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公有云?你错了!

一些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可能会计划将各项业务全面迁移至公共云环境。但事实上,多数企业都需要采用混合云方案,才能够实现业务目标。

就混合云模型而言,公共云服务、私有云服务、内部应用、后端系统都是提供完整云产品的必备条件。

云计算=公有云?你错了!

有幸的是,我们能够利用混合方案获取诸多优势,比如加快部署速度、实现动态扩展、削减部署及运营成本、确保后端事务及数据存储的安全性等等。不幸的是,我们在运用混合云方案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可能面临部署延迟等方面的挑战。此外,服务可用性及性能也可能影响对服务级别协议 (SLA) 的依从性,进而导致收益损失,甚至客户流失。

对此,我们可以从具体案例来分析。某家企业采用了混合云产品,尝试通过公共云前台站点托管大量产品目录,其中包含有各种各样的图片和视频。如果出现工作负载或季节性需求激增,该公司将需要提供更多实例目录,以便满足客户的需求。

此外,如果客户将商品添加至购物车中,他们就必须通过安全可靠的私有云输入敏感信息,以便顺利完成交易。最终,这些交易信息将发送至内部后台应用,以便处理并履行订单。

在此情况下,如果发生意外...订单未下达?我们会思考,问题在哪?如何解决?问题是在于公共云、私有云,还是内部应用?也许,这是多个问题结合在一起导致的。

为此,我们需要完全掌控整个混合云环境的情况。我们需要运用合适的工具,确保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混合云环境实施监管。同时,可控性也是至关重要的方面,不论与之相关的应用或服务运行的位置如何。

如今,企业可能已经在使用可监控应用性能及用户的工具,但在协作性方面可能并不尽如人意。这些工具可能仅适于提供云服务,或与内部产品协作。也许,这些产品能够面向云服务、内部应用及中间件提供高水平的监控支持,但在事务追踪、应用深度诊断方面可能完全处在空白期。因此,我们很难获得客户的认可,尤其是在导览响应时间及软件使用等方面。

不论是部分基于工具的方案,还是混合工具方案,我们都会从中发现一些问题,这有可能导致混合云产品在可视性及可控性方面存在缺陷。如果系统崩溃或产品性能不佳,您的业务将由此而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

云计算=公有云?你错了!

企业应重点关注的事项是,软件能否提供全面的应用监控支持,以及如何面向整个混合云环境,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为此,我们需要根据事务处理需求,实现高度可见性,同时获取有价值的洞察力。在此基础上,您的 DevOps 及 IT 团队将能够更好地识别并解决各个问题,以免其对客户及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可控性   都会   订单   性能   需求   目标   事务   客户   环境   业务   方案   工具   用户   产品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