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米格-23战斗机

20世纪60年代初,米高扬设计局开始研究米格-21战斗机的后继机型,新飞机要求在航程、火力及航电设备上都比米格-21战斗机有显著提升。在设计上,前苏联的设计师们参考了美国F111战斗轰炸机的机翼结构,大胆地采用了可变后掠翼这种机翼布局。经过数的研制, 1967年6月10日,机号为231的原型机试飞成功。原型机的试飞工作共持续了一年多, 1968年11月,米高扬签发了试飞总结报告,该机迅速通过了国家鉴定并获准批量生产。1969年,新飞机正式装备前苏联空军,并被正式命名为米格-23,北约代号“鞭挞者”。

米格-23战斗机批量生产后,很快成为前苏联空军及其他华约国家空军的主力战机。由于综合作战能力比米格-21战斗机有了显著提高,米格-23战斗机的出现给北约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米格-23战斗机的实战经验还算丰富,先后参与了第4次中东战争、安哥拉战争、两伊战争等多场战争和冲突,不过实战表现并不理想。在1982年6月的贝卡谷地空战中,以色列空军以仅损失数架无人机的代价,击落了叙利亚空军包括30多架米格-23在内的84架各型飞机。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米格-23战斗机逐步被更先进的米格-29战斗机代替,但在非洲的一些国家军队中,至今仍有少量米格-23战斗机服役。

前苏联米格-23战斗机

▲一架正准备降落的米格-23战斗机

前苏联米格-23战斗机

身为前苏联的兵器,米格-23的耐寒能力自然不差

前苏联米格-23战斗机

俄罗斯战争博物馆里陈列的米格23战斗机

前苏联米格-23战斗机

机翼展开状低速飞行的米格-23战斗机

前苏联米格-23战斗机

冷战时期,一架拦截美军侦察机的苏军米格-23战斗机

米格-23战斗机是20世纪70~80年代前苏联国土防空部队的主要装备,由米高扬设计局研制,并在当时的莫斯科劳动旗帜工厂与伊尔库茨克工厂生产。

米格-23战斗机的量产从1968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984年,期间衍生出十余种改型,其各型总产量超过6000架。

与米格-21战斗机相比,米格-23战斗机的航电系统、作战半径和高速性能都要好很多,但其笨重的机体和复杂的机翼结构使其操控性十分糟糕。

前苏联米格-23战斗机

1984年后改进的最后一种米格-23战斗机,米格-23ML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米格   两伊   前苏联   战斗机   安哥拉   北约   叙利亚   设计局   机翼   作战   空军   批量   战争   世纪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