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突破OLED显示面板微球技术,和日韩形成亚洲三足鼎立之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有人都已经离不开显示屏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和快乐,大到电视、液晶显示屏、电脑、手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液晶显示屏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打游戏、刷剧还是拍摄,其中都离不开显示屏的贡献。

中国突破OLED显示面板微球技术,和日韩形成亚洲三足鼎立之势

但是你们知道吗?用来制造显示屏所需的高端材料,液晶显示间隔物微球产品被日本垄断了几十年,多年来我们只能依靠进口日本的微球产品进行各种仪器、电器显示屏的生产,并且这些微球产品还价格不菲,在日本垄断期间,价格一直在十几万一公斤徘徊,未出现过降价。

中国突破OLED显示面板微球技术,和日韩形成亚洲三足鼎立之势

出于这种情况我国苏州一家公司经过了十几年的努力终于突破重围,成功研发出自己的微球产品,除了价格只有几万一公斤,质量也与日本企业生产的微球达到了一样的品质,得益于价格优势,目前国内已经有100多家相关企业逐步使用苏州这家公司的微球产品替代日本的微球产品。

说到显示面板,我们就应该知道作为技术门槛最高的科技技术之一,更是电子产业内的支柱,属于战略价值庞大的基础产业,并且该产业辐射的下游产业应用极为广阔,包括电视机、电脑、手机、车载液晶显示屏、计算机等,而该产业重点分布于东亚地区,属于中日韩互相角逐的科技技术,三方的竞争异常激烈,而中国在完成了对日本企业的超越后,利用质量和价格优势逐步取代了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截止目前显示面板的前端企业已经看不到日本企业的身影,我们都知道日本曾经在显示面板行业的科技实力,一度对中韩形成吊打的局面,那么是什么让日本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失去了与中韩的竞争力呢?我们先从该技术的研发初始说起。

起初液晶显示技术起源于美国,最后弘扬于日本

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在这个领域也一度与国外差距巨大。

中国突破OLED显示面板微球技术,和日韩形成亚洲三足鼎立之势

1969年日本企业家小林俊介成功从美国引入液晶显示技术回国进行多方面研究,并成功的研发出第一款液晶显示屏技术,由此小林俊介也被称为《日本液晶显示》之父。

1972年,日本出资收购美国RCA公司显示技术。

1973年日本夏普在该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并装备了第一款具有液晶显示屏的计算机。

中国突破OLED显示面板微球技术,和日韩形成亚洲三足鼎立之势

1988年,日本又推出了世界第一款14英寸的液晶显示屏,日本从此成为该行业内的领头羊,并占据当时世界上液晶显示器行业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日本一度被号称为《液晶王国》,拥有和广东东莞被称为世界工厂一样的美誉。而现在日本在该行业内的竞争力已经越来越低迷,日本业内的两大企业更是举步维艰。

夏普被鸿海收购,JDI则连续7年亏损。

而目前在这个行业内最具有竞争力的两大产品是OLED显示屏和液晶显示屏,OLED因为像素自动发光的特性与优越性,具备色域广、对比度高、反应速度快和体积小等优势,在智能手机生产一度具备取代液晶显示的强大实力。

而在液晶显示屏方面,中国分别在2012年、2017年就已经超越日本和韩国企业,占据着液晶面板行业内50%以上的产能。

中国突破OLED显示面板微球技术,和日韩形成亚洲三足鼎立之势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OLED产品,OLED产业化起始于韩国,韩国具备先天优势,并一度占据市场份额67%以上,LG市场份额为21%,我国国内OLED面板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提升,中国京东方的市场份额占比已经达到占比5.7%,

我国京东方和韩国三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两家能够量产折叠OLED显示屏的前端企业,京东方在智能手机显示屏方面的市场份额占比约20%,OPPO、华为、荣耀、小米等全球知名手机几乎都采用京东方的OLED智能显示屏。

接下来我们来聊一聊生产OLED显示屏所需要的生产设备,几乎和光刻机一样,生产OLED智能显示屏也必须用到物理气象、化学气象和原子层沉积等技术。

物理气象沉积(PVD)设备

是用物理的方法(如蒸发、溅射等)使镀膜材料气化,在产品基体表面沉积成膜的方法。除传统的真空蒸发和溅射沉积技术外,还包括各种离子束沉积,离子镀和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

中国突破OLED显示面板微球技术,和日韩形成亚洲三足鼎立之势

其沉积类型包括: 真空蒸镀、溅射镀、离子镀等,物理气相沉积技术虽然五花八门,样式不一,但都必须实现气相沉积所需的三个环节,即镀料(靶材) 气化、气相输运、沉积成膜。

当前在物理气象沉积技术领域内的高端设备,一直被美国、韩国、日本所垄断。

化学气象沉积(CVD)设备

是指化学气体或蒸汽在产品基质表面反应合成涂层或纳米材料的方法,是半导体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用来沉积多种材料的加工工艺,包括大范围的绝缘材料,大多数金属材料和金属合金材料的表面处理。

中国突破OLED显示面板微球技术,和日韩形成亚洲三足鼎立之势

理论上讲,它的工作原理是很简单的:

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态原材料导入到一个反应室内,然后他们相互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种新的材料,沉积到晶片表面上。沉积氮化硅膜(Si3N4)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由硅烷和氮反应形成的。

原子层沉积(ALD)设备

是一种可以将物质以单原子膜形式一层一层的镀在基底表面的方法。

中国突破OLED显示面板微球技术,和日韩形成亚洲三足鼎立之势

原子层沉积与普通的化学沉积有相似之处,但在原子层沉积过程中,新一层原子膜的化学反应会直接与之前一层相关联的,这种方式使每次反应只沉积一层原子,这种方法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成品率。

最主要的核心装备 OLED蒸镀机

OLED蒸镀机是生产OLED面板的核心设备之一,蒸镀机的生产工艺扮,直接关系着良品率的高低。

而且OLED蒸镀也是通过真空蒸镀机,将OLED有机发光材料精准、均匀、可控的蒸镀到玻璃材料基板上进行生产。

中国突破OLED显示面板微球技术,和日韩形成亚洲三足鼎立之势

无一例外,OLED蒸镀机也是被美国、韩国所垄断。

这样的现状一直维持到了2007年,江必旺博士成立了苏州纳微公司,即使面临着美日的技术封锁,他依旧执着于微球技术的研发。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在经过十几年的苦心钻研,江必旺博士成功率领团队攻克了液晶微球制造技术。

中国突破OLED显示面板微球技术,和日韩形成亚洲三足鼎立之势

起初由于研究方向一直困扰着江博士,如果按照日本的方法就必然要购买日本的专利,如果能够发明一种比日本企业更先进的加工工艺,那么中国不光能够对日本实现超越,还能够节约一大笔专利费,本着超前的想法江必旺博士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终于在这个科技技术领域对日本实现了超越,江必旺博士带领团队发明了比日本《筛分法》工艺还要现先进的《种子法》突破欧美和日韩的技术封锁,成为全球除了日本公司之外第一家能够生产液晶微球产品的高科技公司。

自此彻底打破了美日在OLED领域内的技术垄断,液晶微球产品也从十几万的价格降低到了几万,江博士的科技成果为我国在此领域节省了一大批开支的同时,又一次让我国成为西方国家的粉碎机。

总结:虽然我国在微球产品技术上取得了对美日实现超越的巨大成果,但是在基础材料的研发方面,我国依旧和韩国有一些差距,这些基础材料的优劣或多或少都会对液晶显示屏总体产品质量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要降低影响就必须把基础材料也攻克,这样做出来的产品才是真正具有高端品质的产品,也一定会成为高端产品市场的有力角逐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京东方   美日   亚洲   韩国   日本   美国   球技   原子   中国   显示屏   液晶显示   液晶显示屏   气象   面板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