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之人说 . 巍巍嵒上松

我学习绘画,纯属偶然。

那年(1964)元旦,李声浩自己画了一棵青松送给文俊先生。先生是班主任,教代数、几何。我想我也弄一张送去,不然即失礼。于是翻开动物课本,用铅笔临了书上插图缝叶鶯,送给先生。

后来办班刊,先生竟将我列入编辑部名单,負责画花边、插图之类。

所谓“刊”,墙报而已。出刊后,引起围观。我选临了白石老人的小鱼、荔枝、松鼠在文章空白处,收获无数赞许,足令我得意起来。学画情绪高涨,从此中午不再午眠,或看书,或习画,或写生。收集图片,更不遗余力。

涂之人说  .  巍巍嵒上松


富顺号才子之乡,北宋以来出过二百多进士。然而,才子之于我,实在很远。我绘画的范本,不过是杂志封面封底,信封信笺的角花等等。说是学中国画,在一九六八年以前,没見过宣纸,颜色仅水彩。

一九六五年初,我去纳溪二姐家,才看中国画原迹。二姐家不远街边,有间装裱店,在那里我看到人家裱好的荷花图,心动不已。巧的是我外甥竟有一册《怎样画毛笔画》。书是费新我先生编著,上海出版,三角二分定价。我试着向二姐表示想要那本小册子。二姐说:“永康要学的。”永康,二姐儿子,我那外甥。

一九六五年初中毕业时,我染上肺结核,无缘中考。四姐为我买了一个疗程——三个月的异烟肼,和一册钱松嵒先生的《砚边点滴》。

这《砚边点滴》从此成为我的学画的指南,松嵒先生便成为我学画路上的导师。

涂之人说  .  巍巍嵒上松


一册《砚边点滴》,我总是随身带着,有空就读。书角圆了,面底破了。书頁上记了不少心得,画过无数记号。一九七八年我到子弟校教美术,买了第二版的《砚边点滴》,把原先那册送给了我的学生。

到今天,已读过许多大师宗匠的绘画理论著作,实话直说轧松嵒先生最为突出。售价0.29元的小册子,从生活、学养、临习、装裱向后学们传授自已的绘事心得,实在实用。我第一次知道了六法、四难、失误修补、指头画、水中物象处理、人面着色、点水法、吹云弹雪、丝毛;知道了大笔小画小字以及多用羊毫的理由;知道画花鸟、人物的也应能作山水的益处。

《硯边点滴》,算来我已经读了五十多年。每当翻开,先生就出現在身边,对绘事面命耳提。

涂之人说  .  巍巍嵒上松

先生,宜兴人,四代教书为业,他自己也多年执教小学、中学、美专。绘画师胡汀鹭夫子。

胡汀鹭,花鸟人物山水名家,硬汉!倭占无锡,即蓄須显志。汉奸求一画以賀汪逆还都。夫子画一柳双燕数草几花,题曰:“白门柳色今如何?燕子归来不识窝。野草闲花开满地,乌衣巷口夕阳多。”

夫子出城办事,守城寇命鞠躬,夫子怒而不允,寇恼羞不已,挥拳打脱夫子牙齿数颗,夫子遂自号大辱道人。陆俨少、楊建侯皆出其门下。

夫子举止,影响钱先生极深,称其为“无锡艺坛泰斗",在《硯边点滴》配色一节有大段叙述。

涂之人说  .  巍巍嵒上松

:松嵒先生为学极苛,一幅石磎画作,仅临习便达三年。写生壮游二万三千里后,在重庆瞻仰红岩纪念馆,得速写若干,准备画红岩。

涂之人说  .  巍巍嵒上松


涂之人说  .  巍巍嵒上松


涂之人说  .  巍巍嵒上松

初始,岩虽升高,色稍改变,是在实地写生基础上的创作,与先生的同期其他作品相比,不显特点。

傅抱石也有关于红岩的作品,大约也是写生——创作,不算最好。

涂之人说  .  巍巍嵒上松

傅先生把阴阳树作近景,周公馆粉墙朱居画幅上方,四围皆大树,但它作为红岩主体,并不突出。加上蕉林用中墨写出,傅先生《红岩村》比他的《大滌草堂图》、《雨花台颂》、《井冈山》、《春风楊柳》、《富春江 》差距不小。

涂之人说  .  巍巍嵒上松


宋文治先生,擅画太湖景色,也作红岩图画。

宋先生的《红岩朝晖》,把纪念馆放在峯颠,别是一种气象。

涂之人说  .  巍巍嵒上松

上世纪六十年未,赴渝办事,曾去红岩村拜谒。

红岩并无岩。一个小土坡大约三十度,拾级而上即是那棵当年十八集团军驻渝工作人員称为阴阳树的大黄桷树。树左那路通特务机,右侧上便八路军驻渝办事处那幢小楼了。

涂之人说  .  巍巍嵒上松

《红岩》在一九六零年九月始,历时三年多正式完卷。其间易稿数十,色稿过百。

在完成的画面上,驻渝办粉墙红瓦,圪立“红岩”之上。芭蕉林由实地一丛,扩为一片,白描写就,画面主体鲜明显著。

红色砂岩改为石壁,洋红和墨皴擦,朱砂平涂。

朱砂石质,涂得均匀很困难,若見笔又耐看,更难。先生用赭石打底,候干再润纸,用积染法分次薄涂朱砂,积至深厚,且不腻不脏,不火不瘟,明净古雅。

石鲁先生也用大片朱砂积染表现高土高原,画出传世作品《转战陕北》。

涂之人说  .  巍巍嵒上松

石鲁先生善用墨。他以‘重墨皴出高原罅隙,硃砂积染出厚实黄土,磅礴大气。当然,这气势还因为有造型生动准确的人物在。

涂之人说  .  巍巍嵒上松


钱先生的《红岩》,没有人,只有物。皴染皆红,配上白描蕉林和墨叶翠柏,明丽沉着,庄严古雅。这与《转战陕北》相比,更为抢眼,令读者不能不读,不能不想。

《转战陕北》大气磅礴,《红岩》气宇轩昂。

涂之人说  .  巍巍嵒上松


涂之人说  .  巍巍嵒上松


涂之人说  .  巍巍嵒上松

山水画中大遍白描蕉林,白石老人多次画过。《绿天野屋》是其代表作。钱先生《红岩》中的蕉林处理,或许有《绿天野屋》的启示在。

涂之人说  .  巍巍嵒上松


《红岩》绿蕉,見于一册拍卖图录,不知真伪,聊供参考阅读。

涂之人说  .  巍巍嵒上松

钱先生作品中大片红色,我读过好几幅。《枣园曙光》是为毛主席纪念堂作的,传说那画中红色是用玛瑙细未,为的是永不褪色。

涂之人说  .  巍巍嵒上松


涂之人说  .  巍巍嵒上松


涂之人说  .  巍巍嵒上松


涂之人说  .  巍巍嵒上松


涂之人说  .  巍巍嵒上松


涂之人说  .  巍巍嵒上松

红色是重色,用好不容易。钱先生画了上百幅着色《红岩》,我读过的,以为除绿蕉那幅,都是经典。

涂之人说  .  巍巍嵒上松


钱先生工诗,作品上题自作诗很平常。题在《红岩》的诗,先是五律。

“风雨鏖群丑,

红岩一帜红。

深渊沉祖国,

烈火锻英雄。

阶级争尖锐,

人民向大同。

凛然持正义,

抗敌济舟中。”

次变五绝。

“风雨鏖群丑,

红岩一帜红。

艰难怀往日,

今我曙光中。”

再次修改为:

“万方风雨黑,

红岩一帜红。

仰钦奋彤笔,

挥洒曙光中。”

作诗反复推敲是传统,——“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常令人感动不已。题画诗要与画融为一体,随便写两句很难达成。

钱先生说:“诗与画同属艺术,而形式不同,各有各的领域,各有各的局限。画的表現是具体的,有可視的形象,但只能限于一个镜头。诗不能見到具体形象,但所包举的可以突破时空局限,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一拉就來。如果取长补短,打通各个的局限,把二者不同的效果结合起来,集中说一个内容,会相得益彰,格外完整丰富。”(《硯边点滴》)

一壁红岩,一片蕉林,一座建筑,一首好诗,在钱先生胸中腕下融为一体,不仅画中有诗韵,诗中見奇景。——“万方风雨黑”,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在陪都栉风沐雨,历尽艰难。一方面是倭寇欺凌,一方面是蒋顽汪逆压迫。皖南事变,《新华》天窗,重庆谈判,校埸口血案,它都经历了,扛住了!先生写道:“红岩一帜红”!想来老人吟出这五个字,定是满含眼泪。良久,是欣喜,是感动,是心潮澎湃,于是取了笔,取了墨,取了硃砂洋红,取了上好宣纸,把心之所思所想,毫无顾忌地写了下来。“仰钦奋彤笔,挥洒曙光中”—— “奋",动也(《广雅》),奋笔挥洒,激情而已,实际是,无数写生,无数小稿,百幅色稿;笔笔有数,不能添加,不可删减。题在哪,怎么题,全都熟记于心,于是一帧传世作问世了。

潘天寿先生的《中国画题款研究》中有言:“无论中西绘画,艺朮性愈高,画面中的内容、思想就愈复杂,愈细緻。倘没有概括明确的画题与之对照,容易使观众不能理解画面复杂细緻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红岩   陕北   洋红   永康   夫子   曙光   古雅   白描   粉墙   朱砂   点滴   画面   风雨   红色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