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面试 | 应变题如何“标本兼治”

应变题在事业单位考试面试中所占的比例都不低,它主要考察考生的应变能力,题干所设置的往往都是一些压力情境,需要考生在短时间快速反应,抓住需要解决的问题关键,并寻求合适的方法,使事情得以妥善解决。

因此,是否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并加以解决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有些题所涉及的问题很多,但无论是解决紧急问题去“治标”,还是解决核心问题去“治本”,都要妥善解决,因此就必须做到“标本兼治”。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技巧。

一“治标”关键在应急

“标”意思是表面,是题干中的一些表面问题,多指表象上看起来很混乱的局面。不少考生在作答应变题时可能会将全部重心放在解决问题上,而忽视了对于压力情境的把握。

比如,有道题目说的是:“你被单位派往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做志愿者,负责讲解工作,一次在接待其他单位职工参观时,有人提出你们单位设计的参观路线不合理,文化素材不够多,而且图片多,历史文物少,并且你的讲解专业性不够强。请问,你怎么办?

”虽然问法很常规,但是认真审题后就会发现,题干说的是“一次在接待……时”,是正在进行时,强调的就是当时在参观讲解的过程中所遇的突发问题。如果脱离了对于参观职工情绪的应急处理而单纯去讲如何解决路线不合理、文化素材不够多以及讲解专业性不强的问题,就会脱离题干的情境,也就是没有控制好现场的局面。“标”就是表象上看起来很紧迫的场面,因此,应变题“治标”的关键就在于应急部分。

二、“治本”关键在解决

“本”意思就是根本,是限制问题解决的关键和核心,如果这个根本性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题干中的其他问题都会受到制约,尤其是最初已经解决的表面问题,很可能会因为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而再次“死灰复燃”。

比如,“你是扶贫工作的审核人员,有名群众不符合相关政策,而且他正当壮年,身体健康,没有进取心。你告诉他不能申请后,他变得情绪激动,大吵大闹,拒绝离开。你会怎么办?

”如果我们仅对群众进行情绪上的安抚但却不解决他的实际问题,那么无论怎么解决这些表面的问题都是徒劳。因此,要想解决题干的所有问题,就必须抓住需要解决的问题关键,正如“打蛇打七寸”,“治本”就是正中蛇的七寸。

总而言之,中公专家教育再次强调一下,作答应变题是“标本兼治”的一个过程。同时,在作答前要注意把握题干中所给定的身份,因为身份限定了职责和能力范畴,也会设定不同的情境。因此,一定要区分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定位,妥善处理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标本兼治   应变   表象   情境   专业性   不合理   考生   素材   局面   职工   表面   情绪   身份   关键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