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教育思与行:让劳动教育“根深叶茂”

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和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称《纲要》)。在认真学习理解《意见》和《纲要》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所在学校开展的特色劳动教育成果,笔者建议当前,务必要夯实小学劳动教育,培养劳动素养,这是小学教育刻不容缓的重任。

一、统筹兼顾:科学设置劳动教育课程

《意见》指出:“(劳动教育)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由于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导致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因此《意见》和《纲要》都提出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笔者认为劳动教育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课程化建设之路。我们要坚持劳动教育的必修课程、渗透课程、选修课程相结合。我们要围绕着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通过在学习和掌握基本劳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领悟劳动的意义价值,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我们还要围绕着激励学生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通过真实的个人生活、生产和社会性服务任务情境,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善于观察思考,注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劳动质量和效率。我们更要围绕着继承优良传统美德,彰显新时代特征,通过传统劳动、传统工艺制作等,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增强劳动实践的时代性。围绕着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创新创造,通过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增强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在劳动中尝试新方法、探索新技术,打破僵化思维方式,推陈出新。因此,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必须坚持体系化,大中小学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各学段则体现出各自的系列梯度,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劳动操作及强度要求,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我们还要坚持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以《意见》为指导思想,《纲要》为主要内容,开发出两个层面的教材,做到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情怀培养、精神磨练等,体现出学段的需要和操作性要求,循序渐进的特点。确保每周不少1课时,定教师、定教材;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有的放矢:明确落实劳动教育内容

《意见》要求“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注重选择新型服务性劳动的内容。”为此,《纲要》明确了各学段的劳动教育主要内容,其中“小学低年级: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使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指导学生:(1)完成个人物品整理、清洗,进行简单的家庭清扫和垃圾分类等,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2)参与适当的班级集体劳动,主动维护教室内外环境卫生等,培养集体荣誉感;(3)进行简单手工制作,照顾身边的动植物,关爱生命,热爱自然。中高年级: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体会劳动光荣,尊重普通劳动者,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指导学生:(1)参与家居清洁、收纳整理,制作简单的家常餐等,每年学会1—2项生活技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勤俭节约意识,培养家庭责任感;(2)参加校园卫生保洁、垃圾分类处理、绿化美化等,适当参加社区环保、公共卫生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增强公共服务意识;(3)初步体验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简单的生产劳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懂得生活用品、食品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

综观这些内容,我们的儒雅教育在前几年已经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也取得了明显效果,如日常校园劳动分别有班级劳动:教室、校园户外公区清洁与保洁,各功能场室的卫生清洁,走廊阳台的“物语廊”(种花、菜小园地),教学楼天台的“农种园”。还有日常家务劳动,按学段要求学生完成不一样的家务劳动,完成个人生活上的自理性劳动。还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性劳动。

三、学以致用: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

我们的劳动教育不能“纸上谈兵”,必须落实到“学以致用”中。《意见》提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在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方面,我们的儒雅教育曾开展了小学低年级:“秋收拾稻谷”、“阳台我养花”、“自己的事自己干”等等;中高年级:“春耕插秧”、“秋收割稻”、“助农销菠萝”、“助农种收花生”、“助农种收玉米”等等实践性活动;全校性劳动实践:“小制作小创收”、“劳动丰收节”、“劳动最光荣一一一小能手竞赛”、“学习劳模见行动”、“小小志愿者:公益行动”等等。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在小学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必须让小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尊重普通每一位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体会到必须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体会到必须培育学生有积极的劳动精神,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体会到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

劳动教育任重道远,我们每位教师都是劳动教育者,既要身体力行,又要教书育人,努力让每位学生都在“根深叶茂”的劳动素养中茁壮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劳动教育   根深叶茂   荣誉感   学以致用   服务性   儒雅   纲要   素养   注重   成果   意见   课程   精神   简单   小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