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攻占巴格达,伊拉克人无动于衷,美伊两国为何从盟友走向死敌

2003年3月20日,美国出兵伊拉克,巨大的轰鸣声在巴格达上空响起,时隔13年,萨达姆究竟做了什么惹怒了美国?这两个国家又为何从盟友走向死敌?

两伊战争中,美国和伊拉克是盟友,但是1990年的海湾战争却在这两个国家间打上了“死结”。2001年的一场意外,更是让小布什对萨达姆恨之入骨,势必除之而后快。

2001年9月11日,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了,恐怖分子劫机直接撞向纽约的世贸中心和华盛顿的五角大楼,3000多人丧生,美国经济也受到直接影响。

事件发生后, 美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其他国家也纷纷表示慰问,然而萨达姆却在美国的心口上狠狠洒了一把盐。

他接连进行了两次电视讲话,发表了《告西方国家人民书》。总结来说,就是幸灾乐祸加冷嘲热讽。

美国攻占巴格达,伊拉克人无动于衷,美伊两国为何从盟友走向死敌

萨达姆的言论让世界哗然,更别说本身就是宿敌的美国了。当然,美国考虑的远比我们想到更复杂,他们甚至把萨达姆和“911事件”联系起来。

难道这场悲剧是萨达姆一手策划的吗?萨达姆完全勾起了小布什的疑心也让他动了杀心。

面对萨达姆的挑衅,小布什一边命国防部整装待发,另一边又让政府去寻找萨达姆和恐怖组织勾结的证据。

然而一年半过去了,美国一无所获。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发动战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出兵伊拉克,长剑直指萨达姆。

伊拉克战争也就是第二次海湾战争彻底打响,2003年3月17号晚上8点,小布什在白宫向萨达姆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萨达姆和他的儿子们必须在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

美国攻占巴格达,伊拉克人无动于衷,美伊两国为何从盟友走向死敌

与此同时, 六个航母战斗群已经在波斯湾、地中海、红海和阿拉伯海集结完毕,三百多枚战斧式对陆攻击导弹也已经备好,四百多架飞机也做好了空袭准备。

在地面攻击上,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运输车也在进行最后的调试。很显然不管萨达姆是否离开巴格达,美国都不会轻易放过他。

而萨达姆又能依靠什么,共和国卫队是他最后的支柱和王牌。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共有14万人,士兵全部来自提克里特,那是萨达姆的家乡。

不仅如此,这支部队配备的都是最好的装备,享受的是最高的待遇,甚至萨达姆还让自己的儿子库赛担任总司令,所以这支部队一定是萨达姆家族的最佳拥护者。

2013年3月20日凌晨,美国又一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行了大规模的空袭和地面攻击。

美国攻占巴格达,伊拉克人无动于衷,美伊两国为何从盟友走向死敌

战争前两天,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远征部队和英军协同作战,向乌姆盖斯尔巴士拉推进;另一边,美国第三陆军师也纵深推进了约250公里,直逼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

然而,第三天他们就遇到了在伊拉克最强劲的对手——沙尘暴。上一次海湾战争虽然也遇到了沙尘暴,但远不如这次大,能见度骤降到10米左右,飞机也完全不能飞了。

就在美军深陷困境的时候,共和国卫队出现了。

3月27日凌晨,趁着漫天黄沙伊拉克发起了反攻,就在人们以为美军将会伤亡惨重甚至被全歼时沙尘暴竟奇迹般的消散了。

看来连“天时”都站到了美国这边,萨达姆能不败吗?很快,凭借着高科技武器美军和英军联手重创了共和国卫队,甚至伊拉克的空军都没来得及攻击战斗就结束了。

4月9日,美军攻下巴格达,就在美军进驻巴格达的时候,伊拉克人民竟站在街边看热闹,冷漠的态度就像这座城市不是他们的一样。

美国攻占巴格达,伊拉克人无动于衷,美伊两国为何从盟友走向死敌

要知道,就在前不久他们还自发地走上街头,高呼着“以鲜血和生命来保卫萨达姆”的口号。如今看来,竟是无奈之举。

这也反应出萨达姆真的没有为伊拉克人民干实事,他的残暴不堪,荒淫无度毁掉的不仅是自己还有一座城,一个国。

原本预计的一场惊心动魄的血战,竟以这样近乎闹剧的形式结束,还觉得有些好笑。可能当时的美军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吧。

在一辆美军坦克和一根钢索的拉动下,萨达姆的铜像轰然倒下,这个画面也成为了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的象征。

那此时的萨达姆又在哪里?就在美军攻占巴格达的那天,萨达姆奇迹般的消失了,他的儿子们也踏上了逃亡之路,没有人知道他去了那里也不知道他是否还活着。

美国攻占巴格达,伊拉克人无动于衷,美伊两国为何从盟友走向死敌

与此同时,伊拉克战争也并没有随着萨达姆的消失而结束。美国开始面临被他们称为“一个泥潭的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境内的游击力量日渐强大,他们的战术也愈发精良,居然成了美国最可怕的对手。

死亡人数直线上升,伊拉克境内也越发混乱,萨达姆政权的残余势力;对美军恨之入骨的激进民族主义者;家人被误杀的普通百姓;还有境外极端势力和恐怖组织都层出不穷。

甚至在萨达姆被捕后,局势依然愈演愈烈。萨达姆被铺并没有给伊拉克带来和平,反而是无穷无尽的灾难,也让美国焦头烂额。

美军的伤亡人数与日俱增,撤兵的计划也是遥遥无期。每个月光是军队的维持费就要39亿美元,就算美国财大气粗,也禁不起这样的折腾。

所以,对于小布什来说萨达姆这块“烫手山芋”急需解决。实际上,在萨达姆被美军抓住后,还发生了一些小插曲。

美国攻占巴格达,伊拉克人无动于衷,美伊两国为何从盟友走向死敌

萨达姆的残余势力为了营救他,在巴格达国际机场附近特意制造了一起武装冲突,就是为了吸引美军的注意力然后趁机劫走萨达姆。

这样一说,还真有点佩服萨达姆的洗脑能力,他让这些人唯命是从一辈子只效忠于他。

虽然美军粉碎了武装分子的计划,但层出不穷的行动也让他们精疲力尽。此时,距离萨达姆被抓已经过去了半年,在美国的支持下,伊拉克建立了临时政府。

美国立即把萨达姆交给了伊拉克,此外还拿出七千五百万美元用于支持法庭追查萨达姆犯罪的证据。

特别法庭罗列了整整14项罪行,但很快人们发现控诉萨达姆最主要的两项罪名: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勾结“基地组织”的罪名都不成立。

这当然不会成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本来就是美国出兵的借口,黑白是非他们都心知肚明;而与恐怖组织勾结,美国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都没有找到证据,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找到。

美国攻占巴格达,伊拉克人无动于衷,美伊两国为何从盟友走向死敌

但这并不妨碍伊拉克人民想要置萨达姆于死地的心,一项罪名不成立那就换其他的。萨达姆在任期间大权在握集总统、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武装部队司令于一身,总会找到他的漏洞。

2006年11月5日,法庭以谋杀罪和反人类罪将他判处绞刑,只能说这所有的结局都是他自己造成的。

执政二十多年,对内实行铁血镇压,对外发动战争,就没有让人民过过一天安宁的日子。

人民对萨达姆深恶痛绝,但并不代表美国的情他们就会领。

萨达姆死了,但美国的那副“扑克牌通缉令”并没有退下舞台,萨达姆集团中仍有13人下落不明,而直到现在美国方面依然有人在行动着。

美国攻占巴格达,伊拉克人无动于衷,美伊两国为何从盟友走向死敌

2011年12月18日,所有驻伊美军撤出了伊拉克,第二次海湾战争彻底结束。2800名美国士兵死在了战场上,伤亡人数远远超过第一次海湾战争。

萨达姆是恶名昭著的,但肆意侵略他国,以战争为利器的美国也绝非善类。

于这两个国家而言,枪声之后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伊拉克人和美军死伤无数,巴格达满目疮痍、民不聊生、流离失所,战争带给我们的似乎只有伤痛、死亡还有抹不去的民族仇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巴格达   美国   海湾战争   伊拉克   伊拉克人   杀伤性   恨之入骨   死敌   卫队   共和国   盟友   沙尘暴   罪名   无动于衷   伊拉克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