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5年生命科学或将获突破,人类迎来新曙光

自地球拥有生命以来,衰老与死亡,早已为所有的生物做好了刻度,且都无法逃避。人类对生死的逐渐认识,早已超越了自我,并奉若为既来之,则安之。近年来,随着生物科学高速发展,打破了原有自然生命周期极限的瓶颈。使得科学家拥有造物主的能力,能够在原有的生命基础上进行生物合成再设计与生成。扮演上帝之手,修复与改变生命内在的某些特质,帮助人类实现青春永驻。

2045年生命科学或将获突破,人类迎来新曙光

早在2016年5月,科学家库茨魏尔,在美国纽约一场主题为“未来半个世纪的世界”学术研讨会上发表演讲称,随着计算机科学与完善的生物医疗技术发展相结合,预计到2029年,人类将迎来“永生”的可能性,到2045年将实现。这一夸张观点的说出,引发了世人关注与讨论,很多人认为:人类生命周期将迎来新曙光。

醒醒,未来还没有来!不过,生命科学一旦在该领域的突破,标志人类2.0模式的开启,将为人类点燃匿藏在灵魂深处的长生梦。那么,生物科学技术改造后的生命,是否存在灵魂?对此,不管人类的智慧发展到了那一步,还是利用科学工具操控人体细胞的能力越来越强。但对生命的理解程度,以及大脑意识等生物细节的认识上,依然还存在许多空白区,这是科学家必须面对的客观事实。

2045年生命科学或将获突破,人类迎来新曙光

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否会阻碍人类实现“永生”的可能性?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厘清下,生命是一个怎样的衰退机制;以及科学家计划怎么通过什么方法去实现生命再设计的可能性。

目前,生命的衰老,并非只是生命体独特有的现象,而是自然万物变化规律。比如,核反应堆也存在老化的过程。这种老化,其本质是功能的退化。也就是说,经常使用它,所引发的衰老,使用频率越多,老化就会越快。因此,人类的大脑想问题多,压力大,就会导致白头发,出现皱纹,属于情绪映像与智力函数集合所引发生物细节效应的自然现象。

研究发现,要想实现永生,必须阻止这种衰老过程。给予消耗能量过多的人体细胞组织,提供新的能量补充与修复机制,让其在理想状态下实现永恒的有效功能,实现生命体征可持续存活。但是,这种阻止方式对科研人员发起了巨大的挑战,甚至无法完成。

2045年生命科学或将获突破,人类迎来新曙光

以呼吸为例,生物组织细胞必须依赖线粒体进行呼吸,以获得新能量。呼吸是一个氧化反应过程,在呼吸的过程中,电子传递过程中会有约2%-3%的氧气,因不充分的还原过程变成具有高反应活性的游离基。这种基的产生,会对生物体内的DNA构成损伤,并导致衰亡。这种衰亡与老化具有某种同构性的特性,根本无法调和。为了实现目标,不允许生物呼吸,违背了地球生命基本条件。

由此可见,库茨魏尔提出的理想,是一种基于智能生物医疗技术修复机制。采用这种技术必然会对生命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其它负面影响,继而也会引发新的功能性退化。因此,人类要想在2045年实现“永生”,还存在诸多难题。不过,该技术能够有效延长人类生命周期。在人类永生的探索中,有科学家指出:在现有的基础上,需要对人体每个细胞零件、分装置、组成的系统组织的每一个环节,能够实现生物基因模块化拼接,以及基因片段的研究,才能够有望实现。

2045年生命科学或将获突破,人类迎来新曙光

对此,科学界普遍认为,在“上帝已死”的时代,利用生物合成生命设计技术,为人类文明做更大的贡献,需要宏观的哲学思维为蓝本去认知生命的本质,才能够让尖端生命科学技术更好有效的造福人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人类   曙光   生命科学   衰老   生命周期   基因   科学家   可能性   能量   呼吸   机制   过程   自然   生物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