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童年

四合院里的童年

不知不觉已是天命之年,许多的美好已渐行渐远,但是那个曾经土路的居民点和土木结构的四合院还时不时闪现在眼前,那个春有花、秋有果、夏有蛙声、冬有积雪的村子在记忆里依然保存完好。

四合院里的童年

经常听儿子抱怨,你们小的时候真好,可以到处玩、没有太多的作业、辅导班、兴趣班,他们现在除了做不完的作业,就是上各种补习班、兴趣班,感受不到童年天真无邪的快乐感。想想确实如此,我记得小学读鲁迅的《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文章中的许多情景就像自己身上刚发生过,读起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合院里的童年

曾经的那个四合院,从土院子到铺砖地坪,从芦苇木椽屋顶、土坯墙、一张方桌、两把椅子的客卧两用室到有了纸吊顶、胡麻秸秆包的沙发、五斗橱衣柜、高低柜,从12寸的黑白电视到14寸的彩色电视等……,每一个变化都承载着那个年代的记忆和社会发展前进的历史烙印。

四合院里的童年

曾经的那个四合院,在岁月的年轮中悄悄发生着变化,院子里布置了小花坛,里面栽有枣树、苹果树等,每年还在花坛里种上茄子、辣子、西红柿和龙豆等,在花坛外围种一圈大丽花、指甲草、千层菊和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花。感觉当时那个院子好大,大的可以装下一切我们想要的一切。

四合院里的童年

曾经的那个四合院,每年春天都会迎来北归燕子在堂屋的房梁上筑巢抚育后代,院子里长长的晾衣铁丝上每天清晨会有排列整齐的麻雀叽叽喳喳地将我们从睡梦中吵醒,小花猫悄悄地在院子花坛墙上机警地窥视着花池中猎物的动向,后院里的牛、羊、鸡、猪、狗饿的争先恐后撒欢叫嚷,母亲用它们听不懂的语言叨叨着和它们对骂,并为它们挨个添加上草料和水,几只调皮的鸡鹅跟在母亲后面从料筒里抢着自己的口粮。

四合院里的童年

曾经的那个四合院,几个顽皮的孩子白天或抬着梯子在屋檐下掏鸟窝,或在堂屋用扫帚围堵进来吃粮食的麻雀,将在鸡窝边守候了一早上得到的鸡蛋赶紧用家里唯一的舀饭勺放在灶洞的火上炒着吃,傍晚趁母亲串门时,偷偷的抓住豆花大公鸡拔它脖子上的翎毛扎毽子。他们每天会在外一直野到天黑在大人多次催促下才恋恋不舍地从激烈地拼杀战场回到家,晚上他们不分男女地挤在一个大炕上相互攀比着各自一天的战果,最终在一种不服输的兴奋里进入了梦香。

四合院里的童年

曾经的那个四合院,夏天的晚上女娃们兴高采烈地用指甲草、白矾,甚至还有燕子屎等混合物包红指甲。女娃们早早地采好向日葵叶子,将指甲草和明矾放一起用肩窝窝捣成泥状,将手中攥上满满的葵花叶子,把五个指头尽力地集中在一起,放上准备好的料,最后用旧布包紧。最难受的是整个晚上要注意不能将手放在被窝里,否则就会将手上包的东西蹭掉,经过一夜后两只小手的指甲就能变成夕阳红的颜色。

四合院里的童年

曾经的那个四合院如今已经变成了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二层小楼,然而小楼里却只住着两个人了,后院也只有一只大黑狗和几只鸡了。双亲已故多年了,曾经顽皮的孩子也都相继搬到城里了,偶尔会回去住上一晚上,我们几个人也还是挤在一个炕上,你一句我一句的讲述曾经留在小院里的故事。

四合院里的童年

四合院里的童年

图片来自网络,在此感谢作者。

作者:李玉英 编辑:海贝儿

#理想照耀中国征文# #散文# #情感# #童年# #微头条日签# @微头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夕阳红   地坪   肩窝   堂屋   女娃   作业   花坛   麻雀   顽皮   燕子   院子   指甲   四合院   童年   晚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