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明新“绝招”克服人类卫星高度挑战,能够实现吗?

人类卫星发展目前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众所周知,与所有其他技术一样,卫星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卫星可以以越来越高的分辨率监测地球,从风暴预报到气候变化监测,再到农作物收成预测,无所不能。但有一件事仍然阻碍着卫星的发展:高度。

科学家发明新“绝招”克服人类卫星高度挑战,能够实现吗?

如果卫星能够在离地球较低、更近的轨道上运行,它们就可以以更好的分辨率收集更多的数据。通信卫星的延迟也会更低。但它们越靠近,大气阻力就越大,这导致它们的轨道衰变得更快,有时仅仅几个星期就会改变原本的轨道。造成危险。

而现在来自欧洲航天局(ESA)的科学家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让卫星“呼吸”。这是什么方法?我们接着来看看。

卫星高度

我们知道,大多数卫星的轨道距离地球不超过300公里。卫星离地球越近,大气中的气体就越密集。把卫星放在低空意味着它的轨道会因为阻力而衰减得更快。例如,哈勃望远镜的轨道飞行距离约为540公里,国际空间站的轨道距离为330公里到410公里,但它有发动机来提高轨道进而改变轨道的高度。

科学家发明新“绝招”克服人类卫星高度挑战,能够实现吗?

虽然国际空间站的发动机不适用于卫星,但欧空局的系统却适用。这是一种空气呼吸式冲压喷射系统,正在通过欧空局的通用支持技术计划(GSTP)进行开发。GSTP是一个崭新的技术,能否克服人类卫星高度挑战呢?

科学家发明新“绝招”克服人类卫星高度挑战,能够实现吗?

随着欧空局、冯·卡曼研究所和米兰理工大学开发这一系统,大气阻力问题就变成了自己的解决方案。随着大气越来越接近地球,大气中也含有更多的氧气。这个系统可以收集稀有的氧气,并将其用作推进剂,使卫星保持在比以前更低的高度轨道上。

欧空局过去曾测试过卫星推进系统,包括一个运载40公斤氙气作为推进剂的系统。它被称为GOCE,称为重力场和稳态海洋环流探测器。通过比其他卫星更接近地球,它能够比以往更精确地绘制地球重力图。但是它的氙气推进剂在大约3.5年后用完了,因此当它进入大气层时就被摧毁了。

但是这个新系统不需要氙气,它可以利用高层大气中的稀薄氧气作为其离子推进器的燃料,这项技术可能会延长低空卫星的寿命。这项技术通过一种新型的进气口捕获大气顶部的空气分子,然后被收集和压缩到变成热电离等离子体的程度,然后给它们一个电荷来加速它们并将它们喷射出来以提供推力。吸气式电力推进可以使一种新的长寿命、低轨道飞行任务成为可能。

测试

当然,这项技术需要严格的测试,尤其是收集稀薄的大气需要一个非常特别设计的进气口。为此,意大利Sitael公司制造了一个完整的测试推进器,并将其置于真空舱中工作,该舱模拟200公里高度的条件。粒子流发生器在那个高度产生了模拟的大气流动。在测试中,系统表现良好。最初,他们想测试收集和压缩足够的空气以使设备工作的能力。但他们决定进一步测试。

科学家发明新“绝招”克服人类卫星高度挑战,能够实现吗?

他们安装了一个电动推进器,看看这个系统是否能收集足够的能量,并为点火提供足够的压力。首先,他们用氙气做了试验,结果很成功。然后他们用氮氧混合物代替了部分氙气,这也是成功的。

在第一阶段的测试中,他们使用氙气作为燃料,氙气会发出蓝光。当他们从氙气转换成氧氮时,颜色发生了变化,他们知道测试成功了。在最后的试验中,氙气被氮氧混合物完全取代,并且能够反复点火。

科学家发明新“绝招”克服人类卫星高度挑战,能够实现吗?

这一结果意味着吸气式电力推进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理论,而是一个有形的、可行的概念,随时可以发展,有朝一日将成为新一类任务的基础。

展望未来

科学家发明新“绝招”克服人类卫星高度挑战,能够实现吗?

这些测试已经过去几年了,而且这个系统还在开发中。如果它能在实际中发挥作用,它就有很大的潜力。欧空局表示,该系统可以让卫星在180公里到250公里的高度连续运行。发动机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殊设计的进气口。从稀薄的大气中收集和浓缩足够的空气分子是一个挑战。这台发动机不仅可以使卫星更接近地球轨道,而且可以更好地工作,它可能适用于其他行星或卫星的任务。例如,火星确实有大气层,这样的系统有可能让卫星在较低的高度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高度   进气口   推进器   氙气   稀薄   阻力   氧气   轨道   大气   绝招   发动机   科学家   空气   地球   人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