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飞天》,点赞中国的航天事业

观《飞天》,点赞中国的航天事业

《飞天》是2011年上映的一部主旋律电影,由王珈、沈东指导,刘之冰、于波、巫刚等主演,述了中国第一代航天员张天聪为了航天梦想,坚持二十余年的故事。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当天下午三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河核心舱,这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看着新闻报道,我在激动、兴奋之余,不禁感叹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同时想到了自己很久前看到的这部电影《飞天》。

《飞天》电影里讲述的故事对应的便是当下中国的航天员进入到自己的空间站,开展一系列工作。这部电影展现了中国航天员的风采,也让我们了解到航天员选拔之严酷。电影的主人公张天聪是中国第一代航天员,在神舟七号宇航员选拔中失利。面对昔日战友的离去和年龄偏大等种种压力,张天聪毅然选择继续留在航天员大队,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的训练教官与队友。他经受住来自工作与生活的各种压力,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终于在最后圆了自己的飞天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中国选拔航天员的条件是多么苛刻,训练是多么辛苦。

首先选拔条件,年龄在25岁至35岁,一般要经过5到10年的训练,身高在1.6至1.72之间,体重为55公斤至70公斤,对于婚姻状况也有限制,那就是必须已婚,女性必须得是已育状态。对于身体状况的要求是无蛀牙,皮肤无疤痕,无慢性病史,骨质健全,未曾骨折。航天员基本上全部来自空军强击机或歼击机的合格飞行员,他们的飞行时长要超过600小时,而且要具有航天相关专业本科以上。

其次,航天员的训练。航天员的训练科目特别多,体质锻炼、理论知识教育、心理训练、特殊环境因素耐力和适应性训练、生存训练和航天器技术训练、航天医学工程技术训练、空间科学及应用知识和技术训练、生存训练以及综合训练等,培训科目达数十门。电影中给出了文化课书目是60门,还有各项的体能的训练科目,总共可达140多门。这不仅是考验一个人智力,还有体能,还有各项综合素质。

最后,心理素质。要想成为一名航天员,对心理素质的要求也十分苛刻,因为载人航天器提供给航天员的生活环境无论是空间,还是饮食都不是很好,长时间呆在这么狭小的环境,会是什么一个感受?而如果这种感受影响到航天员的心理,那极容易就产生不可想象的后果。在还没有上天前,要对航天员进行心理训练,让他们提前先对太空中的情况从心理上进行一下适应,增强心理的稳定性,确保进入天空后各项工作可以稳步推进。还要对航天员进行超重、失重、前庭器官的刺激、噪声、高低温等,以及训练如何在失重环境下吃饭、喝水等等事项,都要进行严格而缜密的训练,确保万无一失。

我记得电影里张天聪在跟第二批航天员见面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世界上航天员的淘汰率是非常高的,中国的淘汰率是0,选拔14人毕业14人,第一批航天员做到了,我希望第二批航天员也一样做到。事实证明,第二批航天员也做到了,在这二批航天员里首次出现了女航天员,这也是与我们现实中的航天员选拔一一对应了。

中国的航天事业已有较大发展,电影里李幼斌扮演的上将是载人航天总指挥,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当初的两弹一星,就没有我们航天事业的今天,同样没有我们现在的空间站建设,就没有中国航天事业的明天!

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再创辉煌!


观《飞天》,点赞中国的航天事业

观《飞天》,点赞中国的航天事业

观《飞天》,点赞中国的航天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飞天   中国   酒泉   强击机   神舟   航天器   航天事业   航天员   空间站   体能   科目   航天   环境   心理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