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颂:脱离现场把数理当真,理论物理致力于“水中捞月”

谢文颂:脱离现场把数理当真,理论物理致力于“水中捞月”

水中捞月

探析理论物理趴窝龟缩的三大原因(之三)——

谢文颂:脱离现场把数理当真,理论物理致力于“水中捞月”

在指证相对论的根本性错误时,我通常没有搬出牛顿先生的万有引力,用速度冲突去将军,而是就事论事:(1)相对论基于“光速不变原理”和“狭义相对性原理”两条相冲突的假设而来,质能方程是相对论的产出成果之一;(2)人类的看见机制决定了一切所见现实都是光“投递”过来的带着时差的事物之影像,看见的光当然也是光的影像,此时,光源对光加减的速度无涉“光投递员”的速度,光速自然是看起来不变的——“光速不变原理”实为“光速视觉不变现象”。

有点物理学底子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可以一块儿工作的,见了上述两段话,于我对相对论的否定,一般就认了。我在《人类基本认知原理之大统一理论》中写道:参照“看见”机制解析“光速不变”,同样可以用“听见”机制解析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多普勒频移——如同看见影像一般,我们听见的声音其实是“声影”,其根本区别只在于“看”与“听”的波源移动速度与静态波速的比例差距巨大。由是我说,虽然高精尖的装备齐全,但现代基础理论物理其实既瞎且聋。

本来以为这些论述已经足够充分了,前几天与圈友的一次讨论促使我继续下面的文字。圈友的提问是水波有质量吗,我以为这根本就不成其为问题——水波即波动的水。经过讨论,我发现了我们不可调和的分歧——

我的理解:石子扔入风平浪静的水池,石子的势能、动能振动水,形成水波;同理,声源振动了介质,介质振动了耳膜,神经传导于大脑,大脑解码听到声音。

圈友的理解:水的波动存在着水波,声音的传导存在着声波——波源发出了波。

按照当前物理学所教授的知识,圈友当然是对的,不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尤其是物理,终极理论未出,知识因为错了而更新迭代,是常理甚或将成常态。我们先来定义一下物理。何为物理?物即事实存在,理即存在所遵循的法则——物理学尤其是理论物理,其根基必须牢牢立足于“事实存在”。看事实的不二法则就是带着脑子回到现场,或者恢复现场。

看水波:石子赋能于水,激发水波,按照当前物理学的理解是石子发出了“水波”;现在动一下脑子,假设池水突然不见了,那么现场发生的情景就是“水波”腾地一声被池底收了,本可以涟漪的“水波”倏地变成了短促的声波……

不过自然界没有这么荒诞,这荒诞源于对物理学所进行的数学抽象的误读,数理抽象方便了工程技术上的应用,但直接用之作理论推导,那大概率就要错了。当前物理学所言的水波、声波是数学抽象,将物理抽象为数理在一定范围内应用没有问题,以之为基础推导理论问题就大了——印象中物理学界有声子之说,那就顺道修订一下对声音的定义吧:声音是接收端解码的声源引发的介质振动。比如,我吹着自在的口哨,是我的声带系统发出了系列振动,而不是我的声带系统发出了系列声波;我一石激起千层浪,是我通过石子赋能于水,而不是石子发出了千层水波。

因此,只要带着脑子回到物理现场,我们很容易就发现——人类看见机制决定了我们看见的是影像,人类听见机制决定了我们听见的是声影。物理学进行的数学抽象,把影像、声音与本体等同了,还是那句话,一定范围内应用没有问题,但用之推导理论,就脱离了实际。偏离了“事实存在”,已经根本就不能称之为“物理”了。

稍稍梳理一下不难发现,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的错误源于“光速不变原理”,“光速不变”错误的被视作原理源于多普勒效应——理论物理学错误的根源是对多普勒频移的误读。而这误读之所以发生,根源在于物理学脱离现场、脱离实际,把数学的抽象建模等同于了现实存在,将物理与数理划上了等号。

一百年来,脱离现场、脱离实际的理论物理如同脱缰的野马,于层层假设中一路狂奔,终于抵达终点,在平行的宇宙、多维的空间里趴窝龟缩起来。纵观其发展史,理论物理的进展都是因为需要而假设,主题先行,诸多假设根本就没有来源;虽有争论、回顾、反思,但也只是对着数学公式使劲,根本无法检索出真正的错误。

特别说明的是,物理学界坚信光速不变原理坚挺主要依赖任意恒星光行差都长期保持不变、恒星看起来都是一个一个的小圆点、恒星看起来都静止、太阳光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四项事实。现在请体会:(1)参看人类的“看见机制”;(2)看见太阳并非全部接收某刻的太阳光;(3)某个时刻任何看见或接受到的光,其速度一定是相同的,唯有同速才能结伴而行;(4)综合(1)(2)(3),物理学界坚信的四项事实根本无法充分证实“光速不变原理”;(5)证实光速不变是否确为原理,唯有重设实验,抓住“光头”,不被“光影”迷眼,直接设立标靶看“光头”能否叠加光源速度;(6)正解多普勒频移,红移、蓝移早已否决了光速不变原理。

另外据说还有人坚信以太的存在,以太论屡屡企图卷土重来,在此奉劝还是死了那条心吧——引力效应无限快,岂容以太来妨碍!

就此作结:缘木求鱼鱼无影,刻舟求剑剑失踪,把数理当物理,“水中捞月”的基础理论物理学能不放缓,焉能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水中捞月   声源   数理   多普勒   以太   物理   理论   现场   声波   相对论   水波   光速   物理学   抽象   致力于   原理   谢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