荣,为什么被后世视为“五代第一明君”?

五代是在唐朝灭亡之后一个诸侯纷争的时代。在唐朝灭亡之后,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外加西蜀,江南,岭南和河东的十几个政权,总体称为五代十国。

放任生父杀人的柴荣,为什么被后世视为“五代第一明君”?


五代十国的总体开创者朱温,朱温是黄巢起义中的大将。被唐朝封为节度使,在自己手中不断用过大的权力之后,他就进行篡权,夺取了唐哀宗的地位,导致唐朝灭亡,然后建立了五代后梁政权。五代时期涌现出很多好的领导者,也有人出很多差的领导者,在这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柴荣,柴荣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


柴荣出生于名家贵族,但由于后期家道中落,柴荣无奈只能去投奔同乡人郭威的姑母,而柴荣为人质朴,生性谨慎,经常帮助姑父处理各种事务,深得姑父,姑母的喜爱。而姑父,姑母没有子嗣,于是收养了柴荣为养子。而在后汉政权建立之后,郭威被命为枢密副使,柴荣则被任命为左监门卫大将军。

放任生父杀人的柴荣,为什么被后世视为“五代第一明君”?


郭威在不久之后收到了君王的猜忌,君王派人把郭威和柴荣留在京城的家眷全部杀掉,并且想派人杀掉郭威,但是没有成功,于是郭威就以清君侧的名义杀向开封,而此时的柴荣受命留守。


第二年之后,后周政权就建立了,而柴荣就成了皇子,而在当时,后周的政权并不稳定,而柴荣屡次率军出击,得到了当时皇帝郭威的嘉许,并且屡战屡胜,保护了后周政权的稳定,在郭威病重之后,柴荣就以皇子的身份成为了后周的第二任皇帝,那么为什么他被称为吴国五代的第一明君呢?


在郭威死后,整个后周都处在悲痛之中,而这时北汉世祖刘崇率领3万兵力,并且招引辽国骑兵数万人来一举进攻,而在柴荣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决定率军亲征,在高平之地柴荣大败刘崇,把他们杀得落花流水,仓皇北逃。

放任生父杀人的柴荣,为什么被后世视为“五代第一明君”?


这一战奠定了柴荣的地位,巩固了柴荣的统治,而在这场战斗之后,他整顿军纪,斩杀了指挥不当的将领,对于临阵脱逃的士兵也只有死路一条,对英勇杀敌的人大大重赏。而在这场战斗之后,柴荣乘胜追击,但由于气候原因,环境比较恶劣,粮饷不足,随后无奈只能班师回朝。


柴荣即位之初,年轻气盛,有很大的进取之心,而柴荣也有将五代统一的心思,在他在位时期励精图治,大刀阔斧地改革,并且御驾亲征,南征北战,揭开了五代合并的基础。而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当时后周的著名将领,柴荣三次御驾亲征南唐,经过不懈的努力之后。南唐被迫求和,每年进贡钱财,献上四州之地。


在南唐之战结束之后,柴柴的领域又扩大一倍,柴荣三次的南征,不仅逼迫了南唐臣服和占领了大量领土,而且给当时五代的各方诸侯一个威慑作用,可惜天妒英才,在后来的北伐幽燕的时候,柴荣突患疾病,最后驾崩时只有39岁,仅仅在位了六年。


虽然柴荣仅仅在位了六年,但是他做出的贡献却远远不止这些,柴荣在位时期,澄清吏治,惩治贪官污吏,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并且柴荣办事谨慎,非常诚恳的要求群臣给他提建议。


柴荣对相对的的法律进行修正。对于军事方面采用的管理最为严格,像奠定柴荣统治基础的高平之战,他对临阵脱逃办事不力的将领全部斩首,对有功之臣大力的提拔和奖赏,很大程度上的起到威慑作用和笼络人心。

放任生父杀人的柴荣,为什么被后世视为“五代第一明君”?


而柴荣当时也能听取大臣的主张,制定了先易后难的主张,先攻下江南,岭南,再取巴蜀,最后再打幽燕,最后再试河东,完成统一大计,如果不是因病去世,恐怕五代的统一者真的会是柴荣。


而柴荣在位的期间,后周的领疆域整整扩大了很多,柴荣自幼就历经坎坷,懂得民间疾苦,在位期间也为百姓做出了很多好事,均定田赋,限制佛教的发展,奖励农耕,恢复漕运,兴修水利,促进地方的农业生产都能得到很大的恢复。


柴荣被后世称为五代第一明君,他15岁就从军,24岁拜将,33岁称帝,39岁去世,在位的六年中,虽然有着弟弟虽然贵为帝王,但是却没有太大的架子,虚心求谏。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河东   后梁   姑母   后周   御驾   后汉   临阵脱逃   南唐   生父   姑父   皇子   江南   君王   将领   后世   唐朝   政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