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在后退?2000多年来我国东部“多出”一个省的面积,谁的功劳

在幅员广阔的中国,提到经济发达地区,大家第一时间会联想到我国东部,尤其是江沪浙这几个沿海省份。平坦肥沃的土地、众多天然的港口,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发展如鱼得水

以江苏省为例,其经济体量常年位居国内前列,且区域发展平衡。值得关注的是,地势平坦的江苏省(平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70%以上)每年增加的陆地面积却不是小数目


大海在后退?2000多年来我国东部“多出”一个省的面积,谁的功劳

江苏省风景

大海在“后退”,意味着海岸线并没有向内陆延伸,东部地区两千年来陆地面积不减反增,2000多年来,有将近200公里的海岸线退回大海,造出了相当于江苏省面积大小的一片陆地

地质学家们发现,2000多年前的江苏省境内还是一片汪洋,没有陆地的存在,随着两千多年的演化,大海不断后退,海平面的水向深海移动,造就了今天中国东部的版图。


大海在后退?2000多年来我国东部“多出”一个省的面积,谁的功劳

不断后退的海岸线

而近年来对东部沿海地区海岸线的调查发现,在江苏沿海地区,尤其是苏东,海岸线的后退超出了一般规律的范畴,陆地面积正在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增长

大海怎么后退?‍

大海后退,即海岸线退缩,正是陆地向外扩张的表现。在我国东部的海岸线(主要为浙江、江苏、上海三地海岸线)的变化趋势几千年来保持不变,就是向海洋扩张,而后退的主要形式就是泥沙开疆

在我国东部,长江、黄河、淮河等大型河流上千年的冲击作用将大量的泥沙搬运到下游或入海口,海岸线不断退却,出现了大面积的陆地。海岸线作为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是衡量海陆关系动态指标


大海在后退?2000多年来我国东部“多出”一个省的面积,谁的功劳

滚滚黄河

我国的东部大陆海岸线的变化自全新世以来就从未停止,尤其是东部沿海平原地区,受到河流影响显著,丰富的河流流沙,使得海岸线的变迁尤为明显

东部地区哪里的陆地面积在增加?‍

经过近100万年的演化,海水侵蚀陆地,海岸线向内陆进发已经成为基本的海陆规律,研究表明,现代的海岸线已经向内陆推进了数百公里

但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却出现了反常现象,尤其是江沪浙沿海一带,近2000年来海岸线正在持续后退,陆地面积不断增加。最为明显的是江苏省,陆地增长面积在2000年里达到了近30000平方公里。

截止到2021年,江苏省的陆地总面积为10.72万平方公里,从世纪初到现在,短短的20年时间里增加了近5000平方公里,这样惊人的数据也引发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大海在后退?2000多年来我国东部“多出”一个省的面积,谁的功劳

江苏沿海地区

随着全球变暖,海陆关系正在发生变化,海平面的上升使得许多国家不得不采取措施以保障生存环境。如今部分国家选择集体移民,对于部分需要填海造陆的国家来说,增加陆地面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位于欧洲西部的荷兰国土面积不大(国土面积41864平方公里,相当于十分之一个四川省的面积),作为世界上填海造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它通过填海造陆获得的土地面积占到了国土面积的20%,新造了约2300平方公里的土地。但这个数据和我国江苏省东部沿海地区20年间新增的陆地面积比,甚至不到一半。


大海在后退?2000多年来我国东部“多出”一个省的面积,谁的功劳

荷兰沿海地区


陆地面积大幅增加的原因‍

在地理学界流行着这样的说法:“长江、黄河成就了江苏省,长江成就了苏中和苏南,黄河成就了苏北苏东,真正塑造了江苏海岸线的,正是长江和黄河。”导致沿海地区陆地面积增加的“头号功臣”便是长江和黄河

长江流经江苏省南部,虽然泥沙含量不如黄河,但他对于江苏沿海陆地的影响丝毫不亚于黄河。在商朝时期(距今约3500年),现在的苏南如南通、常州、镇江等地都没有形成陆地,经过上千年的泥沙搬运过程,在入海口形成了大片陆地岛屿,其中就包括中国第三大岛屿,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冲击岛——崇明岛


大海在后退?2000多年来我国东部“多出”一个省的面积,谁的功劳

崇明岛

长江的河道相较于黄河更加稳定,搬运时间更长,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入海口北岸(江苏南部)的淤积程度远高于南部。

在1986年2月,中国著名地理学家任美锷在国家《地理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黄河输沙及其对黄海沉积作用的影响》的调研报告,首次用详尽的数据阐释了黄河泥沙输送对黄海沿海带地貌产生的深远广泛的影响。

在这篇报告中,人们注意到了黄河这条“母亲河”在泥沙搬运方面的惊人成效——在当时,黄河每年的输沙量达到11.6亿吨,在世界其他地区21条大河输沙量的17%。如此数量的泥沙随着河道都被搬运到了如今的东部沿海地区。


大海在后退?2000多年来我国东部“多出”一个省的面积,谁的功劳

黄河

江河入海时凭借自身搬运作用将大量泥沙带到入海口,对东部地区海岸线的变迁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便是断断续续持续了近千年的“黄河泛淮”。黄河受到上游黄土高原大量水土流失的影响,在中游河道时泥沙含量已经超出平均水平不少,在下游地区泥沙沉积,河床被迫抬高

一旦来到雨季,流量激增,常常发生河道决堤的现象,这种情况在宋朝时期最为频繁,由于后世黄河治理策略的原因,(宋、元、明三个朝代对于黄河治理都是侧重保护北边河堤),黄河河水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南方泛滥,尤其是淮河流域


大海在后退?2000多年来我国东部“多出”一个省的面积,谁的功劳

淮河

在明朝中期弘治年间(距今约500年),淮河完全成为黄河入海的通道,大量的泥沙淤积在如今的江苏省沿海地区,正是在这短短几百年间,江苏省沿海陆地面积剧增,其中最快的造陆速度达到了250m/年

清朝末期,1855年,黄河进入渤海的河道出现,彼时“黄河夺淮”已经影响了东部地区近700年。自此以后,淮河流域的泥沙含量明显减少,出现了海岸侵蚀的状况。海岸线的倒退使得土地面积锐减,在清朝末期人口剧增的背景下,人工围垦造陆的浪潮开始兴起,大量海域被填充。

板块运动分为挤压引动张裂运动,海洋和陆地的地貌变化则受其影响,一般来说,太平洋板块的运动对我国东部沿海海陆变化存在着一定影响。


大海在后退?2000多年来我国东部“多出”一个省的面积,谁的功劳

板块在不断运动


各历史时期东部地区沿海海岸线变化‍

东部海岸线的塑造归功于河流经年累月的塑造,黄河南下、长江入海都对东部沿海地理形态产生的影响,同时海岸线的进退也在不同时期有着明显的变化。以黄河泛淮的历史变迁来看:

根据不同时期的黄河泛淮状况,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大海在后退?2000多年来我国东部“多出”一个省的面积,谁的功劳

黄河入海口


春秋时期,海平面长期处于稳定状态,齐国依靠海域迅速发展,这成为佐证2000年前海岸线变化甚微的有力证据。

东部海岸线的变化与海岸线变化大致相同,近一千年来,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东部沿海陆地的扩张,海岸线也随之退却。沿海地区大面积的滩涂正是长江黄河上千年泥沙淤积的结果,也导致了东部沿海海岸线的奇特特征:无大型岛屿,且海岸线越来越直。


大海在后退?2000多年来我国东部“多出”一个省的面积,谁的功劳

在黄河长期泛淮时期,黄河和淮河带来的大量泥沙淤积在江苏沿海地区,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海岸。在黄河泛淮的末期,同一时期,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导致长江含沙量剧增,裹挟的泥沙在入海口(江苏南部、上海)堆积,海岸线再次退却。

东部地区陆地面积变化趋势‍

通过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的勘测,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我国东部地区开始出现人类活动的痕迹,大规模的人类部落使人坚信在当时,东部沿海的滩涂有人类定居。随着研究的深入,考古学家们发现,我们的先祖会因为潮汐等因素频繁迁徙


大海在后退?2000多年来我国东部“多出”一个省的面积,谁的功劳

人类祖先

因为海水倒灌,土地不再宜居,部落不得不离开滩涂另谋出路,同时也能确定:江苏的海岸线在那时相当稳定,那时的陆地面积基本是恒定的

对于长江三角洲而言,陆地面积会持续增加。长江将源源不断地塑造新的海岸。在距今约1200年前的唐朝时期,崇明岛还未出现,但科学家预测,随着长江泥沙的淤积,崇明岛会和北部陆地相连,在这之前,它会先和附近的岛屿(横沙岛、长兴岛)连成一片。此外,长江北岸将在未来逐渐包裹住南岸,成为中国东部沿海的前端。

目前江苏省在长江口附近的陆地面积还在不断增加,新增的陆地将以滩涂的形式逼迫海岸线后退。

大海在后退?2000多年来我国东部“多出”一个省的面积,谁的功劳

长江

结语‍

长江在江苏南部入海,只用了1000多年的时间便造出了崇明岛。长江流域内不像黄河流域有黄土高原这样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形,但是因为自身水流落差大冲击作用显著,对于入海口附近海岸线的塑造甚至比黄河要强。

黄河的泛滥使得大量河水涌入淮河,随着流水侵蚀作用加剧,逐渐吞并了淮河的河道,最后甚至夺走了淮河的入海口。黄河自身携带的来自黄土高原的海量泥沙经由淮河带到东部地区,最后全部堆积在江苏沿海地区。泥沙填满海湾,形成陆地,淹没大大小小的海岛,出现新的岛屿,最终重塑了沿海地区的地理面貌,使得海岸线开始后退。


大海在后退?2000多年来我国东部“多出”一个省的面积,谁的功劳

淮河入海水道入海口

陆地面积的增加是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既是自然环境下河流数千年的搬运造成的,也有人为的原因,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到河流对于地貌塑造的巨大作用。我国东部陆地面积还会持续增加,发掘其中巨大的发展潜力的同时,也应该注意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滩涂   黄土高原   淮河   面积   入海口   黄河   江苏省   长江   泥沙   江苏   河道   海岸线   陆地   功劳   沿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