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建设改变中国:长虹卧波

从峡谷到平原,从江河到海快,似乎都已被中国人跨越,但实际上这还远远不够。面对陡峭的崖壁、湍急的水流或是桥下交通的需要,竖直的桥墩已然无处安放,人们需要一种一跨而过的桥梁,比如“拱桥”

中国人对拱桥再熟悉不过了。被写进小学课本的赵州桥,建于1400余年前,纵然经历了历史上的战争、洪涝、地震等,其主体结构依然完好,堪称“世界桥梁艺术的典范"。拱桥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不仅成为我国古典园林的标配,也是诗词歌赋中的经典意象: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引自杜牧《阿房官赋》 在一座现代拱桥中,根据桥面与主拱供圈的相对位置,可分为上承式、中承式和下承式拱桥。其中的“拱"结构,在自重和桥面荷载的作用下,将向两端底座释放“张力”。这意味着两端的底座不仅要在竖向上托起桥身,还必须提供横向的推力。正是这样的推力,牢牢抵抗住“拱”的变形,从而提高了拱桥的跨越能力。这是拱桥独特的优势,也是拱桥面临的挑战。

100年建设改变中国:长虹卧波

南昆高铁上的南盘江特大桥

南盘江特大桥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与文山州丘北县交界处,横跨南盘江。全长852米,主跨跨度达416米,桥面凌空高于江面270米,为客货共用的铁路上承式混凝土拱桥。

100年建设改变中国:长虹卧波

拱桥示意图


100年建设改变中国:长虹卧波

武汉晴川桥

跨越汉江两岸的武汉晴川桥.主跨约303米是一座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托拱系杆热可以思拉力代替虑座的推力, 用于热基较为热软的汉江两岸,若遇上脆弱的岩石和松软的地基,两端底座便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此时,为了满足桥梁跨度,工程师们只能尽量减轻桥梁自重,利用更加“骨感”的外形,以保持底座的稳定。例如由我国首创的混凝土桁(heng,桥梁界业内也读作háng)架拱桥,其纤细的预应力混凝土骨架让桥身变得轻盈,最大跨度可达330米。不仅如此,在中承式和下承式拱桥中,工程师们还能在拱和梁的交点间固定一“系杆”,以其拉力代替两端底座的推力,是为"系杆拱"。而如果这些系杆足够“强硬”、不易弯折,甚至还能帮助拱结构共同承受桥面的荷载。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系杆的存在都能让拱桥的底座不再需要提供横向的推力,使之对地形的适应性大为提高。

随着混凝土拱桥达到跨度极限,种新的拱桥后来居上。工程师们将混凝土填充在钢管中,令其获得一层“保护壳”,这会比普通混凝士更加坚固牢靠。同时,钢管本身便可作为施工骨架,不必另行搭建施工时的拱架和混凝土浇筑的模板,大大降低了拱桥的修建难度。于是,这种“N全其美”的钢管混凝土拱桥,一时间成了拱桥圈的宠儿。

更有甚者,以填充完毕的钢管为骨架,在外层再包裹混凝土,由此演变为一种“硬骨头拱桥”,即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如今这种拱桥的跨度已突破400米。

自1993年起,我国的粗钢产量跃居世界首位,桥梁建设逐渐走出了"舍不得用钢"的时代,钢拱桥随之崛起。

它们可与桁架、刚构等多种结构进行组合,建造效率和跨越能力大幅提高,不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工程奇迹,而且以其柔美的造型装点着一个又一个城市的风景。

如今,拱桥的跨度已达575米

而接下来登场的角色,将帮助中国人突破1000米的跨度大关。

100年建设改变中国:长虹卧波

拱桥跨度示意图

100年建设改变中国:长虹卧波

南浦大桥

连接上海黄浦区与浦东新区的南浦大桥,于1991年道车,是一座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主跨跨度423米。

100年建设改变中国:长虹卧波

杨浦大桥

连接上海杨浦区与浦东新区的杨浦大桥,于1993年通车,是一座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主跨跨度602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汉江   杨浦   浦东新区   桥身   长虹   桥面   拱桥   推力   跨度   底座   骨架   大桥   两端   中国   混凝土   钢管   桥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