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安处即吾乡,就地过年,从家到国的情怀升华


吾心安处即吾乡,就地过年,从家到国的情怀升华

“今年过年不回家,为了安康你我他。我们这次的分离,是为了下次更好的团聚。”这是一首原创歌曲《为了更好的相聚》,歌词感人至深,旋律朗朗上口,应景地唱出无数人的心声。因为共情,所以动人。已经两年没有回家过年了,清晰地记得,2020年大年三十疫情开始后,大年初一退掉了已经订好的高铁票。今年,父亲早早打来了电话,说他们身体挺好,为了避免路程人多,就地过年吧。我向来是个听话的孩子,响应父亲“就地过年”的嘱咐,从而对亲情有了更真切更厚重的感受。

吾心安处即吾乡,就地过年,从家到国的情怀升华

回想起过去在家过年的那种幸福感,每天早晨都可以睡到自然醒,都是在做好的早餐飘香中,父母轻轻敲门叫醒我,那种声音就是归家的安全声音,过年就从安全声音的早上开始,犹如我一直在父母怀抱里,不曾离去,那种安全感让人幸福一整年。

吾心安处即吾乡,就地过年,从家到国的情怀升华

今年大年初一早上,姐姐弟弟妹妹们携他们的小家庭相约来到父母家拜年,当大家排成一排给父母鞠躬拜年,父母给大家发年钱时,一边发一边说:“外地的老二看见了,又要羡慕妒忌,我给她的红包准备着呢,明年来了一起发”,当我看着弟弟发来的这段远方直播视频,听到父亲声音的那一刻,不觉得已泪流满面,父亲的心里始终惦记着远方的我,连发红包时都惦记着我,家在远方暖在心里,我赶紧拭去眼泪,怕孩子看到。

吾心安处即吾乡,就地过年,从家到国的情怀升华

女儿的心里一直想念着姥爷外婆以及远方的家人,当决定不回家过年时,女儿再三要求,让我给她做姥爷外婆做过的油果子。周末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在母亲的视频电话指导下,做了油果和鸟蛋,鸟蛋是土豆煮熟剥皮,和面做成鸟蛋的样子,炸熟。两个孩子跟前跟后共同给我帮忙,欢欢喜喜一起劳动的样子像极了我的小时候。看着他们俩满脸幸福的笑容,往年回家陪父母过年的情景历历在目。

吾心安处即吾乡,就地过年,从家到国的情怀升华

做完这些,又学着母亲的做法,做了肉丸子,炸了带鱼,放什么配料,怎么做更酥更香,妈妈在家的那头一直遥控着我,我按照妈妈说的做的有模有样,一边做一边给她看视频,妈妈自豪的说:“从小就属你聪明,一说就上手了!”,她一再嘱咐,只要用心去做,美食里就有爱的味道。我想妈妈说的这种爱,应该就是家的味道。

吾心安处即吾乡,就地过年,从家到国的情怀升华

在这个牛年新春里,许多和我一样的“小家”暂时未能回家看望父母,未能团圆,却为所有人的“大家”平安祥和增添充足底气和信心。我想,识大体,顾大局,明大义,这一份从“家”到“国”的情怀升华,也构成了这个春节最温暖的记忆。

吾心安处即吾乡,就地过年,从家到国的情怀升华

中国人历来抱有家国情怀,崇尚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信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和衷共济、风雨同舟。由己到家,由家到国,是炎黄子孙始终不变的精神谱系。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家开始,在春运这个曾经“史诗级的几十亿人次大迁徙”里,折射出过年回家的情怀,然而今年就地过年,打破了许多年来春节回家过年的铁律。

吾心安处即吾乡,就地过年,从家到国的情怀升华

新闻每天播报的“高铁预售票下降6成”“春运前三天发送旅客数比去年同期下降75%”“多趟车次陆续停运”……诸如此类的新闻所映照的,是无数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你我他在坚守中积蓄着动力,一周后重回岗位时,不负春光不负卿。

吾心安处即吾乡,就地过年,从家到国的情怀升华

春节乃百节之首。中国人的情怀最容易在春节这个重要节点上找到融合,这是中国人内心深处对于家国情怀的那一份传承和皈依。而这份情感上期待的美好,却也包含着很多像我一样的人的酸楚。今年春节,我们的团圆虽不再是“面对面”,全部改“云拜年”“云聚会”的新兴场景,却也省去了来回路途的劳顿。我和孩子们每天琴棋书画,天气晴朗时到外面登山观灯,这年特殊的时光和境遇,在孩子们心中也泛起的对小家与大国的认同,这是无可取代,多年后我们都会怀念这段就地过年只陪伴孩子的亲子时光。

吾心安处即吾乡,就地过年,从家到国的情怀升华

就地过年也能体会到年味的温馨,亲子时光更能折射出阳光般的温暖。四岁半的儿子过年期间背会了《将进酒》,一起画画,发现他很有创意。和闺蜜一起带他喝下午茶吃自助海鲜餐,发现他比以前懂礼貌了。晚上看灯会,他不停地用自己的想象给我讲解。女儿每天读书写公众号文章,自学了好几首电影钢琴曲,……和我们一样的无数人都是努力让梦想照进生活的奋斗者,在这个不回家的春节里,做自己喜欢的事,家在远方,暖在心里。

吾心安处即吾乡,就地过年,从家到国的情怀升华

吾心安处即吾乡,就地过年,是一种从家到国的情怀升华。对于我们而言,能打动内心的三个字不是“我爱你”,而是“回家啦”。将个体生命与民族命运融汇在一起,不仅是心中的鲜明底色,更是脚下的坚决行动。这个春节,无数人像我一样已然用“留下来”表达了疫情之下人们对国家的支持和对未来的信心。这是一份担当,更是一种力量。

吾心安处即吾乡,就地过年,从家到国的情怀升华

#在哪都要好好过年# #就地过年 暖在身边# #福牛贺新春# #红红火火过大年&福牛贺新岁# #原创# @微头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劳顿   情怀   鸟蛋   姥爷   心安   疫情   远方   父亲   父母   时光   女儿   声音   中国人   春节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