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江苏事业单位招聘公基备考资料:法律知识:居住权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2021江苏事业单位招聘公基备考资料:法律知识:居住权,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在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典的诞生是我国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涉及的内容也关系着每个人的生活,又被称为“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居住权是新颁布民法典中的亮点内容之一,本文对民法典中新增加的居住权进行一定的剖析。

一、居住权的概念

民法典第366条规定:“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中公解读】居住权的设立可以为部分弱势群体提供最基本的居住保障,主要体现在保障了老人对房子终身居住的权利,实现“老有所依”;另外,通过房屋所有权的出让,获得经济收入,实现“老有所养”。

二、居住权的性质

1.居住权作为一种独立的用益权制度,属于物权,是一种他物权。

【中公解读】用益物权是指,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这是一种他物权,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役权、居住权。但居住权的权能不同于其他用益物权,只包括了占有和使用的权能。

2.专属性

民法典第369条规定:“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中公解读】居住权是因居住而对房屋进行占有、使用的权利,也就是为特定的自然人的生活用房的需要而设定的权利。居住权人对房屋的使用只能限于居住使用的的目的,因此居住权人不得将其享有的居住权利转让和由其继承人继承。同时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没有收益权能,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3.无偿性

民法典第368条规定:“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居住权的设立

民法典第367条规定:“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

民法典第368条规定:“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

民法典第371条规定:“以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的,参照适用本章的有关规定。”

【中公解读】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或者遗嘱订立居住权合同,居住权的设立采取登记生效主义。

三、居住权的消灭

民法典第370条规定:“居住权期限届满或者居住权人死亡的,居住权消灭。居住权消灭的,应当及时办理注销登记。”

四、试题演练

1.居住权是指对他人所有的住房及其附属设施所享有的权利,下列属于居住权的权能:

A.占有 B.使用 C.处分 D.继承

【答案】AB。解析:居住权是指对他人所有的住房及其附属设施所享有的占有、使用的权利,它属于用益物权的一种。根据《民法典》第369条规定: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故本题答案选AB。

祝大家备考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居住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地役权   事业单位   权能   民法典   法律知识   遗嘱   江苏   使用权   当事人   住房   收益   住宅   权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