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清朝人眼中的圣诞节 清朝人怎样过圣诞节?

「老照片」清朝人眼中的圣诞节 清朝人怎样过圣诞节?

@尚武菌:驮轿是清朝北方非常普及的交通工具之一,比人抬轿子更常见,也更有优势。人抬轿子消耗的人工成本比较高,走路的速度比较慢、轿夫的耐力也不会很久,相比之下,骡马驮轿大大克服了上述缺陷。

「老照片」清朝人眼中的圣诞节 清朝人怎样过圣诞节?

【遛鸟的旗人男子】清朝时期,朝廷不允许旗人做工经商,只能做官、服兵役。他们也不用为生计发愁,1912年没了大清之后,他们的好日子也没指望了。

「老照片」清朝人眼中的圣诞节 清朝人怎样过圣诞节?

@Edourdoo:1911年之前,清政府共派出三批留美学生。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授权罗斯福总统退还中国“庚子赔款”中超出美方实际损失的部分,用这笔钱帮助中国办学,并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与当年曾国藩、李鸿章主张派出的留美幼童不同,这次,他们选派的学生年龄较大,多为十八九岁的青年。

「老照片」清朝人眼中的圣诞节 清朝人怎样过圣诞节?

@看得见的历史:清末过圣诞节的大老爷们。

「老照片」清朝人眼中的圣诞节 清朝人怎样过圣诞节?

@文物医院:【清代大使眼中的圣诞节】中国人参与过圣诞的记载则是“开眼看世界”的清朝外交官员。1868年张德彝在作为翻译随团出使英国时,在其《随使英俄记》记录亲身经历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圣诞节。随后郭嵩焘,曾纪泽等清朝外交官都在日记里记载了自己所亲身经历的西方早期圣诞节。1877年,刘锡鸿出访英国,在自己的《英轺私记》里在一次受邀的圣诞晚会上还见到了“圣诞老人”在馈赠礼物。(1917年圣诞节,北京基督教青年协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圣诞节   驮轿   清朝   美国国会   罗斯福   维多利亚   庚子赔款   基督教   抬轿子   轿夫   旗人   英国   圣诞   中国   眼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