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


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

1945年4月25日是联合国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负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是唯一有权采取强制行动的联合国机构。联合国现有193个成员国,其中,五个常任理事国有安理会否决权。联合国的诞生是人类由人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的里程碑。

《联合国宪章》是联合国的基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国家都不具有超越《联合国宪章》的特权。

《联合国宪章》确立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组织机构设置,规定了成员国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联合国宪章的宗旨,是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过渡的整个历史时期,世界各国制订本国宪法的依据。

法治社会历史时期,《联合国宪章》的主旨将升格为自然资源保护和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法治社会是以规则为基础的文明社会,是人类洗心革面、脱胎换骨、实现全球无暴力的和平演变过程。不存在正义非正义,只有合法和违法。

法治社会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社会财富急剧增多、法律不断完善、国民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法律”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是每个公民的生存权、自由权和获得安全的强有力保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存,是世界各国共同的治国方略。法庭是一切纠纷的终极裁判所。无论是守法者还是违法者,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公正司法就是受到侵害的权利,一定会依法得到保护和补偿。违法犯罪活动,一定要受到法律制裁和惩罚,没有例外。国有资产、私有资产只有来源合理、合法、公开,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法治社会的起点A是财力,转折点B是智力,终点C是权力,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费马点是贪婪。财力A是直角,智力B和权力C是锐角,完善的法治社会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权力和智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对事物的认识,“利弊得失”为核心的两点论占主导地位,民族利己主义是主流。

法治社会是以财力为本的社会,国家观念将逐渐为民族意识所取代。金融是流动的财富,犹如人体内的血液,是支撑主权国家的基石。那个国家操控了世界或地区货币,就等于掌控了世界或地区。当国际贸易失衡时,必然会引发贸易战。“金钱没有祖国,金融家不知何为爱国和高尚,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获利”(波拿马·拿破伦)。

法治社会财力至上,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基本特征,财力决定价值取向。社会按财力划分阶层,法治社会从低层到高层呈金字塔状,上层是高收入阶层,中层是中等收入阶层,底层是低收入阶层。每个阶层又存在上、中、下三个阶层。国家的福利政策与民众直接关联,只有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持续增长,人民的生活质量才能不断提高。国与国、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是财力上的差距,财力与人的自由度呈正相关,有钱可以任性,没钱只有认命。

公开、公平、合理是构成和谐社会的三要素。公开是前提,不能公开是因为不公正。公正的前提是要有科学的标准,不公正肯定不合乎逻辑。合理的标准具有真理性,违背科学原理必然不合理。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才能实现全社会的公开透明,建成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消除贫富差异,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贫富差异愈大,表明离马克思愈远,离共产主义愈远,离社会道德底线愈近。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是检验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法治社会是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逐步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历史过程。社会经济由资本、劳动、剩余价值三要素组成。对剩余价值的公开、公正、合理支配,是人类认识史上最深刻的一场革命。公开是起点,公平、合理要有标准。在大数据时代,新兴学科《价值论》将应运而生。全新的价值观将对不同的历史时期及历史人物重新评价。

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

法治社会,法律是权力。一切党派、群众团体、宗教、企业、事业的活动经费均是自筹资金、自负盈亏,与政府无关。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政府决策的基本原则。政府官员竞争上岗,依法治国,依法办事,任何政策的制订和实施过程都有充分的数据支持。政府不创造价值,只为社会的和谐有秩制定政策,依法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领导防灾、抗灾、救灾是政府最基本的责任。政府开支所需经费由智能电脑审定,公开、透明。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利用科学技术对资源大肆掠夺和挥霍,是人类贪婪本性的大暴露。贪婪是工业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资本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密集型产业是主体。财力是占有资源,创造财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决定国家和个人的地位。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是环境。

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

在大数据时代,整个世界经济体系在法律框架下,实现公开、公正、透明的自由贸易。 “物联网+人工智能”有能力识别真伪,杜绝一切虚假、欺诈、垄断等非法行为,依法保护公有财产和个人财产的合法权益,形成一个日臻完善的产业链。

社会财富是依法按贡献大小分配。在大数据时代,每个人拥有的财富、自身的消耗、创造的剩余价值,公开、透明。世界经济活动将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指引下,建立起剩余价值公开、公正、合理的分配模式,实现资本—劳动—剩余价值的良性循环和有序变化,从根本上铲除剥削和压榨,使劳动者对自己所创造的财富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

法治社会是学习型社会,终生教育是诚信教育。诚信是人类的无形资产,核心是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言必行、行必果。诚信是构建市场经济,实现贸易自由化的基石,守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互联网使知识和信息率先进入了共产主义时代,教育既满足国家所需更重视个人所长。培养的是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多才多艺、一专多能、“既服威又服德”、有艺体素养的事业型人才。学习不仅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需要,更是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社会上最受人尊重的是历史的推动者、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维护者。

国民素质决定国家体制。法治社会重学力,学力是动态的,是知识的隐性形态,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和提高的。学力包括学习者的动力、毅力和理解力三个方面。学力能突显出一个人的自学能力、个性和特长。国民最低文化水平为大学。学而优则富,富而优则仕。整个社会教育重在展示个人才华,满足自身精神上的需求。

法治社会历史时期,宗教、哲学、科学对真理认定的纷争,由政治层面回归到学术层面,使思想言论获得真正的自由。公开、公平、公正是法治社会最基本的特征。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是联合国的宗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是全世界的最高领导机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否决权将被取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法治   马克思   联合国宪章   联合国   社会   剩余价值   学力   直角   财力   阶层   基本特征   公正   财富   法律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