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本文由ASPT-航天科普小组授权转载

固体助推器(GEM-60)

GEM-60是一款高性能固体火箭助推器,全称:碳纤维固推模块60号(Graphite-Epoxy Motor-60)。其中60代表的是固推的直径,也就是60英寸。GEM-60共有两种版本,分别是无矢量版本和矢量版本,其中矢量版本装配了TVC(Thrust Vector Control,推力矢量控制系统),从而加强对火箭的方向控制。两者除重量和设备配置外,并无区别(装有TVC的版本比没有TVC的版本增重了599kg)。GEM-60被用作Delta IV Medium+的助推,通常情况下,Delta IV Medium+(5,4)会出现TVC版本和非TVC版本混用的情况。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Delta IV Medium+(4,2)发射GPS III SV-02,使用的助推器就是两条GEM-60,其中一条是TVC版本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Delta IV Medium+(5,2)-WGS-10 Mission其中带有加长尾段的是带有TVC的GEM-60,所谓的“加长尾段”其实就是被外壳保护着的TVC作动器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助推数据:

全长:16.20m

直径:1.58m

质量:33199kg+599kg(599kg为TVC版本的额外质量)

干质量:3250kg

燃料:HTPB(Hydroxyl-terminated polybutadiene,端羟基聚丁二烯)

平均海平面推力:89.6t


最大推力:113.8t

海平面比冲:275s

燃烧室压力:90 bar

标准工作时间:91s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GEM-60为Northrop Grumman Innovation Systems(NGIS,诺斯罗普·格鲁曼创新部)生产的固体助推器(之前是Orbit ATK,后被Northrop Grumman收购并成立了NGIS),但由于Delta IV Medium+的退役,GEM-60也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尚无消息有任何新火箭将会再次使用GEM-60,且随着更强大、更经济的GEM-63固体助推器的到来,GEM-60也没有理由继续“苟活”下去。


(芯)一级 / CBC助推器

没错,这就是橙罐!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Delta IV Heavy-NROL-44 Mission

Delta IV Heavy以它的橙罐而著名,由于使用了三台发动机,也被网友被誉为是“暴力的象征”。Delta IV Heavy一级/助推器(后面的文字描述统称为CBC)称之为“CBC”,也就是Common Booster Core,通用助推器核心的缩写。虽然叫做CBC,但它使用之初可不是真正的“CBC”。身为一款CBC捆绑式运载火箭,通用化本应是必备的一项“看家本领”,但Delta IV Heavy在初期时处理这项问题并不是很好,甚至左右助推器无法互换。当然了,这个问题在第二版本CBC上已经得到了解决(第二版本的助推器与第一版本助推器结构差别很小,但将原来的RS-68发动机换为了RS-68A发动机,提升了运载火箭的性能)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CBC最初的目的就是在研发成本尽可能低的情况下,快速设计、生产和发射一款高运力运载火箭,快速堆叠运力,快速形成“战斗力”。通常情况下,CBC构型火箭要比原光杆构型火箭高出N倍的运力。但要注意的是,CBC的并不省钱,即使研发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发射性价比和每公斤的单位报价要比原构型要高,不仅是Delta IV Heavy,Falcon Heavy亦是如此,但Falcon Heavy凭借着良好的回收性能和高度通用化,使这一弊端减少了许多,但不代表不存在这个弊端。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CBC采用氧-氢上下布局,也就是上端为液氧储箱,下端为液氢储箱,液氧管线外侧布置,与火箭电气管线同侧并相邻,发动机同方向布置,也就是说,有管线的一侧全部朝向一侧,发动机摆放朝向也相同,这也与SpaceX的Falcon Heavy有着很大的不同。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镜头这面的两条管路就是燃料管线和火箭的电气管线,从箱间段进入的就是液氧燃料管路,一直延伸到鼻锥的是火箭的电气管线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升空的Falcon Heavy-ArabSat-6A Mission,可以看到左边的助推器和右边的助推器并不是同向摆放,这也使Falcon Heavy的通用性得到了大大提高

储箱采用铝合金作为材料,三角结构加强箭体,分块摩擦焊接组装,由全自动机器人进行铣切,喷水以降温。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三角结构的储箱外壁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CBC核心数据:

主体长度(不计算级间段和鼻锥):36.6m

直径:5.09m

起飞质量:232t

干质量:28t

发动机:RS-68(A)

燃烧时间:242-333s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每个CBC核心都使用了一台RS-68(A)发动机,它是世界上现役推力最大的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每台RS-68(A)发动机由四条对称分布的引擎支架与推进剂罐体相连。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RS-68A裸机效果图

RS-68作为RS-25的衍生物,但相比于RS-25,RS-68减少了~80%的零件数量和~92%的人力操作,加工时间也成功“打折”,以致每台RS-68初期的价格可以维持在1200w美元,而NASA采购的一批RS-68价格为2000w美元,这其中是否包括了地面试车等测试的费用还不得而知。即使是2000w,也要比目前RS-25E(一次性RS-25,用于SLS第二次级往后几次的发射,目前共保留了6台RS-25D,SLS Flight 1用掉四台,SLS Flight 2用掉两台RS-25D和2台RS-25E,而SLS Flight 3及以后会全部装备RS-25E,直到RS-25F的问世与成熟。航天飞机使用的是RS-25D,RS-25E是基于RS-25D的设计上大幅度简化的版本)的5000w美元便宜近60%,但由于RS-25F(低成本RS-25,在保持性能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大幅度简化发动机制造流程,降低发动机制造成本)的即将出世和RS-68的生产线即将关停,这一价格优势很快就会被拉小,甚至在未来被反超。

关于RS-25的详细介绍,可以阅读专栏:点击链接了解详况: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6548407

虽然价格降了一半多,但并不代表配置同样降了一半多。由于使用了双排气燃气发生器循环(单燃气发生器驱动,燃烧废气分两路分别驱动燃料涡轮和氧化剂涡轮),所以其比冲也有一定的降低,但在燃气发生器循环氢氧发动机里算是优秀的了。使用双排气燃气发生器循环有什么好处呢?没错,转速差得到了解决。氢氧燃料火箭发动机的氢泵和氧泵间有着巨大的转速差,一般的火箭发动机需要通过分两个预燃室或者变速齿轮来解决,但使用了双排气燃气发生器循环的RS-68通过控制向两边涡轮输气量就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RS-68(A)的循环方式

发动机燃烧室部分采用了再生冷却,而喷管中后部分使用了烧蚀冷却。由于RS-68不需要考虑多次复用,所以RS-68使用了烧蚀冷却喷管。而烧蚀冷却喷管的好处就是大幅减少了喷管部分的零件数和加工难度,从而降低造价。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图中黑色部分为烧蚀冷却,黑色上部的白色部分直至亮钢色部分为再生冷却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既然烧蚀冷却不宜于复用,但价格更低,为什么SLS不使用烧蚀冷却的RS-25,甚至直接用RS-68呢?大家都知道,SLS是一次性运载系统,使用不宜回收的烧蚀冷却发动机看起来更加“合算”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这个方法行不通。两旁的五段式固体助推器尾焰产生的高温,严重影响发动机工况。也就是说,烧蚀冷却发动机不能受外部高温太近,否则可能会烧穿发动机。尽管Ares-V想通过升级RS-68至RS-68B,并且大量修改发动机的布局,但最后仍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让Ares-V归零,并促使SLS的出现。而且由于RS-68系列使用的是燃气发生器循环,其真空比冲也比使用分级燃烧循环的RS-25低了不少,也完成不了SLS可以带载荷让芯级入轨的能量要求,虽然SLS也不会这么做。

那么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假设Delta IV Heavy不退役,是否能换成便宜高效的RS-25F呢?答案也是否定的。推力又成为了问题,3台RS-25F根本推不动730t+的Delta IV Heavy,如果用6台,会严重破坏箭体设计,与重新开发一个版本没有什么区别。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由于RS-68(A)使用了燃气发生器循环,所以必定会有燃气发生器产生的废气。但与Merlin系列发动机不同,它虽然有废气,但是是非常“干净”的。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2014年发布的试车视频

在发动机方向控制上,RS-68(A)也是做足了功课。以Delta IV Medium举例,由于Delta IV Medium仅使用一台RS-68发动机,还要控制火箭的俯仰,偏航与滚转,俯仰与偏航还比较好解决,用双TVC作动器双摆就可以解决,但令人头疼的是滚转。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图中两条与支架和燃烧室/喷管连接的就是两条TVC作动器,上部为柱状,下部与三条支架相连,一条与燃烧室连接,两条与燃烧室连接,共两组

怎么办?对了,还有废气没有被充分利用,那就从这动手吧!但RS-68有两条废气排放口,如果两个都用有点“奢侈”,那选哪一个呢?回到之前双排气燃气发生器循环上。由于混合比的原因,氢的要求量要远远高于氧的需求量,所以氢涡轮转速更高,所以可以推出氢涡轮这边的废气流速更快,流量更高。这样就显而易见选哪个了,没错,氢涡轮这边的废气管。但又有一个问题,如此高流速、高流量的废气产生的推力也不算小,废气管撑得住吗?所以工程师们额外加装了支架,以支撑废气管不发生意外。

而废气管尾段加装了一条TVC作动器,以控制火箭的滚转,由于有主发动机的双摆配合,所以废气管也不需要双摆,单个就够用!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除此之外,Delta IV并没有使用COPV加压,而是“自加压”。发动机的液氧在到达主燃烧室之前会引出一部分前往上图中TVC作动器旁边的红色热交换器,与内部的废气交换热量,升温汽化前往液氧储箱加压,代替储箱的COPV,起到储箱的COPV的作用;发动机的液氢在到达主燃烧室之前会对预燃室进行再生冷却,引出一部分升温汽化的液氢前往液氢储箱加压,代替储箱的COPV,起到储箱的COPV的作用。

除此之外,RS-68的节流能力十分强悍,如此之大的发动机可以做到51-105%的节流/增推,这是非常困难的,但它做到了,并且是双线同时节流,保持混合比不变。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有一些火箭发动机为了使节流更加简单,只节流氧化剂或燃料,这样虽然也达到了节流的目的,但是会使引擎的混合比发生改变,致使节流时火箭发动机比冲下降,也会造成一部分推进剂无法利用但需要一直携带着的“尴尬局面”。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RS-68A数据(括号内为RS-68的数据):

海平面最大推力:315.7t(306.6t)

真空最大推力:354.6t(344.5t)

海平面比冲:364.7s

真空比冲:412s(410s)

高度:5.2m

直径:2.43m

质量:6.74t(6.6t)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火烧屁股是为何?

说起Delta IV,最著名的莫过于“火烧屁股”了,但好端端的运载火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Delta IV起飞前的火焰是因为在发射前小部分液氢会流过引擎进行遇冷(需要将涡轮泵和其他部件降低到工作温度),防止低温燃料突然冲进常温管道,导致预期外的管线反应。而氢气的密度又比空气小,上浮。在发射时便会被点燃防止发生意外,从而形成壮观的火球。

但在早期罐子被熏黑的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Delta IV的首飞,橙罐直接变黑罐……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Delta IV Heavy首飞,但任务并未完全成功,这也是Delta IV家族截止目前唯一的非完全成功发射

这是由于前几次Delta IV Heavy的三台RS-68是同时启动的,导致在发动机启动前,大量氢气在储罐旁燃烧,但经过优化后,Delta IV的点火次序也发生了改变,为左部CBC核心先点火,顺便吹走大量的氢气,从而减少橙罐变黑的面积。


二级 / DCSS

Delta IV的二级为DCSS(Delta Cryogenic Second Stage,德尔塔低温二级),DCSS也代表着目前现役火箭悬挂储箱的巅峰。

DCSS共有两种型号,分别是DCSS-4和DCSS-5,其中4代表Delta IV Medium或Delta IV Medium+(4,X)的二级,也就是所谓的4m直径DCSS,而5代表Delta IV Medium+(5,X)或Delta IV Heavy使用的二级,也就是所谓的5m直径DCSS。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两款不同的DCSS

两款DCSS最大的区别就是储箱大小和配置气瓶的数量,其他的配置大致相同。但如果在同样数目的助推和同样的芯级发动机的情况下,DCSS-4的LEO运载能力要比DCSS-5的运载能力高(末级减少质量与载荷增加质量的关系比为1:1),但DCSS-4配套的4.07m整流罩空间就要比DCSS-5的整流罩空间小很多了,所以有些体积较大的卫星,虽然Delta IV Medium+(4,2)运力够了,但是还是需要Delta IV Medium+(5,2)来发射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两款整流罩的对比

DCSS还有最重要的优点就是入轨精度,在官方2013年的PDF中,详细交代了Delta IV的入轨精度。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看不懂?那就看这个!红点越密集代表入轨精度越高。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GPS 3 SV-02任务入轨精度【目标轨道:中地球转移轨道】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WGS-10任务入轨精度【目标轨道:高能量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NROL-71任务入轨精度【目标轨道:未知】

DCSS共使用过三种子系列引擎,分别是RL10B-2,RL10B-2-1和RL10C-2,其中RL10B-2-1和RL10C-2没有区别,而RL10B-2-1是RL10B-2的升级版本,但升级幅度很小。

RL10B-2-1上部为再生冷却,下部为辐射冷却,下部辐射冷却喷管由碳制造,达到耐高温的目的。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RL10B-2-1数据:

最大推力:11t

比冲:465.5s

质量:301kg

长度:4.15m

直径:2.15m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DCSS上部为液氢储箱,下部为液氧储箱,中间由悬架支撑,并放置COPV等设备。其中COPV为液氧储箱加压,而液氢储箱使用发动机膨胀后的气态氢加压。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Delta IV Heavy发射KH-11间谍卫星【KSP画面】

DCSS配备了联氨(肼)RCS(Reaction Control System),共四组,LEO等低轨道任务配备两个联氨瓶,若进行7小时长续航任务,需要额外携带两块电池和一个联氨瓶。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近地轨道任务中所携带的两个联氨瓶

Delta IV上的联氨RCS通过联氨和氧气燃烧提供推力,联氨来自联氨瓶,氧气来自液氧箱被迫蒸发掉的液氧,这种燃烧推进的RCS也称之为“热气RCS”。热气RCS要比冷气RCS高效的多,当然,霍尔RCS推力太小,不适用于中大型火箭上面级姿控,这里不参与讨论。

每组RCS可以提供三个方向的推力,两个水平方向,一个垂直方向,但不会提供向前的推力。通过这四组RCS,DCSS可以完成自旋、调向、轨道校精等操作。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其中一组RCS

DCSS还将液氢的泄压阀放到了尾部。由于在飞行、停泊、转移等过程中,液氢在不断蒸发,这些蒸发的液氢可以通过尾部对称布置的泄压阀排出,顺带提供燃料沉底的作用。

在氢气排放系统、RL10C-2的高精度停机和热气RCS系统的加持下,DCSS的精度甚至可以在实际误差内无限接近最高,这也是DCSS带给Delta IV的重大优势之一。

目前,DCSS可谓是既奔东又跑西,一方面肩负着美国东海岸的高能量GEO直送的政府载荷任务,另一方面又肩负着美国西海岸的大质量低轨道的政府载荷任务。如果是发射大质量低轨道载荷,DCSS需要减少加注量从而提高低轨道运载能力,达到“一物换一物”的效果。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DCSS-4数据:

全长:12.2m

直径:3.99m

全重:24.17t

推进剂加注量:20.45t

最大燃烧时间:850s


DCSS-5数据:

全长:13.7m

直径:5.09m

全重:30.71t

推进剂加注量:27.2t

最大燃烧时间:1125s


整流罩 / 适配器 / 卫星分离装置

Delta IV共有四种整流罩可选,如下: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Delta IV的四种整流罩,最后一款继承于Titan IV运载火箭,为钢壳三瓣式整流罩,其他三款均为复合材料整流罩

复合材料整流罩由环氧树脂、泡沫夹板固化而制成。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GPS-III SV-02在发射组装厂房与Delta IV 4m整流罩组装的画面,可以看到整流罩内部的结构

适配器方面,Delta IV同样准备了4种适配器规格: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除第一种适配器是DCSS-4的外,后三者均为DCSS-5的适配器

卫星分离装置方面,Delta IV准备了6种: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主要配套设施

【1】生产设施

Delta IV运载火箭的主体是位于阿拉巴马州,迪凯特的ULA火箭制造工厂制造的,此工厂承包了所有ULA运载火箭主体的生产、组装与调试。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ULA在阿拉巴马州的工厂卫星图

制造工厂的外景:点击链接了解详况: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9006016

这个火箭工厂集成了ULA所有的火箭制造工作,也就是说,目前Atlas V、Delta IV Heavy、Vulcan都在这个厂房生产,这种集成式制造可以让这几款火箭通用的零件集成到一组设备加工,减少了火箭的制造成本。

ULA内部厂房其实在一段时间前,ULA的CEO Tory Bruno就已经带领记者探访过了,下面就是本次探访的视频:

点击链接了解详况: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9006016

【2】火箭运输

ULA通常使用两种运输方式:海运和空运,当然,空运目前是少数。

ULA有一艘专门负责运送火箭部件的船只,名为“R/S RocketShip”,可以放下3枚Delta IV的CBC核心,也可以运送一整个Atlas V运载火箭,当然,Atlas V也可以选择An-124运输机运送火箭一级与二级。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2020年初三个CBC核心通过R/S RocketShip送抵范登堡空军基地,用于执行NROL-82任务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2020年中下旬(9月末)R/S RocketShip将执行USSF-8的Atlas V运载火箭送抵卡纳维拉尔角,带了Atlas V的一级和二级,计划明年3至4月发射


【3】HIF

(1)HIF(Horizontal integration facility,水平整合厂房)虽然不属于发射系统的组成部分,但是在火箭发射流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图中靠右是SLC-37B的水平组装厂房,用来水平组装Delta IV运载火箭,远处为发射台,正在准备Delta IV Heavy的发射

HIF四个区块,其中一个区块用于检查和维修有质量问题的Delta IV运载火箭,两个区块用于火箭的组装,一个区块分两层,以用于员工开会/休息,它们在图中从上到下排列。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东海岸HIF设计图

东海岸的HIF最多可支持以下配置的火箭同时总装:

①4条Delta IV Medium(+)

②2条Delta IV Heavy(设计理论允许,但实际上没有第二个Delta IV Heavy组装设备)

③1条Delta IV Heavy,2条Delta IV Medium(+)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西海岸HIF设计图

西海岸的HIF最多可支持以下配置的火箭同时总装:

①3条Delta IV Medium(+)

②1条Delta IV Heavy,1条Delta IV Medium(+)


但是由于发射场周转和需求没有理论上那么高,HIF也不会出现“排满”的情况,再加之最近Delta IV Heavy都要退役了,HIF有时只有1发Delta IV Heavy,甚至有时候是无火箭状态。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东海岸还是西海岸,Delta IV Medium+都不会在HIF内组装GEM-60固体助推器,而是会在MST内进行组装(范登堡空军基地的SLC-6是MST+MAS,MAS后面会进行介绍)


【3】SPF

东海岸SPF(Spacecraft PRocessing Facility,航天器处理设施)是目前供给Delta IV、Atlas V、Falcon-9、Falcon Heavy、Minotaur(米诺陶)以及Pegasus(飞马座)使用的载荷组装、调试和检查厂房,后由洛克希德·马丁购买并进行管理。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SPF外景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SPF局部内景

SPF内可支持不同载荷、不同规格的整流罩的组装任务,卫星加注常温燃料也是在这里面完成的。SPF内有着巨大的无尘车间,为卫星提供“舒适”的环境,也可以说是航天器飞行前的酒店。由于大部分卫星无法承受长时间的水平放置和极差的天气,所以像SpaceX Falcon 9-GPS 3 SV04星首次尝试发射推迟后,需要将卫星重新放到这里,等到什么时候再次允许发射了才把卫星再送回去。

西海岸的SPF大致与之相同,但在装车的过程中有所不同,由于门的直径限制(越往上反而门宽度越大,越往下门宽度越小),所以Delta IV 5m整流罩只能从最上方吊到车上。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正在吊装至转运车上的载荷/整流罩组合体(NROL-25 Mission)


【4】DOC

DOC(Delta Operations Center,德尔塔运营中心)是目前为Delta IV和Atlas V组装二级的地方,对于Atlas来讲,还会在这里与级间段进行组装,此装置可至少同时对两个二级进行装配作业。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半人马3上面级正在准备竖起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第一个正式的ICPS(Interim Cryogenic Propulsion Stage,过渡低温推进级)从DOC中取出,未来将会当做SLS Artemis 1的二级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DCSS-5到达DOC进行放垂操作,这枚DCSS-5后来在Delta IV Heavy-Orion EFT-1(Exploration Flight Test-1)任务中被消耗掉

在这里组装和检修完的DCSS会重新运输到HIF并进行水平组装,而不是直接运输到MST进行组装。


【5】MST

每个Delta IV发射工位都装配了MST(Mobile Service Tower,移动服务塔),MST负责火箭与装载载荷的整流罩进行总装,并为卫星提供舒适的环境和火箭的检查环境。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Delta IV Medium+(5,2)-WGS-10 Mission(WGS,Wideband Global SATCOM,全球通讯系统,主为美国军方服务)

SLC-37B的MST前端有封板、廊桥和通口,可在维持时打开通口,在发射时打开封板并执行后撤动作。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正在进行检修工作的Delta IV Heavy-NROL-44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MST即将执行后撤动作

但东西海岸的两个MST设计并不相同。由于西海岸有MAS,所以西海岸的MST并不需要后方开设通道,让载荷或固体助推器从后方吊起,装配到正面的火箭上。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从SLC-37B MST后方准备吊起的载荷/整流罩组合体(NROL-44 Mission)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但是西海岸的SLC-6的MST就没有,仅需将固推和载荷从MAS送入然后组装即可


【6】MAS

MAS(Mobile Assembly Shelter,移动组装大楼)是为了抵抗西海岸十分恶劣的天气和军方机密载荷的需要而建立的。MAS可以为载荷装配、调试和检查提供更好的环境(用Delta IV在西海岸打的载荷没一个是普通玩意)。除此之外,Delta IV Medium+不需要再通过MST组装固推,仅使用MAS就可以。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正在MAS内吊装的GEM-60固体助推器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正在运往MAS的载荷/整流罩组合体(NROL-25 Mission)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正在MAS内吊装的载荷/整流罩组合体(NROL-47 Mission)


【7】东/西海岸Delta IV发射准备流程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东海岸SLC-37B Delta IV准备流程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西海岸SLC-6 Delta IV准备流程


【8】SLC-37B&SLC-6发射复合体

①SLC-37B

SLC-37B发射复合体(SLC-37B,Space Launch Complex 37B)原名为LC-37B发射复合体(LC-37B,Launch Complex 37B),位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整个SLC-37从1959年开始建设,但其中LC-37A从未被使用过,LC-37B发射过6枚土星1,并发射了2枚土星1B。由于土星1(B)家族的退役,SLC-37B也在1972年被弃用。2001年,该发射设施重新启用,以支持Delta IV运载火箭的发射。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1968年 Saturn 1B-Apollo 5 Mission,Saturn 1B在SLC-37B发射台上

其实在SLC-37的规划之初,SLC-37A和SLC-37B是“一体”的。何为一体?是指两个发射平台共用一个MST,每个发射台、运载火箭都有自己的准备周期,但是勤务塔基本可以做到“无限上班”,也就是说发射台会每发射一发火箭就休息一阵子,而勤务塔可以24小时对火箭进行总装和其他的准备工作。所以这种设计既照顾到了SLC-37A和SLC-37B的准备周期,也大大提高了MST的工作效率。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但考虑到发射频率不会很高,所以SLC-37A没有正式投入使用,目前仅留下了SLC-37B至今仍在工作。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②SLC-6

SLC-6发射复合体(SLC-6,Space Launch Complex 6)位于加尼福利亚范登堡空军基地。SLC-6本将会用于泰坦3运载火箭和航天飞机的发射,但没有这么做,LC-37B发射过4枚雅典娜系列运载火箭(2发雅典娜1,2发雅典娜2),截止目前发射了8枚Delta IV(5发Delta IV Medium(+),3发Delta IV Heavy)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1985年2月,企业号航天飞机试验机在SLC-6进行合练,但SLC-6从未发射过航天飞机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正在SLC-6上准备的Athena 2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在SLC-6起飞的Delta IV Heavy-NROL-71 Mission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该退休了——最后四发

作为一款家族血液从20世纪流淌至今的老家族,Delta还有4发就将退出历史舞台了,且剩余的这5次发射均为Delta IV Heavy。它的继任者呢?额……其实它的继任者前几个月还在的……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没想到吧,又是我

你可能会说他的继任者是火神,实则不然。从定位上来讲,Atlas V的继任者才是Vulcan,Vulcan在早期甚至想直接命名为Atlas VI,但后来决定用Vulcan。OmegA无论是从运力、构型还是运力衰减,都与Delta IV如出一辙,但不巧的是……谁知道事情会闹到这地步呢.png

点击链接了解详况: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9006016

话题回到Delta IV,Delta IV Heavy退役后,其大部分附加产线产品可能都会随之退役,而不是留下一些子产品供新火箭使用。火神使用了Delta IV的部分技术不假,但是使用的Delta IV的产品屈指可数,大部分生产线下架也是情理之中。

其实ULA也曾想过“抢救”Delta IV,也就是大量生产Delta IV从而压低报价,极端情况下削减甚至退役掉Atlas V,也顺便解决依赖俄罗斯RD-180火箭发动机的目的,甚至提出了Delta IV发射Starliner的设想。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当然,除了中间那个都被ban了……

Delta IV也到了该退休的年纪。20世纪的大家族,走到现在属实不易,还保持着除Delta IV Heavy首飞部分成功外,其他发射全部成功的记录。但到了晚年,费用飙升也是重大的缺点之一。由于生产减缓,发射频率降低,以及发射设施的老化,都带来了一笔不小的额外开销,Delta IV Heavy的基础报价为3.5亿美元,有国外航天爱好者预测现在的一发Delta IV Heavy甚至可以达到4.5亿甚至更高的天价。这一现象在即将退役的火箭上广泛存在。NROL-44多次推迟,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发射设施的老化,ULA的CEO Tory Bruno也表示,在发射完NROL-44后会对SLC-37B进行大修,以大幅减少类似NROL-44“飞不起来”的尴尬事件。

肩抗美国军星大任,前无古人的氢氧火箭教主—Delta IV②

起飞失败的Delta IV Heavy NROL-44 Mission




本文若有问题欢迎在评论区指出,也欢迎大家进行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液氢   喷管   火箭   液氧   火箭发动机   燃烧室   运载火箭   助推器   载荷   推力   前无古人   国军   大任   发生器   教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