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颂:物理学诺奖已堕落成猪拱的白菜

谢文颂:物理学诺奖已堕落成猪拱的白菜

现实如图所示

嗖嗖的,又到了年底,按照从前在媒体工作的节奏,该是要准备年终盘点了。这两年兴趣发生极大转移,由教育到哲学,再到物理学,赫然发现百年来理论物理学家们在孜孜不倦地盲人摸象、水中捞月,而物理学诺奖不断为那空中楼阁式的理论大厦的添砖加瓦者加油、鼓劲——尤其是对宇宙建模,吝啬的物理学诺奖极为慷慨。

然而,这一片繁茂的学术成果建立在相对论的“理论假设”之上——狭义相对论基于“光速不变原理”(光源速度对光速没影响)和“狭义相对性原理”(运动速度可叠加)两条相冲突的假设而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光速不变原理”有问题,物理学的大厦就塌方了。于物理学很不幸、于人类很幸运的是,鄙人解析了“光速不变原理”的成因:人类的看见机制决定了一切所见现实都是光“投递”过来的带着时差的事物之影像,看见的光当然也是光的影像,此时,光源对光加减的速度无涉“光投递员”的速度,光速自然是看起来不变的——“光速不变原理”实为“光速不变现象”

鄙人著写的《人类基本认知原理之大统一理论》即将出版问世,该书以确证知识、基础事实、基本逻辑加上最少且有来源的假设,完成了大统一理论的建构和自洽,正确的宇宙模型已然建立:时间确然存在,空间并不存在,超光速无所不在,万物同源、万象同频,从奇点到宇宙演绎着时间聚散

在《谢文颂:三类诺奖早被玩坏了,庆幸国人仍然未获物理学诺奖》一文中——

我庆幸中国人仍然没有获得物理学诺奖,因为我论定在相对论基础之上建立的粒子模型、空间模型都是错的,对多普勒效应与光速不变原理的错误理解,导致基础理论物理堕入歧途,而多年来物理学诺奖的屡屡加持,使之愈陷愈深。

在此,谢文颂再次放言,相对论就是一个错误的多余,它与其上诸多物理学诺奖都亵渎了人类的科学、文明乃至智商——一个压根不知道时间、空间为何物的“怪胎”被视作物理的基础理论,堪称无理与无耻。

年终盘点,再次强调——物理学诺奖已堕落成猪拱的白菜,理论物理缝缝补补又一年的日子到头了,因为《人类基本认知原理之大统一理论》正在来的路上,相对论这一错误的腐朽堡垒必将很快崩塌,相应的诸多诺奖也将随之碎成一地笑话。


附注:

当前的宇宙学实为“宇宙历史碎片影像学”

其次,科学的最重要特性是什么?难道不应该是探索未知吗?尤其是基础理论物理,都看见了,都已知了,那还要理论指引什么!这样其实就简单了,把基础理论物理交给望远镜、对撞机和超算就好了。但能成吗?关于黑洞照片、星际穿越,科学家们豪迈地侃侃而谈,却不提醒人们,他们拿到的所谓货真价实的观测成果不过是宇宙的影像或者说宇宙的历史影像——“5500万光年的距离”淡化或掩盖着“5500万光年的时差”,那璀璨星河,许是早已陨落——一百年来,相较于浩瀚的宇宙,科学家们拿着极其微量的、严重碎片化的历史影像资料“搞科学”“建理论”,这科学吗?理论物理学家当是想象的脑在前、查验的眼在后,兴许方能有所建树。

第三,在科技精度还远远不够的时候,没有大观的哲学造诣,基础理论物理企图染指终极理论,基本上只能沦为瞎扯淡。这一百年来,哲学在科学理论的繁茂生长前胆怯了,撂下一句场面话“科学的尽头是哲学”,退却了,转而去发售心灵鸡汤、养生心得。而茫茫宇宙用望远镜又哪里看得过来,对撞机又哪里能够榨出宇宙级的能量,再加上光的“欺骗”,最基础的科学——基础理论物理一边盲人摸象,一边自欺欺人。其实万流归宗,在根源处哲学问题就是科学问题、科学问题就是哲学问题,哲学上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科学上是物质与能量的关系问题,物质与意识、物质与能量由时间关联于一体,物质意识一体就是质能一体。

(上述文字摘自《人类基本认知原理之大统一理论》)

谢文颂:把物理学诺奖颁给望远镜、对撞机和超算就好了!

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James Peebles教授,以表彰他“在物理宇宙学的理论发现”,以及瑞士日内瓦大学的Michel Mayor教授和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兼英国剑桥大学教授Didier Queloz,以表彰他们“发现了一颗围绕类太阳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


宇宙源于奇点应是个常识,归于奇点将是个常识

在前文中已经论述,规则容不下神,神的出现只能引发规则的崩溃,而一旦没有规则,神也同时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规则必须由系统自己生发而来——所谓“生发”,可以直接理解为“一诞生就发展出来”——“没得商量”是自然规则的必须刚性所在。

我们现在容身的宇宙是一个巨量的规则系统,如果规则由一边发展一边调试而来,那就不是规则了,没有了规则,科学与神都将失去意义。由此只能是极微观决定巨宏观,在无穷小时决定无穷大,这就是自然法则的基本逻辑,这就是宇宙发生、发展机制的根本原则。因此,不管宇宙是多么恢宏的系统,它必须同根同源,必须有一个出生点,必须追寻到基本粒子的状态下构建好整个互动机理,确定规则的不变基因。

如此一来,经过“单纯的思考”,宇宙大爆炸模型成了唯一的必然。我想说,在宇宙这样的规模中,科学观测很多时候无法取得直接的证据,有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它本身也未必比逻辑思辨来得有力。除却公众不提,我知道还有许多科学工作者、科学家仍然怀疑大爆炸理论,在此我断言,宇宙必须而且只能从奇点大爆炸而来。

(上述文字摘自《人类基本认知原理之大统一理论》)

“宇宙由‘材料+规则’从一点演绎而来”,不用扯什么哲学、科学、神学,这就是个最基本的逻辑推断,这应是个人类认知的基本常识——本该系统认知的宇宙,现在却被物理学家们零敲碎打地又是看、又是算,还吵个没完地搞成了人类认知的前沿——捕个风捉个影基本上就逮着诺奖了。

(以下文字摘自《人类基本认知原理之大统一理论》)

时间张力与第一推力

“认知原理大统一理论”的基本论断就是物质即能量,其最基本的单位是自带“心跳”的粒子,这个“心跳”的频率刻度了时间,波函数塌缩不可逆确定了时间方向。

我按照单位空间聚集的质量将黑洞分为三级,现在看时寂黑洞的演化——最终,全宇宙自身的引力把自身的能量压缩到一处,可以理解为自身的引力压缩自身的弹性,当最后一个时间因子到位时,平衡被打破,压制遭翻转,最大的时间力突破了最大的时空力的压制,奇点大爆炸了。

再强调一遍:第一推力就是最大时间力打破最大时空力的禁制,宇宙在自备的“矛盾”中循环往复。现在继续强化、推进“认知原理大统一理论”作出的论断:(1)时间寂灭、宇宙重生,奇点大爆炸的确应为奇点大暴胀,其前传是黑洞大挤压;(2)第一推力是内生力量,容不得包括上帝在内的任何外来插手,在此命名为时间张力;(3)奇点是真正的、完全的致密结构,我的描述是“时间全都被挤死了”;(4)基于引力万有,时间因子的数量必须恰到好处,使得时间张力刚好比引力总和多那么一丢丢,宇宙才能“破壳”而生,否则少了还是爆不了的时寂黑洞,多了此宇宙中就掺杂了非此宇宙的物质(不同频而引力无法完全万有);(5)宇宙大暴胀各向均衡,第一步释放出来的时间力必然各向均衡,“时间因子”的基础模型是“球状膜”。

据《人类基本认知原理之大统一理论》,宇宙源于奇点、归于奇点都应是人类认知的常识,宇宙自足、理论自洽应是基本的科学认知,然而现实却是自相对论取得成功后,理论物理不断加穿“皇帝的新装”,充其量只能在太阳系里搞搞事情的以光为媒介的观测、研究作为理论依据成了凭信,一百年来不断地将假设后推、外移,将“自洽”快搞成了“他洽”——难不成真的自洽到只能由数学建模的多维空间里面去?难不成真的超对称到别人家的宇宙去?基础理论物理近乎圆谎式的拓展,何时是个尽头?请注意:物理不是无理,更不是无耻!

谢文颂:基础模型错了,再恢宏的理论大厦都是待拆除的违建!

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罗杰·彭罗斯,因证明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直接结果;以及德国科学家赖因哈德·根策尔和美国科学家安德烈娅·盖兹,因在银河系中央发现超大质量天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物理学   奇点   光速   基础理论   黑洞   白菜   认知   宇宙   原理   哲学   物理   规则   人类   理论   时间   科学   谢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