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受今年最冷寒潮“速冻”,这些后果让你见识寒潮有多“凶”

手裹着厚厚的手套,哈出一口热腾腾的白气,但是仍掩盖不住那歇斯底里的寒冷!这是今年入冬以来的普遍景象,此时就问你:冷不冷!

根据12月28日至31日的天气预报,恐怖的寒潮将强势入侵我国中东部地区,大部地区将出现入冬以来最寒冷天气,平均温度或将达到零度,这是目前估计的最恶劣的情况。其中,上海、合肥、无锡、武汉、西安等地最低气温都将跌破-5℃;广州的最低气温也将跌至4℃左右,而呼和浩特等地最高气温有望低于-10℃;25个省会级城市气温都将创今冬新低,中东部也将迎近8年来最冷的跨年日,其影响恶劣或导致降雪!

我国受今年最冷寒潮“速冻”,这些后果让你见识寒潮有多“凶”

寒潮在一些地区被称为寒流,是一种冬季的天气现象,其特征是空气变冷。具体来说,寒潮是指在24小时内温度迅速下降,需要对农业、工业、商业和社会活动大幅加强保护。寒潮的精确标准是由温度下降的速率和温度下降的最小值决定的,这个最低温度取决于地理区域和一年中的时间。在我国,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摄氏度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5摄氏度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在美国,寒流的定义是全国平均高温低于20°F(−7°C),而一股足够震级和持续时间的寒潮可被归类为冷空气爆发。

寒潮的恶劣影响

说起寒潮,在暖屋中的人自然不曾体会,但是在城市外,寒潮将会给动植物带来巨大的影响。你可能不相信,寒潮与世界各地人口死亡率的上升密切相关。寒潮和热浪都会造成死亡,不过不同人群可能会受到不同天气事件的影响。虽然世界不发达地区的死亡率较高,但寒潮期间的死亡人数比热浪期间的死亡人数多。不过从全球来看,在炎热天气死亡的人比寒冷天气死亡的人多。

我国受今年最冷寒潮“速冻”,这些后果让你见识寒潮有多“凶”

但是寒潮可怕的一点是,极端的冬季寒冷常常会导致绝缘差的水管结冰,甚至一些保护不力的室内管道也会因为水在里面膨胀而破裂,造成大量财产损失和昂贵的保险索赔。在这种情况下,对电力和燃料的需求急剧上升,即使发电可能由于水力发电所必需的水结冰而中断。

我国受今年最冷寒潮“速冻”,这些后果让你见识寒潮有多“凶”

我们知道在冬天,随着温度的下降,分子间的运动也会变得缓慢,这就导致物体的刚性会变高,因此有些金属在低温下会变脆,当防冻剂失效或机油凝胶失效时,机动车可能会失效,从而导致运输系统失效。当然,在西伯利亚和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区,这种情况更有可能发生,因为那里的天气习惯上非常寒冷。

我国受今年最冷寒潮“速冻”,这些后果让你见识寒潮有多“凶”

不仅如此,寒潮会造成牲畜和野生动物的伤亡。暴露在寒冷环境中要求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摄入更多的热量,如果寒潮伴随着持续的大雪,放牧的动物可能无法获得所需的食物,而死于体温过低或饥饿,它们往往需要农民以相当大的成本购买饲料喂养牲畜。

我国受今年最冷寒潮“速冻”,这些后果让你见识寒潮有多“凶”

虽然冬季寒潮在某些地区不被认为是寒冷的极端,但会导致一个地区的温度显著低于平均水平。而一些亚热带气候的地区可能会产生异常寒冷,可能几乎没有结冰的温度,作为寒潮。在这些地方,植物和动物对可能很少出现的寒冷难以忍受。

寒潮在中纬度地区的生长季节带来意想不到的冻结和霜冻,可能在植物生长的早期和最脆弱的阶段杀死它们,导致作物歉收,因为植物在收割之前就被杀死了,这样的寒潮造成了饥荒。有时对植物来说,寒潮和干旱一样致命,寒潮会使土地面临随后的灌木丛和森林火灾的危险,这些火灾会吞噬死去的生物量。其中一个极端是1816年所谓的“无夏之年”。在19世纪10年代,由于火山爆发导致日照减少,夏季出现反常的寒流,导致大量农作物歉收。

综上所述,寒潮的恐怖是人类无法想象的,我们要时刻对大自然保持着敬畏之心。不过,在寒潮来临之前,我们可以做一些必要的防护和储备。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在寒潮来临之前储备食物、水和其他必需品。有些人甚至会选择迁移到气候温和的地方过完整个冬天。

在一些地区还可以储存蜡烛、火柴、手电筒、做饭用的便携式燃料,在乡下的人们还可以储存壁炉或柴火用的木材。然而,在封闭的住宅中使用木炭生火做饭或取暖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它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这是不可取的,千万要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寒潮   可能会   死亡率   牲畜   寒流   摄氏度   冷空气   恶劣   见识   寒冷   冬季   后果   温度   植物   天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