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讷往事:去毛主席纪念堂排队,只为看看他的爸爸

哀哀父母,生我劳猝。我们常把父爱比作山,因为他深沉而伟大,静默却可靠。或许对李讷来说,毛泽东对她的爱就是这样,是不动声色的温柔

每年的12月26日,是毛主席诞辰纪念日,尽管那时已经折胶堕指,却仍有络绎不绝的人前来瞻仰追思。这些人里有平民,有高官,也有他的血脉至亲。李讷便是这人群中的一员。

李讷往事:去毛主席纪念堂排队,只为看看他的爸爸


相信很多人疑惑,为什么教员姓毛,两个女儿却都姓李。

原来在转战陕北期间,为了保密,中央前委的组织曾进行过一次组团改名活动。毛泽东化名为李德胜,而他在此期间出生的女儿,便随之姓李。

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毛泽东的两个女儿,一个叫李敏,一个叫李讷,足以看出父亲对女儿的厚望,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言辞谨慎,行动敏捷,能成长为德才兼备,文质彬彬的君子。而事实也正如他所愿。

李讷往事:去毛主席纪念堂排队,只为看看他的爸爸

李讷的童年时光

李讷在1940年出生于陕西延安,她出生这年,毛泽东已经47岁,作为毛泽东最小的女儿,李讷从小就备受宠爱。

或许有人无法想象一代伟人与自己女儿的相处方式,觉得严肃而没有温情,但脱离了外在的名气,他们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中一对最平常的父女。

小时的李讷就如同全天下的小孩一样,信赖并孺慕着自己的爸爸。李讷是警卫员的秘密法宝,每当警卫员劝不住不肯休息的教员时,就会把李讷叫来,见到女儿的教员就会暂时停住手里的工作,抱着女儿走一会儿,散散步。

毛泽东亲切地叫自己的女儿大娃娃,而李讷给自己的父亲起了小爸爸这样的称谓。

李讷往事:去毛主席纪念堂排队,只为看看他的爸爸

李讷曾对同学杨维路说,我两岁就拉着爸爸散步,经常把他当大马骑。足以看出两人平时的亲昵。

李讷天性活泼,性格开朗,喜欢抱着爸爸的头撒娇,闲暇之余还会给毛泽东唱跟妈妈学会的京剧,而毛泽东也经常把李讷的剪纸送给别人,炫耀自己女儿的机灵……

李讷成长到15岁那年,毛泽东已经62岁了,在毛泽东生日那天,李讷洋洋洒洒写了200字的亲笔信,并且送上了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给自己敬爱的父亲。

李讷往事:去毛主席纪念堂排队,只为看看他的爸爸

是教员也是父亲

考上大学之后,李讷与父亲相处的时间逐渐缩短了,感情也逐渐有些疏离。李讷曾很长时间不与父亲联系,直到春节的时候,李讷给父亲寄了一张贺卡,贺卡上并无着墨,随后毛泽东在回信中委屈地写道——

李讷:

贺片收到,高兴。你为什么不写封信给我呢?为什么那样吝啬呢?你不爱爸爸了,是不是呢?我希望不是,你是爱我的,只因缺乏长谈,互不交心,所以如此。你给我来封信吧。

李讷往事:去毛主席纪念堂排队,只为看看他的爸爸

李讷收到来信十分触动,也同样情真意切地给毛泽东回了一封信,在此之后,两人的关系逐渐破冰,并且恢复了时常联系的默契。在大学中遇到问题,李讷都会给父亲写信,寻求解惑,毛泽东可以说是李讷的人生导师。他们亦师亦友亦亲人。

人们常说帝王爱长子,百姓爱幺儿,毛泽东就非常疼爱李讷这个小女儿,李讷也是唯一一个由他陪同走过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孩子。

毛泽东对李讷十分宠爱,但绝不是溺爱,他从不允许孩子们借着他的名义去谋私利,要求女儿和自己一样,和人民一样,吃野菜,过着极其艰苦朴素的生活。即使担忧女儿走夜路不安全也严厉禁止别人接送,警卫员常常因为李讷脸色不好担忧她是不是生病了。

自由恋爱

儿女的婚事向来是父母操心的头等大事,问及毛泽东对李讷婚事的要求,他只说倡导自由恋爱,只要不找高干子弟,什么都行。后来李讷与一个叫小徐的服务员热恋,受到了母亲江清的强烈不满与反对,主席也只是了解了一下小徐的品性,便拍板同意了。

李讷往事:去毛主席纪念堂排队,只为看看他的爸爸

女儿出嫁那天,主席非常高兴,知道女儿爱读书,特意送了一整套《马列选集》,作为女儿的嫁妆。这份嫁妆,既出人意料,又似乎在情理之中。

李讷与小徐的婚后生活并不是很幸福,一时的爱意与激情散去之后,留下的只是一地鸡毛,这时他们才发现自己当初的草率——二人的思想、眼界都有着太大差距,而柴米油盐酱醋与穷困的生活也让李讷不堪重负,她不再有时间唱京剧,读秋水。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多,李讷与小徐就离婚了。此时的她,带着孩子孤苦的生活在四合院,精神和生活都遭受了极大的折磨。但这也同时让她学会了成长,能更好地面对生活。

‘‘我没有爸爸了’’

1976年9月8日,毛主席的病情突然恶化,李讷的姐姐李敏通知李讷,想让她见父亲最后一面,但是李讷始终没有来。或许是觉得巨人般的父亲不可能突然倒下;或许是觉得自己失败的人生无颜面对父亲;又或许是不愿意接受事实。背后的原因,李讷缄口不言,而李敏也始终表示不理解,不知道。

李讷往事:去毛主席纪念堂排队,只为看看他的爸爸

李讷与毛主席的最后一面,是在毛主席的追悼会上。也许这就是她往后风雨无阻地,在12月26日探望父亲的理由。音容笑貌今犹在,暖语唠叨难再聆……

毛泽东去世后一个月,李讷的母亲江清也被逮捕,李讷遭受了一段十分黑暗痛苦的时光。

就这样过了十多年,在毛泽东警卫员李银桥的热心介绍下,李讷与王景清相识、相爱、相知,最终结为夫妻。二人形影不离,互相搀扶走到了现在,李讷终于找到了一个正确的人,他们是真正的灵魂伴侣。

如今的李讷,生活在北京一个普通的院落,和她的丈夫一起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她的墙上挂满了毛主席的照片。曾有采访过他的记者说他是一个沉静内敛,但有内涵,气质脱俗的人。

李讷往事:去毛主席纪念堂排队,只为看看他的爸爸

艰难困苦,玉汝以成,我们有时会忘记,在毛主席女儿的光环之下,她也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京大学历史系,并成为中国政协委员的人。

确实,毛主席没留下一分遗产,他的毕生积蓄都献给了祖国,但是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让李讷受益终生。李讷,也用自己的余生,纪念着自己敬爱的父亲。父爱或许无声,但却关其一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陕北   哀哀父母   延安   爸爸   警卫员   纪念堂   嫁妆   教员   父爱   婚事   敬爱   京剧   君子   童年   往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