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坑,家长们要小心!孩子一旦掉进去……

最近,印上“惊喜盒”、“神秘盒”、“好运盒”等字眼的“文具盲盒”俘获了一批中小学生的心。不少笔、本子、橡皮等各类文具纷纷套上高颜值的盒子,隐藏起内部的款式,消费者只有在付完钱拆开包装后,才能知道买到的是不是自己心仪款式。学生口中的隐藏款,是文具盲盒中最难买到一种,每个系列一般只有一个。由于无法从外包装判断内含文具的花色,这种带有“惊喜感”的消费让不少人愿意买单。

这个坑,家长们要小心!孩子一旦掉进去……

小编了解到,很多学生因为产生了“别人买了我也不能不买吧”的从众心理,为了能够合群而进行了冲动消费,购买大量的盲盒。在某电商平台,不少商家掌握消费者心理,甚至成套销售不重复花色的盲盒,造成很大程度的浪费。但是大部分的家长认为,由于文具的价格也没有贵到离谱,适度购买可以接受,相比盲盒的价格,家长更在意产品的质量和对孩子学习的影响。文具盲盒“盲”的是文具,而不能成为监管的“盲点”,市场监管部门应该严格要求经营者严把进货关,杜绝销售劣质商品。同时家长应引导孩子理性消费,在购买文具盲盒时有节有度。

这个坑,家长们要小心!孩子一旦掉进去……

能够让孩子们如此着迷的商品,到底有着什么吸引人的地方?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盲盒,盲盒就是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只能盲选购买的玩具盒子。因具有随意性、惊喜性,备受年轻人追捧。盲盒逐渐也从一种产品变成了一种概念,万物皆可盲盒。“文具盲盒”的销售面向未成年人,其营销手段需要有一定的规范性,不能仅仅为了商业利益诱导未成年人过度消费,甚至影响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对于孩子来说,想要分辨他是否对“盲盒”产生了依赖或是“成瘾性”,就要从以下几点来分辨:第一是不是有明显的过度倾向,如果家长都已经觉得过度了,那么就要引起重视了;第二是观察孩子是不是对于不买盲盒有强烈的抵抗情绪,如果有,要及时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和治疗;第三是孩子对于盲盒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之前可能很久才会买一个,到后来需要每天买很多个;第四就是盲盒已经对孩子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学业和生活都已经无法正常进行。

这个坑,家长们要小心!孩子一旦掉进去……

对于未成年人而言,他们的消费观念,很大一部分是在模仿父母,父母也是在生活中教导孩子要如何消费。所以父母如果想要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念,不妨从自身入手。日常生活中,父母对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仅不能无条件地满足,而且要及时批评和教育。其次,父母可以尝试将社会的真实情况和家庭的真正收入,原原本本地告诉孩子,从而帮助孩子培养阳光的心态,不要滋生攀比心理,建立正确的消费。此外,父母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金钱的作用,告诉孩子,家庭里的金钱都是父母勤劳的劳动所得,所以一定要理性消费。

这个坑,家长们要小心!孩子一旦掉进去……

在家长和孩子升起戒备心的同时,也要对这类商品和商家进行一定程度的监管。“盲盒”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现代人们对生活的期望和当代经济的发展。不错,“盲盒经济”的确助推了现代经济的发展,刺激了消费,但是这种万物皆可盲盒的风气的确应该被遏制。现在不光是文具,各种卡牌盲盒、小玩具盲盒等等,只是为了收集齐全套的东西,就推动着孩子们不停地购买,买到想要的或者需要的,就留下来,买到不好的,就全部扔掉,这种浪费的行为就是“盲盒经济”带来的副作用。长此以往,产生的副作用造成的铺张浪费越来越严重,到最后可能会导致人们无法想象的浪费。

这个坑,家长们要小心!孩子一旦掉进去……

所以小编认为,“盲盒”这样的行为不是不可取,也不是需要完全抵制,只要家长懂得其中的利害关系,并且通过正当的教育手段对孩子进行教育,那么这样的行为偶然有发生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孩子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也会有自己的需求,适当满足,不过量,就可以了。

这个坑,家长们要小心!孩子一旦掉进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孩子   花色   未成年人   副作用   文具   款式   惊喜   程度   家长   正确   父母   心理   商品   经济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