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德国的敌人—法国

在希特勒看来,法国的武装力量在这场战争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战争一旦爆发,希特勒将与他们正面交锋。

1939年秋,法国动员了57个步兵师、5个骑兵师、1个坦克师和45个后备师,其中一部分暂时留在北非,约20个师在阿尔卑斯战场上对付意大利。除了这些兵力外,法军本土仍然兵力雄厚,足以在德国对波兰发起进攻前,在西线以优势兵力进行突袭。

但是,在编制、补充制度、技术兵器和军队士气等方面,法国陆军存在着诸多缺点,这大大降低了法军的实力。

就法军的装备而言,它在数量上符合现代战争的要求,但在质量上并不符合--许多武器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遗留下来的。炮兵的主要装备是75毫米的加农炮,而德国陆军已装备105毫米的榴弹炮,无论是炮弹的射程还是威力,两者都相差甚远。然而,法国拥有大量重炮和大威力火炮,尽管有一部分装备很陈旧,但就火力而言,比德国的火炮要强。

另外,虽然法国居民都有服兵役的义务,但作为战时被整编为后备兵团的大量后备人员,他们实际上并没有接受过认真的战斗训练。后来,法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采用临时集训的方法训练后备人员,但这种集训的时间很短,而被征召的后备人员数量也不够。结果显而易见-一后备兵团的战斗力很弱, 1940年时,他们在防御战中不能顺利作战。

比起编制和装备上的缺点,法国面临的更大问题是心理方面的困难,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死难者近130万人,所以法国人不想再遭受如此巨大的牺牲。因此,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中,法国打算以军事防御为主,这也是法国军事政策的基本思想,具体体现在马其诺防线上,早在20年代初,当时的陆军部长马其诺就建议修建一条漫长的筑垒线,从巴塞尔地区的莱茵河开始,直至卢森堡的整段法德边界,以阻止敌人从德国境内进攻法国。1929年,筑垒工事开始,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终于在30年代完成。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马其诺防线都对法国极具消极意义-一巨额资金没有被用于军队现代化,而是花在了构筑筑垒工事上。而且如此大的工事,还需要人来守卫。(为此,法国还组建了专门的要塞部队,以便给筑垒工事提供齐全的人员)。用来守备防线的军队都是法国最精锐的部队,但战时,他们只能防守,不能进攻。如此消极的防御观点安抚着人们,让他们觉得自己已经被保护了起来,不会遭到任何人的入侵。因此,当战争爆发后,他们并不愿意付诸武力,去履行作为波兰盟国的义务。

除了这支人数众多但并不实施进攻的陆军外,法国还拥有一支过时的空军。在发展航空兵力方面,法国曾一度领先于他国--早在1934年,法国就组建起了欧洲最庞大的空军。但是,到了1939年前,它的飞机总数已经掉到了第四名,位于德国、英国和意大利之后。1934年年中,德国航空工业已经超越了法国,此后,法国还于1936年前进一步缩减了产量。战争爆发前夕法国仅拥有1500架飞机,几乎比德国少了一半,更没有德国飞机那么现代化。

总之,在1934年时,法国还是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然而在战争爆发后,在陆地上却只对在两个战场同时作战的德国占据着微弱的数量优势,而在空中则远远落后于德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法国   德国   希特勒   波兰   工事   作战   火炮   意大利   欧洲   威力   战时   兵力   军队   敌人   装备   人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