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教育思与行:阳光教师从“减负”中来

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近年,教育界呼声最高的是“减负”。减轻教师过重负担,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2019年1月份经国务院同意,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全国妇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即“减负三十条”)。同年12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由此可见,“减负”已经成为推进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形成了社会的共识,师生们的渴望。

在“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开局之际,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为“十四五”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笔者认为高质量的教育发展离不开具有高质量教育发展动力的学校,然而这动力源自我们的教师队伍。教师过重的负担产生不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为此,教育“减负”务必从减轻教师过重负担开始。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过重负担正阻碍着学校高质量教育的发展,表现为形式主义负担和片面应试负担两方面。其中形式主义负担就是指教师承担着那些做不完的迎接各级各类检查资料的任务,教师为应付各种各类检查,需要付出很多精力去做资料,既有教育教学方面的,又有非教育方面的。由于检查时间紧,任务重,有时教师还要加班加点,尤其班主任更应接不暇。这样,教师们对课堂教学也只能应付着做了。片面应试负担就是指为了提高分数,学校布置的或教师自己安排的各种训练习题、单元试卷、过关题目、提升试题等,各种小考、周考、月考等,教师手不释卷,改完评讲,评讲又考,周而复始,教师忙碌于应试之中,为应试赶教学进度,为分数逼学生学习。久而久之,教师出现职业倦怠,一是守旧地教,一是佛系地教。

高质量教育发展要让教师从“减负”中走出,让每位教师都能脱颖而出。首先,为教师创造教书育人的良好环境条件,优化学校管理机制,健全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夯实“五育并举”的措施,引领广大中小学教师沿着“学科素养培养和关键能力提升”的课改方向前进。我们坚信只有阳光教师才能沐浴出阳光学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全国妇联   民政部   国务院办公厅   中共中央办公厅   教师   教书育人   形式主义   儒雅   片面   中小学教师   总局   分数   负担   动力   阳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