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缝干涉实验不能证明光的波动性

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争论很久,自双缝干涉实验看到了光屏的条纹以后,似乎光的波动论找到了确凿证据。我看未必。

第一,可见光的波长是,380~780nm,也就是不足0.8um ,或者说8/万mm。你说这个量度的波的叠加,你如何看得见?再者说,光屏也不是光滑的在nm级,如同山沟里的斗鸡比赛,你在山外如何看得见?

其二,干涉条纹凭什么那么宽,那是波长的多少倍儿?

第三。双缝干涉为什么需要合适的缝隙和间隔,以及隔板厚度?既然是波动干涉,完全不需要这种限制。

第四。衍射条纹也不需要双缝,不也有明暗相间条纹吗?哪里有波的叠加了。

第五。单光子并不接触,没有波的叠加,不也产生了相同的双缝干涉明暗条纹吗?

第六。波是多粒子的换能运动。单个量子如何波动,什么能量形式使它实现波动?它的受力点在哪?

还有很多不可能,其实,我们不需要列举这么多现象,只需一个不可能,就足以推翻光的波动说。

在光的波动说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洛伦兹变换,爱因斯坦相对论还有意义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爱因斯坦   波动性   可见光   量度   隔板   斗鸡   确凿   山沟   相对论   波长   量子   粒子   条纹   缝隙   间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