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城市治理样本:幸福值满满的“回天社区”

从过去颇受抱怨的“睡城”,到登上央视《新闻联播》成为全国幸福的样本,北京“回天”社区仅用了三年的时间。

2020年年底,《新闻联播》对“回天地区”的报道中称,“得益于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这里的路通了、上学就医便利,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强了......”

事实上,“回天社区”的幸福背后,大数据的支撑和决策功不可没。不仅仅是一个“回天社区”,而是更多个“回天社区”正在路上。


大数据城市治理样本:幸福值满满的“回天社区”

在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更是针对“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提出,“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并强调,“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

“回天”大社区也有大幸福

“这里的路通了、上学就医便利了,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强了”,“硬件提升了,治理水平也没掉队”,“未来北京市要将回天地区建设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型社区治理样板。”多位“回天社区”的居民在《新闻联播》中对当地的治理成果赞不绝口。

而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来到“回天社区”调研时提出,对“回天社区”过去三年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认可。同时提出新一轮行动计划,“力争通过5年努力,逐步补齐回天地区主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提升区域发展活力。”

“回天社区”,即北京回龙观、天通苑地区,位于北京城北,面积约6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多万,是两个毗邻的超大型居住区。由于居民职住分离严重,加上早年基建配套服务与人口比例失衡,曾被称为“睡城”。

据了解,2018年,北京市政府发布《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点、线、面”相结合,从枢纽交通节点、骨干交通线路到地区交通网络,系统性地解决回天地区交通和配套设施问题。

经过三年努力,“回天社区”的短板已得到较大改善,公共服务提升、交通治理和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均取得积极成效,回天居民也感受着身边日新月异的变化。 

“很多人不了解现在的天通苑,之前上班经常拥堵的路口现在得到很大改善,而且现在我的工作地点就在家附近,开车十几分钟就到。”在天通苑已经居住五年的陈先生如今的幸福感表露在言语之间。

陈先生说,刚搬到天通苑的时候,单位在海淀区西四环一带,每天上下班因为经常拥堵不敢开车,地铁也拥挤到“怀疑人生”,一度想过搬离。

“但从两三年前开始,明显感觉到天通苑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作平台越来越多,交通拥堵的时间在缩短,周边的商场也逐渐增多。”陈先生说,2019年他决定从原单位离职,在天通苑附近找工作,并在天通苑购买了人生中的首套房子。

大数据城市治理样本:幸福值满满的“回天社区”

有类似幸福感的还有在回龙观居住九年的杜先生。杜先生曾是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的“码农”,现已成中层管理人员,这九年里,公司给他提供了事业上的成就感,而回龙观给了他生活上的幸福感。

杜先生说,回龙观近两年的变化尤其让他欣喜。“地铁站进出口增建、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分院扩建、体育公园扩建......尤其是那条每天都有很多人骑车上下班的自行车专用道建成后,作为‘观’里人,我很幸福。”

据了解,三年来,“回天社区”共建成17所幼儿园及学校,新增学位近7000个;优化调整60条公交线路,公交总线路已达百条;完成64处自备井改造。

2021年首次回天居民专项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居民对回天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综合满意度为7.78分。其中,居民对市政基础设施方面评价最高,为8.11分;交通治理方面次之,为7.81分;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均为7.58分。

创新治理在“回天”

事实上,过去三年“回天社区”治理成效的背后,“大数据”功不可没。

由北京市昌平区政府提出的“回天有数”计划暨回龙观、天通苑超大社区城市治理大数据平台早在2017年正式启动,该项目是昌平区政府为加快推进回龙观、天通苑两大地区城市品质和公共服务提升而提出的专项计划。

而在此之前,鲜有人清楚的知道大数据提高城市治理效率的逻辑是什么。

大数据城市治理样本:幸福值满满的“回天社区”

作为为专项计划提供大数据分析技术支撑的企业之一——北京融信数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信数联”)副总裁、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张广志介绍,该专项计划主要包括构建回天动态指数体系、建设城市体检大数据监测平台和社会治理平台。以“互联网+”思维为基础、以科学的城市治理理论为指导、以大数据分析为途径、以可视化大数据平台为展现结果。

“集中多源数据资源,以人为聚焦点、位置为线索链、区域为思考面,建设基于大数据的人口与社会治理决策支撑体系,对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的公共服务、交通出行、职住通勤、环境品质、管理运维等方面进行深化量化剖析,开展城市‘体检’,进而帮助政府构建地区的精准认知、总结优势和短板、优化政府惠民项目执行路径等。”张广志说。

正是通过对多源数据融合分析技术,深入挖掘人口的时空轨迹特点,为“回天社区”在交通治理、基础服务改善等方面提供了高效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回天有数”城市大脑建设阶段中,融信数联将继续集中骨干技术人员,融合多源数据,对回龙观、天通苑社区人口的特点进行持续性归纳、分析、挖掘,重点在交通出行、职住匹配、教育及医疗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改善的途径上,给予政府实现城市治理科学化、高效化、精准化的决策依据。

以交通为例,通过对人的出行关系进行聚类,根据聚类过程中形成的集群的规模与交通状况匹配,得出较为精准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将人口、区域、交通等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基于人口画像的交通发展动态监测体系。

“通过监测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回龙观、天通苑职住分离的现状,不仅增加了居民通勤压力,跨区域通勤的同时也增加了交通压力,是造成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区政府针对‘回天地区’推出了吸引人才就近就业、创业一些列重要保障政策,并积极引进企业入驻招聘,积极推进平衡‘回天地区’居民职住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压力。”张广志说,基于大数据技术,创造性地建立了包含历史变化追溯能力、空间行为关系能力、行为主体个人及社会属性说明能力等多维分析方法,为决策主体从宏观到微观,从历史到未来等不同角度的提供决策依据。

“该方法建立了对典型区域进行大数据人口分析的成熟模式,可以作为成熟的分析工具,将技术方法和分析视角推广复制到其他类似地区,更好地进行区域人口总量、结构、职住等情况的分析解读,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较为及时详尽的人口基础信息。”张广志称。

值得一提的是,蔡奇在谈论新一轮行动计划时再次强调了“回天有数”。蔡奇提出,推进回天地区城市大脑建设,利用大数据进行社区治理。围绕基层治理、交通出行、社区管理、共享停车等建一批应用场景。常态化开展城市体检。

正是依托“回天有数”专项计划打造的超大社区城市治理大数据平台项目,因切实提升了“回天社区”社会治理效率和服务群众水平,开辟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融信数联获得了优秀行业大数据应用奖、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优秀案例等多个荣誉。

据悉,融信数联正在打造数据治理和应用驱动的智慧政府2.0版本,致力于让各级政府决策更精准,其核心业务包括数据治理、融合分析、决策支撑及报告咨询等,涵盖人口就业与产业经济、智慧交通、城市治理(旅游、规划、综治等)、智能决策四大板块,涉及10余个政府部门。

自2015年在首都成立至今,融信数联分别在北京、上海、深圳、郑州、成都、海南、西安等多个省市先后落地并深度服务各地政府。同时,在推进和落实全国化战略布局中,形成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及成渝经济圈等国家战略及国家中心城市为先导,推动大数据助力政务决策更加精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数据   城市   社区   精准   北京   样本   基础设施   专项   幸福感   人口   居民   幸福   交通   计划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