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怪象:家长愿意花钱要求老师给自己的孩子补课?

2021-1-22

今天在头条上看到一则新闻,说是黄冈蕲春县某中学违规补课。新闻内容已是见怪不怪了,这种现象到处都会有一些吧?(我本意是不能说得那么绝对,这世上总会有一些的确是规规矩矩地办好人民教育事业的学校)

但是评论里有相当一批的回复内容,看了后,真是让人忧心忡忡,这些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意识不由得让人不吐不快!

其中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回复内容如下:

“……这些举报的家长是有多佛系哦?不让孩子多学一点怎么去拼中考和后面的高考?”

看看,貌似合情合理、是为了孩子,只可惜国家不支持、不认可,而且还明文规定严禁学校违规补课,严禁额外增加在读学生的学习负担,严厉打击借补课敛财的行为。我们反过来思考一下,国家为什么不仅不允许,而且还要打击?

我个人认为,有那种想法的人不懂国家的教育法,不懂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初衷和难处,不懂社会普通教育的意义,不懂提高全民整体文化素质的重要性,不仅不懂,而且还以狭隘的观念和言论,以自私自利的心态去绑架别人的思维。

其一:新中国起于战火、起于一穷二白,中国要摆脱贫穷和困难要强大起来,不再受别国的侵略、欺侮和扼制,只有通过国家全民教育事业来储备人才和知识,通过全民提高文化素质才能培养更多的高端顶尖的优秀人才。这种为全社会谋大福利的大事业,只有以国家之力、施以长远之计才能实现这宏伟目标,而且国家更需要各方面的、不同层次的差异化的人才。国家不可能把这个宏伟的目标、百年大计寄托在某一批人才身上,而国家是要依靠全民整体长久的提高和拔尖,而且还要兼顾基础性普通型人才的发展。这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有的觉悟,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树立的基本目标,更是每一个中国人实现高素质高品质生活的基本方法。而教育法就体现了全民的这个共同意志和愿望。

国家要用法律和制度确保百年大计顺利的实施、确保宏伟目标的真正实现,最基本的就是要依法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个公平的机会和一致的起跑线,所以国家重要的基本教育机构就是公立学校,虽然国家允许私立学校、商业性质教育机构的合法存在,但是国家的教育战略主线——公立学校是不容许偏离法定的方向的。因此,人民教育事业的主体——人民教师、学校也不得脱离法律的轨道随意而行。这就是国家要打击违规补课的基本依据。说白了,人民教师你就得依法搞好人民赋予你们的人民基础教育事业,端好人民赋予你的饭碗,为国家办好事情,其他的事别多想、别乱做。

虽然有少数教师或少数家庭的基础好、底子厚,不满足于现状,志存高远,但是法律也没有硬性规定你必须得端国家的饭碗或是必须在公立学校里读书。国家允许合规的私立学校或商业性质的教育机构作为人民教育的辅助资源。有“志向”赚大钱的教师,你大可以与国家解除公职,下海,去办一个顶级的商业教育机构或高端的私立学校,像新东方的俞敏洪一样,把自己的教育机构搞成一个上市公司,成为一个亿万富翁都行,国家鼓励你搞。但是你别违法,别动国家的公共教育资源,包括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还不能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那些在规定课时里敷衍塞责、避重就轻,变相地软胁迫学生家长为了子女学习成绩的提高去接受补课而实现变相敛财的目的,这一违规行为就是在破坏公平公正的教学秩序、无视法律法规。

那些想让子女出类拔萃、赶超一流的,你也大可以去上高端、顶尖的私立学校或教育机构,可以花巨额代价私人订制一对一的教育都行,但是你也不能犯法,适龄者必须得修完义务教育,国家并没限制你非得在公立学校不可,而且你也不能打公立学校的主意,不能为了一己之欲、为了让自己的子女快人一步、高人一筹而去涂毒公立学校原本公平、公正、廉洁、井然有序的教学秩序和管理制度,你不能让人民教师为了你的子女实现高期望的目标而去破坏人民教育的公平公正性,不能剥夺他人子女应享有的公平公正受教育的权利,你更不能诱使人民教师堕落腐化,使其再不能致力于崇高的人民教育事业。那些主动向人民教师开出高额薪酬要求开小灶的行为不仅破坏了公平公正的教学秩序,也玷污了人民教师和校园的圣洁,更是有悖于国家的人民教育大计。

如果人人都如评论那样去思维去行动,学者和教者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式的恣意发展,那么国家何必要用法律法规去管理教育事业?那么国家的教育百年大计、宏伟目标还有什么用呢?

其二:回到那个评论上,其基本观点也是严重错误的。

有多少家长去认真对自己的孩子做过科学、严谨的观察、调查、了解?孩子到底需不需要额外的补课?孩子到底是需要什么?我想,绝大部分家长都无法回答这些问题,评论里的诉求是部分家长的一厢情愿,是强加于孩子的负担。

作为学生,孩子们都是需要学风浓厚、宽松轻爽、温情如春的学习环境,都是需要高水平教师精彩高效的课堂,都是需要高素质家长自始至终的陪伴督促;各方面都均衡科学发展、健康活泼成长才是家长和教师的追求;品性好、习惯好的优质孩子,老师教起知识来也轻松有效,家长也心安欣慰,再有家长和教师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理念的加成,顺其自然,孩子们就得以茁壮成长,成绩自然就均衡优异。

孩子们学习知识,是一个长期的细致工作,必须得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容不得半点着急,如若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不及预期,家长和教师一旦焦虑浮躁、不耐烦、不理智起来,那孩子们就得遭受摧残——自然的,家长和教师就得想办法拔苗助长,强制、高压、训责、打骂、各种课外作业、辅导资料、超时补习、假期补课等等就扑向了孩子。结果就是适得其反、收效甚微,甚至是将孩子逼上偏科、厌学的歧路。家长和教师越感到不理想就越焦躁不安,就越是千方百计地施压于孩子,从而就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特别是初中、高中学段,孩子处于青春期,是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个性、思想主见、情感的时候,处理任何事都会有自己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但此阶段居然冒出一个“叛逆”之词冠于孩子们头上。但凡一个有文化、有素质的成年人,不觉得怪异吗?

家长和教师就不能从自身上找原因吗?就不能平心静气地思考病根在哪里吗?不愿意去花时间整理好自己的心态和思维,不愿意调整方案方法,没闲心没好脾气去与孩子们沟通、交流、疏导、理解、宽容,以家长的身份和姿态去强制,这如何让孩子们不“叛逆”?

孩子们绝对不会是需要高压强制、毫无自由、疲惫不堪的学习任务,孩子们根本就是极度厌恶做不完的课外作业、极度厌恶补课、极度厌恶枯燥无味的任务式课堂。这一切都不应让天真、无辜的孩子该去承担的,这些不正常、不科学的东西严重地损害了孩子们的认知天性,违背了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自然规律,扭曲了孩子们的人性。

再来对照一下学习和生活中的孩子们,看看下列不正常的表现:

烦躁不安、暴躁易怒、焦躁叛逆、无礼顶撞、恶搞破坏、萎糜不振、内向闭塞、沉默寡言、悲观无奈、自残轻生、逃家离校、沾染恶习……这些现象,怕是好多家庭的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吧?而那些理智、开通、和睦、宽松、得法、高素质、有文化气息的家庭的孩子,这些现象则较少见。一个家庭的文化底蕴也决定着孩子们的品性、素质的优劣、高低。虽说这世上的家庭千千万万,各行各业各不相同,孩子的习性、品性、素质亦不相同,各个条件、前提都不一致,那么也就不能用一个硬性标准去统一衡量孩子的优劣是非,但是作为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孩子的家长和老师,就不能正视自身的缺漏?就不能静心来思考和学习?

不要再去自寻烦恼、自以为是,不要过度忧虑孩子们的中考、高考、工作、竞争、人生大事等问题,我们只需要做好自身的表率工作,跟孩子做朋友,善于沟通理解,以实际行动感化孩子,让孩子开朗活泼、善良乖巧、品行端正、习惯良好就行了。

知识和技能是学不完的,人上人也是做不完的,第一上面还有第一,优异上面还有更优异,没有个止境的,这个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千差万别的,各行各业各层次的人才都需要。别老想着非得让自己的孩子强过所有人、非得压过所有人,非得以超强的能力和智商占尽好处、霸光资源、赚尽钱财,恨不得集世上全部优质于一身,唯恐丢失落后一丁点……这种自私损人的想法也是万万要不得的,那人活得是有多累?心理是有多扭曲?

知识不分对象、职业不分贵贱,一个国家的任何事情都需要人去做,都需要人才去做得更好,哪怕是扫大街、守边防、掏沟渠、种田地……

一句老话说得好:万事万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强霸强求?人一生只要活得健康快乐就足矣,若能心存感恩、胸有激情则更是幸福富足。

(本文写了三四天,修来改去的到现在还觉得不甚理想,但记起昨天半夜在头条上看到一个视频,是“盘锦市的教育局长魏书生在会议台上的讲话”,主旨是“孩子做家务”相关观点的阐述。姑且不论那视频有无需要商榷的其他方面,但其所阐述的观点真值得让人深思,对本人写此文起到很大的触动作用,因此建议各位看官去头条去搜搜看一看,以示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宏伟   家长   怪象   孩子   百年大计   品性   全民   子女   私立学校   目标   老师   教师   家庭   学校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