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不生,物质基础并不重要

在全国两会上,很多委员代表提出了关于促进生育的相关建议,甚至有代表提出了要给女职工3到6年的育儿假。一时间,生育问题成为网上热词,特别是我国公布的2020年户籍登记人数的大幅度降低,更是让很多人提出要全面放开生育,而很多网友却吐槽生育的压力问题,特别是金钱方面的压力,还有很多人在测算养育一个孩子需要多少成本,在很多一线城市,起步就是百万以上,让人们感觉养育孩子确实压力重重。

其实,是否养育孩子,跟经济有一定的关系,但可以说关系并不到。我们知道,在很多一线城市,人们的收入更高,但对比生育意愿,往往是收入地的地区生育意愿高,而收入高的地区生育意愿反而不高,特别是在西部低收入地区,很多人家有三四个孩子是常态,这也就表明,是否生育与经济的关系并不那么紧密。我生活在北京的郊区的小县城,在我身边,基本上都是两个孩子的家庭,特别是二胎放开后,而一个孩子的反而很少了,但与北京中心城区相比,密云的收入是比较低的,但生育意愿反而更高。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我的同学们身上,我大学同学中,好几个收入较高的人都是一个孩子,有的甚至还是丁克家庭,但像我这样收入一般的人,却基本上都是两个孩子,所以说,物质基础在是否养育孩子问题上并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当然,当前国家大力提倡优生优育,给予了很多更加优惠的扶持的补贴,比如每个孩子每月1000元的个人所得税免除额,比如更加完善的生育保险政策和日益增多的托幼机构,比如最近为了适应家长下班时间而在各小学普遍实行的放学后的托管,等等,都是为了让有孩子的家庭能够减少相关的付出和精力,鼓励和支持人们优生优育。而从我自己的感受来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确实给我们减轻的很多负担,提供了很多方便。但与此同时,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生育的政策,但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仍然在持续下降,这与经济持续保持增长的情况相反,也进一步证明了生育的基础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诚然,生不生孩子是家庭和个人的事。但有句话说叫,不能只吃饭不种粮,只吃肉不养猪,同样,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我们不能只享受社会带来的各种福利而不为长久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哪怕自己多累一点、多付出一点,还是要响应国家的生育政策,况且,两个孩子带来的快乐也会更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密云   托幼   优生优育   北京   意愿   确实   压力   收入   关系   孩子   政策   家庭   地区   社会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